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靖
——史学家考证南京东郊“万人坑”又有新发现:仙鹤门村庄下可能遍布我同胞尸骨
快报向全社会发起寻找东郊“万人坑”见证者
昨天是侵华日军无条件投降58周年纪念日,南京市三位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学者来到在南京东郊新发现的“万人坑”,凭吊我遇难同胞并进行进一步考证。根据实地考证和当地老人回忆,史学家又有新发现——仙鹤门村庄下有多处埋着南京大屠杀中我遇难同胞尸骨!此发现更进一步证实仙鹤门村是又一处侵华日军大规模屠我同胞的血泪遗址。
专家在现场一处我遇难同胞丛葬地向全社会呼吁,希望社会尽快为此处众多遇难同胞立碑,希望提供线索寻找东郊大屠杀的见证者。 特殊日子里,南京学者凭吊东郊“万人坑”我遇难同胞。
昨天上午9点,南京三位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学者一脸肃穆,乘车来到在南京东郊新发现的侵华日军屠我同胞“万人坑”——仙鹤门村。在完成对当地多位经历了南京大屠杀的老人询问后,学者们对两处遇难同胞丛葬地——小乌龟山和云盘山,进行了凭吊。
云盘山脚下,一处隆起的土丘默默地立在民居旁边,上边长满凄凄芳草,似乎在倾诉着什么。据多位老人证实,这个土丘就是埋我遇难同胞的一处丛葬地。三位学者和南京农业大学三位青年志愿者,为这处丛葬地献了鲜花,快报记者代表快报也献了鲜花。据当地老者介绍,这是66年来第一次有人祭奠此处荒墓中的尸骨。
据当地老人们回忆,1938年春天天气转热后,仙鹤门村附近没有收拾完的横七竖八的抗日士兵尸体开始发臭,有的只剩下了尸骨,多数尸骨被野狗叼得七零八落。当时,上了年纪的胆子大的乡亲自发将数目众多的尸骨集中于云盘山脚下,埋了一个大坟堆。几经历史变迁,这个坟堆从来没有人动过。
历史为我遇难同胞的尸骨埋上尘土,但侵华日军灭绝人性屠杀我同胞的事实是埋不住的,三位学者在丛葬地提醒那些至今仍不反思自己过错的小部分日本人,尽早真诚地承认侵华历史,向历史谢罪。学者同时呼吁今人勿忘国耻,爱护和平。
考证“万人坑”又有血泪发现:仙鹤门村地下可能遍布我同胞尸骨。
关于东郊“万人坑”的前期考证,主要由南京农业大学的10名青年志愿者完成,昨天,三位学者对此处“万人坑”形成史实作了补充考证。
经过89岁的倪金贵老人、86岁的孙基华老人、76岁的周基仁老人和72岁的杜福生老人的共同回忆,1937年12月和1938年,仙鹤门村曾经尸骨遍野,侵华日军在此杀人如麻。老人们能回忆起来的我同胞集中丛葬地有7处:
一是村中一个大约8亩的水塘,1938年春天可以看到填满了我抗日战士的尸骨;
二是目前村中学校的东面,曾有一个200多平方米的水池,当时也填满了穿着军装的战士的尸首;
三是村子附近的西岗上(铁路边),村民曾看到难以计数的战士尸体,约有几百号人(最终是就地埋葬,还是迁至其他丛葬地,老人们回忆不清);
四是村中原关帝庙附近曾有一个400平方米左右的大水塘,村民看到里面一排排、一层层全是战士尸首;
五是邻近湖底村的地方,在上世纪70年代拓宽道路时曾挖出数目众多的;
第六处和第七处即是昨天三位学者凭吊的小乌龟山脚下和云盘山脚下丛葬地,埋的都是当时由当地老乡收集的尸骨。数量众多,掩埋时尸骨多数已不完整。
几位老人能找到的确切有我遇难同胞尸骨的地方有3处:小乌龟山、云盘山、湖底村。老人们回忆说,小龟山丛葬地的规模是很大的,曾有3处很高的大坟头。在上世纪70年代,出于建设需要推平了坟头,建成仙鹤门煤基厂,但众多遇难同胞的尸骨并没有移动
或者迁出。记者实地查看发现,此处丛葬地上的煤基厂现已废弃10余年,目前是一家建材公司的仓库。
据侵华日军第16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中将记载,日军在仙鹤门村一带,将我已缴械的手无寸铁的抗战士兵7000多人,分散到多处进行屠杀。三位学者据此分析认为,老人们的回忆是真实可信的,并且,在仙鹤门村的地下,也许还有更多的地方,掩埋着我遇难抗战士兵和其他同胞的尸体。可以说,仙鹤门村,处处都是中华民族的血泪地,是一个大的“万人坑”遗址。
血泪回忆:侵华日军在仙鹤门凶残屠我抗战士兵,杀我无辜百姓。
仙鹤门是一个美丽而有诗意名字,由来是古长江在此形成滩涂地,几朝几代中,美丽的仙鹤常集于此,明朝修外城墙,在此设门,名为仙鹤门,此地自古富庶。然而,几位老人的血泪回忆让我们知道,这里在近代史上的的确确曾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着我遇难同胞的鲜血。
世代居于仙鹤门的周基仁老人,1938年春天才10岁,他结束了“跑鬼子”的恶梦,回到了仙鹤门。他回忆说:“回来后,我发现我家的一间草房给日本鬼子烧没了,两间瓦房的顶子也给烧了。村里几百户人家的房子,只有几间好一点的没烧,据说是日本鬼子的住地。我家瓦房里,躺着一个死人,是穿着军装的抗日士兵,身上还有一个没有枪的枪盒子。我奶奶胆子大,将这名军人背到了小乌龟山。村子里横七竖八全是死人,上千号,绝大多数是抗日军人,他们都穿着军装,像是战死的。许多个水塘里也堆着军人的尸首。到处是血,到处是野狗,野狗叼着人肉到处跑,吃得很肥。不刮风的时候,尸臭味很浓……”
89岁的倪金贵老人,在1937年曾被侵华日军抓过夫,后来死里逃生跑出来。他说,他“跑鬼子”经过青龙山附近的朱庄(音)时,亲眼看见100多名缴了械的抗日士兵,被4名日军骑兵赶到一个白铁皮房子里,然后活活枪杀。
侵华日军除了屠杀抗日士兵,对抓住的无辜百姓也进行虐杀。倪金贵曾和另外6个无辜百姓被日军抓住,最终他和一名百姓死里逃生,而另5名则被日军用长刀活活戳死。
孙基华老人1938年19岁,他清楚地记得,那年农历正月十五,他因无粮,被迫返回仙鹤家中取粮食,结果在天亮时被日军发现。日军竟然命令他和一位同村人跳进冰冷的水塘里游泳,出来后又命令其他被抓村人活埋他。他已全部被土埋上,只有一息尚存的时候,一位妇女出现在日军视线,十几名日本兵大喊“花姑娘大大的”,然后一齐上山去追那名妇女。埋孙基华的村人趁机把他和同埋者挖出来,并一齐逃跑。
伤痛的历史剜着专家和记者的心,当仙鹤门村村支书孙宝银告诉我们,今日的仙鹤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跻身南京市经济百强村时,我们才稍感宽慰。
史学家向社会呼吁,尽快为东郊“万人坑”立碑
在云盘山丛葬地,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博士,指着百米外一幢在建的商品楼房发出感叹。他说:“现在看来,城市开发的脚步已经到了仙鹤门村,对仙鹤门‘万人坑’遗址进行保护已刻不容缓。”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王卫星、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助理张生博士,和张连红有一个相同的观点,认为南京已立了17块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当前,应将第18块纪念碑立在仙鹤门,以祭奠新发现的遇难同胞。他们提议,此处如果立碑,可以题为“中国抗战遇难军人纪念碑”,这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快报向全社会发起寻找东郊“万人坑”事件目击者
三位史学专家在考证了东郊“万人坑”后,也存有一些遗憾,那就是没有找到此次事件中的幸存者,或者是目击者。目前,关于此次已可以确认的东郊“万人坑”事件,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专家亟需有当时的幸存者或者目击者站出来讲述此次事件,以更真实地还原历史。据了解,在调查南京下关、草塘(音)和燕子矶等处的大屠杀时,学者都找到了幸存者或者是目击者,所以东郊“万人坑”事件,目前也有可能有幸存者或者目击者。
由于当时的部分仙鹤门百姓现定居台湾,参加过突围战斗的抗战士兵已回到原籍或者定居海外,快报今起向海内外发出呼吁,希望能找到此次事件的目击证人。快报恳切希望各界知情人士提供线索,热线电话025-4783508、025-4783608。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