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一酒家再现两千多年前“南越王宴”奢华吃法
| |
| |
2003年1月4日10:58 新华网
| |
|
新华网广州1月4日专电(记者郭莹玉 黄玫)身着中国秦朝服饰的宫女、长戈铁甲的武士、古代饮酒用的鼎、草编的隔热垫……在第16届广州国际美食节的主会场,广州酒家推出的模拟“南越王宴”让人大开眼界,2000多年前广州人极其奢华的吃法得以再现。
南越王宴共有九道主菜,分别出自史料记载的九个典故,原料选择秦时越人喜欢吃的蛇、鸟(雀)、海产类等,烹制方法也仿效当时流行的烩、烙、炮、炙等做法,连餐前小食也精心选择,如选用当时流行吃的槟榔、荔枝干、青榄等。
“灵渠水浸煮河鲜”菜式来自“灵渠船曲”的典故。秦始皇三十年令史禄开凿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灵渠是世界上第一条船闸式人工航道运河,当时秦军大批粮饷物资通过水路运送,为最后统一岭南提供了条件,而河鲜则是当时越人最常吃的食物之一。
“思乡饺变烙豆酿”其实是大家熟悉的东江酿豆腐,不过背后的典故则是“越王思汉”:据传赵佗是最早从中原落户到南越的客家人,领军南下越地后未曾返回故里,尽管生活上已融入岭南习俗,但常有思乡之情。赵佗喜欢吃饺子,但当时南方少有麦面,于是将豆制品酿以肉馅,权当饺子以缓解思乡之情,民间流传这就是客家菜东江酿豆腐的来源。
为求效果逼真,广州酒家炮制南越王宴时不仅请来权威考古专家论证,而且还到西安、河南洛阳等秦汉文化发达的地方“取经”,了解秦汉时期的服饰、餐具、青铜器和音乐等,还订制了一批仿古青铜器和编钟。
在研究南越王宴的过程中,广州酒家发现了不少有趣的事。南越王墓在1983年出土了许多烹饪饮食器具和当时的菜单,而且还有烤乳猪、两百多只黄胸(禾花雀)、鸡鸟和龙虱的残骨,以及专门的青铜烤炉,设计得相当科学,证明了广州人早在2000多年起就开始有吃禾花雀等的习惯,而且古时越人还懂得用姜汁入菜,通过辟腥臊、去瘴疠来进行食疗。因而也有人说,南越王之所以能活到101岁,全有赖于南越食品精于饮食养生之道,和现代广州人注重滋补、养生的饮食习惯大同小异。
据专家介绍,现在的岭南饮食文化,其实是从赵佗开始将中原先进的烹调技艺和炊具引入南越,并和当地丰富的食物资源和饮食方式糅合而成,使“飞、潜、动、植”都成为佳肴,最终形成兼容并蓄的饮食风气,流传到今天。因此南越王宴可谓充分展现岭南饮食文化之源的代表作。
在广州酒家的满汉宫,宫门前有两名手持长矛的“士兵”站岗,穿着“深衣”(秦时的服饰)的“宫女”负责接客,满汉宫里摆着很多的青铜器,一排编钟站在一旁,每上一道菜便敲一次钟,还会听到一段相关的南越国典故和饮食掌故介绍的录音和秦汉编钟音乐,仿效古时大户人家“钟鸣鼎食”的进餐风俗,吃完这一餐饭,就可以了解南越国上百年的饮食文化和历史。
据悉,该宴席价格初定为300元/位,广州酒家已准备为该宴席申请注册商标。(完)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