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狐
挑战8848
首页邮件短信商城搜索新闻体育财经IT娱乐圈女人生活健康汽车房产旅游教育出国求职动漫校友录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财经 | 科技 | 社会 | 军事 | 企业 | 传媒 | 校园 | TOP100 | 评论 | 我来说两句 | 新闻中心纯文字版
Sohu 首页 >> 新闻 >> 国内
专家表示应把气候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2002年4月6日23:50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6日电(记者全晓书孟娜)气候专家们在今天闭幕的首届中国气候大会上,勾勒出未来10年气候工作的全新理念和总体框架,指出应把气候工作纳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在大会总结报告中说:“气候与气候变化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已产生了深刻影响,正成为国际政治和外交斗争的一个焦点。”

  秦大河说,大会建议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部署重大工程建设以及确立环境外交方针政策时,充分考虑气候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这次大会提出了中国气候工作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对中国的气候预测和评估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气候工作在国家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大会还明确了中国气候系统观测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这将有助于增强对气候变化,特别是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能力和对未来气候演变趋势的预测能力。

  如何应用高新技术建设立体、动态和高分辨率的气候观测系统,成为与会代表共同关心的话题。他们建议在组成中国对地球的总体监测系统的同时,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对海量地球环境信息进行传输、储存和处理,强化气候系统资料标准化建设,尽快实现各部门气候系统观测资料和信息的共享。

  大会强调了加强气候研究、提高气候预测准确率的迫切性。专家指出,在未来10年里,中国应制定并实施新的气候系统专项研究计划,继续组织季风和海洋、陆地相互作用的科学实验,加强人类活动与气候系统各圈层以及反馈机制的研究,加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对策研究,发展具有中国气候特征的动力气候预测模式。

  专家说,在提高对干旱、洪涝、台风和沙尘暴等气候灾害预测准确率的基础上,中国还要逐步发展对10年以上长期气候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影响的预测能力。

  秦大河特别指出,气候工作具有多学科、跨部门的特征,涉及海洋、农业、林业、能源、交通、水利、环保教育等诸多部门,与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和外交紧密相连。“因此,需要统一规划、统一行动,全国一盘棋,共同推进科学研究和业务建设。”(完)



相关专题:国内
Untitled Document
搜狐短信推荐
焦点新闻 社会新闻
花边新闻 科技新闻
手机号:
激情美眉灵犀一点通!
邀请心上人一起存短信
三羊开泰,喜迎财神!
发洋财得意洋洋过羊年
祝福也幽默,说给她听
焦点时刻关注世界风云
[谭耀文] 锋火情天
[齐 秦] 野衣裳
[范玮琪] 他没有错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国内版热点话题

分类广告

零投诉留学服务机构
留学移民信息库!
京城院校招生总汇!
MBA、EMBA在职研
A&F英语语音训练营
浪漫甜蜜的爱情始于这里
白肌雪肤的善良女孩
!求医问药名医在此!
雅闻"魔鬼身材"发源地
古都西安旅游指南
征服人间顽疾“糖尿病”
治愈牛皮癣白癜风成现实

搜狐新闻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10-65102160 转6291或65101378 网友信箱 诚聘英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