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高考:分数不够别瞎忙 小心上当受骗
2002年7月30日07:26 三秦都市报
|
本报讯 记者 秦新 实习生 李贤桥 袁晓婕“我娃考了433分,离今年高考理科二本录取线差12分,能不能交点钱托关系上个二本院校﹖”近日,记者接到过不少类似“打探”的电话。这位家长的想法不现实,或者说对招生录取常识不了解。
考生成绩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有的家长仍然希望孩子能够被录取,于是寻情钻眼,到处去找关系托熟人,张口就说:“咱花钱……”这说明这些家长对招生录取工作的不了解,分数不够,靠某个人的能力无论如何也办不到让孩子被录取的事。
据了解,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根据招生计划和有可能被录取的考生数按1:1.2—1:1.1的比例划定的,比较宽余,也就是说,分数线以上考生完成招生计划后还要剩余招生计划的20%—10%。所以录取控制分数线一旦划定,就不再变动。作为招生工作人员个人,谁也无权随意降低。把录取控制分数线称为“法律线”、“高压线”,其寓意是不能也不敢去冲破这条线。
分数不够录取分数线,有的考生还是被录取了,这样的情况有时也存在。国家在高等院校招生方面制定了有关的照顾政策,比如少数民族考生预科往往比录取控制分数线要低100分左右;农林水地矿油等类高校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时可降分录取;定向招生计划可以下延20分;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的考生可以加20分。这些由于招生政策性降分使某些原来不够分的考生录取上了,不了解情况的家长误认为分数不够,只要活动活动,找到熟人关系就能上大学,显然是搞错了。还有个别低分考生上了某个普通高校的自学考试辅导班,那是没有什么分数限制的。家长出于虚荣心,告诉他人自己的孩子上了某大学,混淆了视听,被人们认为分数不够也能上大学。
家长明白了这些情况,如果孩子分数不够,又不属于招生政策照顾范围,千万不要再瞎忙。另外,结合往年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前及录取进行过程中,社会上存在的种种欺诈、诱骗行为,本报郑重提醒考生及其家长“提高警惕,谨防高考诈骗行为。如一些不法人员利用考生家长的过高期望、怀疑或侥幸心理以及对招生录取政策和办法不够了解等特点,声称自己认识省招办某高校某某领导”,你给几千块钱,这事我去替你摆平”,或故意作出保证让你上名牌大学或本科专业的“承诺”,以骗取钱财。
有的家长本来正在为怎样找一个熟人帮忙而犯愁,遇到这样一个“热心人”,简直喜出望外,殊不知自己已经受骗上当了。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