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龚小莉 大多数女研究生没有时间兼职,靠老父老母的养老金继续学业;毕业后就业比本科女生还难成了女研究生的心病;生活空间狭小让她们又觉得谈婚论嫁“高不成低不就”,6.5%的女研究生甚至明确表示结婚后单方面不打算要孩子。昨天,记者从市妇联了解到,由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委会对本市19所高校的959名在读女研究生的调查报告新鲜出炉,调查涵盖了在 读女研究生经济状况、成才发展、情感婚姻、就业选择、健康等方面。 求学经济来源: 主要靠家庭支持 调查显示,女研究生学习期间的经济主要来源:第一家庭支持,第二勤工助学所得和奖学金(包括国家发给的生活补助),其他来源还有贷款、带薪就读和参加工作后的储蓄。同时,近年来上海市高校还逐步推出“三助”工作(助教、助研、助管),为女研究生们提供了一定的工作机会。但是,在这个年龄阶段有不少女研究生已经结婚,有的还处于生育期、哺乳期,经济负担更重,就诱发了很多问题。 问题一:用父母的退休工资完成学业研究生们面对城市较高的生活开支,不得不继本科学业之后,再度向家庭伸手,而这个阶段的父母都处于退休阶段。于是,靠老父老母的养老金继续学业,成了这个群体的特征。 问题二:兼职和学业让在读女研究生左右为难调查反映,有5.9%的文科和管理学科、3%的理科和工科女研究生有机会参与公司兼职,获得一些经济来源。但是,2—3个学期的课程,科研实验、学位论文、发表科研论文的繁忙重任,以及导师认为兼职会影响科研和论文的质量的双重矛盾,让女研究生处在了“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尴尬境地。 问题三:奖学金还不抵最低生活保障线上海市高校研究生可获得的奖学金分为普通奖学金(研究生每月生活补助)和综合奖学金两类。上海市各大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普通奖学金一般在250元至290元,博士研究生在290元至330元,还不及上海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570元。 问题四:大材小用 勤工助学过程中,大多数女研究生选择的方式为:家教、翻译,也有少数进行发放广告资料、做调研问卷、授课等,报酬往往低于正常的计时、计件工资水平。 就业难 成为女研究生心病 在回答“读研目的”时,40.3%的女研究生选择“继续深造”,34.4%希望通过获得高学位以便找到较好的工作。但是对于就业,在读女研究生却并没有那么自信。很多女研究生表示:“女本科生喊就业难,女研究生就业就是难上加难。”原因是:大多数女研究生在毕业时,恰恰处于女性结婚和生育的高峰年龄,用人单位认为未婚、未育的女研究生很可能在工作后的短时期内就要求婚假、产假,不仅会影响工作,而且还会提高雇佣成本。而女研究生对自己工作收入的期望则是:3000元以下的占11.7%,3000——5000元占45.8%,5000元以上占42.5%。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