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必要在这个时候谈谈中朝关系,因为除了那段每次不得不讲的历史,似乎没什么再值得夸耀的了…… 中朝角力 结 杨斌事件成了中朝之间很难解释的外交之谜。尽管先后有中、朝官员站出来,试图用相当通顺的理由将之与两国的关系区分开来。但它的个中细节实在给了外界充分的想像力。 首先是朝鲜方面看中了一个中国人,这本无可厚非,但却是在没有与中国政府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对外公布的。娶亲还要给丈母娘一个笑脸,朝鲜的失礼对于相当看重礼节的中国不可能不介意。然后就是杨斌的在中国被抓,是在即将赴任新义州特首的前夕。它的结果是令朝鲜全盘计划落空,新义州开发被无限期延后。从代表朝鲜的特使在北京百般回旋却毫无结果,最终决定放弃后,从常理上讲,不舒服的感觉是少不了的了。现在探讨孰是孰非已然多余了,因为中朝的这个最新的结是结上了。 无论中国和朝鲜人,仍旧很难忘却那段中国人和朝鲜人共同拼战沙场的历史,它几乎成了任何产生中朝字句的场合所不可能不附加的注解。以至用这个注解就可以抹杀掉随后多年里偶尔发生的小磨擦。然而,磨擦积淀至今,似乎也仅剩下了这点注解,以至它在新的中朝关系面前已开始变得不那么具有说服力了。 事实上,近年来发生在中朝外交上的郅痦已然不止一起。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发生在此前不久的朝鲜人闯外国驻中国大使馆事件。虽然事后证明是由一位德国医生一手策划的,而中国在此前的时间里一无所知,但随后的朝鲜难民问题成为中方感到颇为棘手的问题。因为中国最终没有如朝鲜政府希望的那样,将这些逃北者(韩国的叫法)送回北朝,而是顺应难民的意愿通过第三国送往了韩国。这难免令对叛逃相当敏感的朝鲜政府颇为恼火。问题是,这种叛逃者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据西方媒体估计,自九十年代中期,在中朝边境附近居住着大约10万朝鲜偷渡者,他们主要定居在延吉和丹东两个市及其周围农村。其中有些人在韩国非政府组织的带领下,频繁冲闯北京、沈阳的外交机构,也频繁地令中朝外交雪上加霜。至于中国不将这些朝鲜人遣回本国的理由,中方的回答是,假如他们被遣返回朝鲜,将根据朝鲜《刑法》第47条的规定,会受到7年以上劳动教养甚至更严重的惩罚。“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是由于经济原因非法进入中国的。中朝之间有漫长边界,他们非法进入中国谋生。应该说,中国政府和当地人民是非常善良和宽容的。” 没有必要延伸得太远,历来被认为坚不可破的中朝友谊就源自几十年前的那场战争。至少在那时,无论从战略或经济上当时的朝鲜都是离不开中国的。朝鲜最初并不只是从中国这里得到援助,前苏联也表现出相当的慷慨。但从1956年苏联的赫鲁晓夫上台,对朝鲜的经济援助激减后,中国开始变得对朝鲜更加重要。因为就朝鲜当时的现状来看,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打压下,很难通过自力更生度过难关。这样,朝鲜几乎是跟随着中国的步伐前进的。中国搞大跃进运动,朝鲜也跟着搞类似的千里马运动;中国搞人民公社,朝鲜就跟着搞类似的协同农场,中国搞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朝鲜也搞工业学大安,农业学青山里。以至在六十年代中苏发生争论时,朝鲜基本支持中国的立场,而1964年中印边界冲突时,朝鲜也积极声明支持中国。 然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应该是中朝关系的转折点。因为中国的红卫兵把矛头伸向了朝鲜,开始张贴批判金日成的大字报,称金日成是资本主义,甚至扬言逮捕金日成。在这种情况下,朝鲜的中央通讯社也开始掉转了笔头,自此中朝关系开始冷却。中国对朝鲜的援助也随之减少。朝鲜的独立自主运动自此开始。独立自主的朝鲜也有了对开放后的中国指手划脚的胆量,这样积淀成的“结”,在某种程度上覆盖了那段用血凝成的历史。 朝鲜不再需要中国? 现在已经很明显,朝鲜的目标正在转向东北亚的其他合作伙伴。 事实上,朝鲜早已在中朝关系出现问题的先期阶段便已开始实行对中苏等距离外交的政策。然而随后的苏联解体相当于给了朝鲜致命一击。由于没有了苏联的援助,朝鲜经济开始年年出现负增长。应该说,这时朝鲜能够依靠的近邻仍旧只有中国。但显然在随后的时间里,俄罗斯出现了转机,朝鲜对这棵大树重新燃起了希望。然而,相反的形势是,同样的历程中,朝俄以“北核”问题为契机的接近有可能使中朝的关系更加疏远。 必须承认,针对北韩通过铀提炼秘密开发核武器问题,中国与俄罗斯政府的反应截然不同。在这一事实被公开后,中国政府便立即做出了支持“韩半岛无核化”的决定,并阐明希望和平解决“北核”问题的立场,但俄罗斯方面却表现出了“保留意见”的态度。俄罗斯自然有自己的打算,等于说通过朝鲜的特殊地位,在今后的东北亚以及国际战略上另辟了一个蹊径,希望重新掌握主动权。这一点金正日不可能不知道。但金显然也乐于被利用,因为他也在利用着俄罗斯。在与中国发生诸多症结后,把握住俄罗斯对朝鲜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美国对自己的“核武器”问题咄咄相逼的时刻。而针对这些问题,金正日也曾在更早的时候试图与北京商讨过,据报道,金正日不仅希望从中国得到经济援助。更重要的是,在他参加缓和朝鲜半岛的高峰会时希望支持,希望北京劝说美国从韩国撤军。但北京最终的回答却是,朝鲜半岛局势缓和可以成削弱美国部署导弹防系统的理由。这难免令金正日又一次失望。 这样看来,如果金正日的其他路线外交方式,即日本、韩国的破冰进一步取得成效的情况下,中国在朝鲜的外交框架上很可能正在减弱。据说,北韩外交官员与中国驻北韩大使馆之间的外交接触已变得十分少。相反,朝鲜与台湾的关系正在接近。而另一件令人寒心的事是,据说一位中国官员兴冲冲地去朝鲜参观,结果无意中发现,朝鲜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仍整洁葱郁,而旁边的中国志愿军的墓碑却已经杂草丛生了。 三角新布局 有一点需要明确的,就是情势与五十年前的不同了。当初的抗美援朝是基于国家利益的唯一选择。但如今,中国并不面临外敌侵略的危险。也就是说,即便韩国武力统一朝鲜半岛,中国也不会象40年前一样直面美国的武力威胁了。50年代我们同朝鲜一样,身处封锁之中,战争并不会使我们失去什么;而如今,至少中国不可能再毫无忌讳地去保护这个还相当专制的国家,而令自己在舆论上失败了。这就是40年来,中、美、朝在角色的转换。或许并不是中国真的做了什么对不起朝鲜的事情,也或者并不是其他国家对朝鲜的帮助就更多,而是一个心理平衡的问题。中朝关系与俄朝、日朝不同,它存在一个曾经相当深厚的底线,也正是这种底线,很容易令人产生一种心理失衡。但后者就不同了,相对较薄的底子则会令受者容易满足。也或许是中朝关系疏远的因素之一。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在美国与朝鲜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尴尬, 因为一旦美朝动武,那么中国受到的考验最大,它很可能使中朝关系进一步恶化,同时对东北亚的势力平衡和今后类似问题解决方式也有巨大影响。即便这一步很难走到,但在美国和朝鲜之间的矛盾实在太多了,譬如美在韩国的驻军,譬如核武器,譬如曾经的核框架协议,这些都需要世界有影响的大国站出来说话,这其中也包括中国。中国必须做出一个表态。而这个表态与50年前的情势不同,在世界的格局上,中国必然要秉着今时今日的情势做出一个相对公正的决断。只是这个决断至少在现在的朝鲜看来,有可能是难于接受的。 有这样一个被中国人传开的笑话:50年前,志愿军在离开朝鲜的时候,希望跟一位阿玛妮(阿妈)学几句朝语,结果阿玛妮教了一句“梆”!并解释说“傻×”的意思;“梆梆”,是两个“傻×”的意思;而“梆梆梆……”,就是—8—8—8(《中国人民志愿军之歌》)。这是在朝鲜的日子里,一位旅游同伴说起的。当时在场的还有朝方导游,当时的场面是多数人笑了。然而记者的心理却颇为难受,不知道这种相当中国式的笑话,朝鲜人有没有听懂,也不知道如果听懂了,他们会怎么想。但中国人已经这么想了,在他们的同胞洒过热血的土地上。其实,这位同伴讲起这些的时候并不是缺乏人性,一种更深意义的痛,中国人听得出来。经过半个世纪而变得不那么牢固的友谊,令中国人开始回味这场当初的义举是否还那么值得颂赞?在新的情势面前,这些只能写进历史的资料还有多少作用?如今,朝鲜人与中国人的交流还停留在文革或者更老的一些文化中,时代的差异令两国人的理解在变得脆弱。或许,找到一个可以重新沟通的缺口才是更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