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香港国际电影节选片人王庆锵
问:老于
记者:香港国际电影节的特色是什么呢?
王庆锵:国际上有两种电影节,一种是大的(竞赛性)电影节,另一种是观摩性电影节。香港是观摩性的,每年要放200多部电影。香港国际电影节主要面对的是本地观众,而不是电影工业里的工作人员。 记:香港国际电影节包括贸易吗? 王:去年开始包括,香港贸易发展局也有一个活动是在6月举办。 记:你怎么看《无间道》这样重磅救市的做法?会有效果吗? 王:可以说是有效的。香港电影有电影工业和电影文化,两者之间有区别。《无间道》的剧本还可以,不是那么荒谬。香港电影现在没有那么多人投资了,也没有拍那么多(全盛期每年有200多部),电影质量反倒有提高。听说《无间道》头一个星期收了300多万港币,很久没有这么好的情况了。有的电影把各种卖座因素集中在一起,也不一定卖座。电影工业的问题就在于找一个公式,直到拍滥。现在香港电影除了《无间道》外,主要拍的是新喜剧,找几个歌手,由唱片公司投资,让他们来演,拍很烂的电影。香港电影工业没落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演员了。你看很多香港演员都老了,30多岁了,30岁以下大多是唱歌的。 记:香港电影观众的选择余地很大。 王:是很大,但他们都不认真。 记:电影节在香港本地影响大吗? 王:我也不知道,我希望比现在大。香港国际电影节到明年有27年了,每一年我们的观众都很年轻,问题是他们长大之后就不看电影了。在香港看电影节是大学生的活动,但出来工作赚钱后就不看了。 记:是因为生活压力大吗? 王:我的生活压力也大啊,主要是没有兴趣了。韩国釜山电影节的观众都很年轻,20岁不到。韩国的情况比较乐观。 记:只是观众的原因吗?还是电影节组织也存在问题? 王:主要是社会情况。香港一贯不重视文化发展。香港是个很聪明,能很快赚钱的地方。一个活动,要是不赚钱,在香港就很难生根。现在这样的情况,有点自食其果。 记:香港地区曾经是一个电影工业非常发达的地区,但韩国目前已经赶上来了。 王:香港电影的发达是一个奇迹,奇迹是不可能永远存在的。在90年代初,香港电影人都很相信自己,认为自己拍出的电影观众一定会喜欢,自信会让拍出来的电影有一种特别的力量。这样的力量现在在韩国电影里能看到,它在商业电影里能起到化学作用。香港电影已经没有这个力量了。电影发展是有个循环圈的,内地将来也能有这样的力量。 记:你在国内选片有6年了,总体印象如何? 王:很好啊。他们都很认真拍片,拍得很多,拍得多就会有好的了,我们每年选200部电影,其中只有10部能称得上是好看的。 记:你觉得香港像你这样可以一辈子看电影的人有多少啊? 王:2000人吧,我希望能有几千人。 (香港国际电影节的主办单位是香港艺术发展局,由政府扶持,每年4月复活节期间举办,为期16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