|
给本科生上课的数学家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9月08日10:01 大众网-齐鲁晚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给本科生上课,这是教授的正事!因为学生是教授存在的理由。”没想到,专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刘建亚讲起话来充满了“哲学味”。
作为山大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的博士生导师,39岁的刘建亚在这一领域收获颇丰,在经典解析数论领域,他与展涛等数学家合作,20多年来首次证明了盖拉格猜测。刘建亚学术上的业务非常繁忙:参加教育部专项基金评审、到美国的大学做访问学者、参加数学年会……但即使是这样,他不但带博士生、硕士生,五年来还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每星期保证3个学时,“这个学期我就和展涛校长一起,轮流给数学基地班上课。”
刘建亚从小喜欢数学,但这种“喜欢”还得益于他的一位老师,他心存感激地说:“我的数学老师经常提问我,而每个问题我都能正确回答,看到老师赞许的目光,特别有成就感,特别受鼓舞。我最初对数学的兴趣,可能就是这么来的。”
既然职业是教授,教书就是首要任务。尽管忙于科研的刘建亚承认,给本科生授课需要额外耗费很多精力,因为准备的课程与目前研究的课题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但刘建亚依然乐此不疲。他认为,大学的活力就在于“名家名师”给学生上课,而传授知识并不是终极目标,关键在于培养人。怎么培养人?苏格拉底说,“知识即是善”。而刘建亚把这句话理解为,对真理的不含个人私利的探索是善,因而可以使人高尚。大学正是通过领导、参与、推广这种对真理的探索来培养人的。
刘建亚认为,做数学,除了要有一定的智慧外,更要有毅力,更关键的是要有新的想法。思想是第一位的,技巧和方法则是第二位的。“所以我上课不是仅仅讲数学,而要讲求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刘建亚说,科学性当然是要求教学上的严谨,不能有任何差错,而艺术性则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听刘建亚讲课的学生评价说,刘教授不仅是上数学课,他还给学生传递了一种数学文化。本报记者 徐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