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去尾闾800年 淮河重将入东海
| |
| |
2002年11月5日00:12 合肥报业网
| |
|
合肥晚报2002年9月,记者来到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
站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旁,记者惊奇地发现,大运河在这里改变了1500多年来不变的道路,被引进一条宽80米的渡槽。而在渡槽的下面,一条东西走向、宽阔而崭新的河道第一次出现在苏北大地上。这就是投资45亿元人民币修建的淮河新的入海通道。
淮河,在失去入海尾闾800年之后,又将奔腾流入东海。
根据国务院要求,这条入海通道将于今年年底全面竣工,明年汛期发挥效益。届时,淮河,这条危害中原大地千百年的大河将可以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淮河流域1.6亿人民的淮河安澜梦即将成为现实。
淮河,是中国重要的大河之一,在气候上是中国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线,在地域上也是中国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线。它发源于中原大地,跨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5省,奔流向东从长江进入东海。淮河流域27万平方公里,生活着1.65亿人口,人口密度达600人每平方公里,在中国7大江河中位居首位。淮河流域在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淮河,这条中国第三大河流,在过去的数百年里几乎成了灾害的代名词。据历史文献记载统计,从14世纪到19世纪,500年间淮河流域发生较大水灾350次,从16世纪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450年间每100年平均发生水灾94次。淮河流域的人民生活得十分困苦。
淮河,又是新中国成立后全面治理的第一条大河。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对淮河治理始终给予高度重视。50年间,安徽省共投入93亿元,完成了怀洪新河复建、包浍河整治、黑茨河治理等19项治淮重点工程,兴建和加固堤防7736公里。
淮河,即将全面得到根治。
·王正忠 张曙光·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