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Sohu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收容遣送办法废止 > 最新消息
救助不是另一种施舍

NEWS.SOHU.COM  2003年07月28日02:41  人民网-京华时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民政部7月21日公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获得救助的人,必须是“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详见本报7月22日A02版)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刚刚通过时,有人担心:救助办法会不会成为流浪乞讨的鼓励措施?根据新公布的《实施细则》,我认为救助管理办法真正实施起来的话,首先会让很多人体会到,救助是政府对弱者的一种特殊待遇,而不是对他们的另一种施舍。因为,得到救助是有条件的。

  一个文明的社会,首先应该善意地理解流浪乞讨人员,这也是“遣送”改为“救助”的基础。但同时,一个从弱者角度出台的措施,更要提防有人钻空子。也正是那些伪装的流浪汉和乞丐们,使人们对施舍越来越出手谨慎。从这个角度上讲,审查流浪乞讨人员的资格,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这也提醒我们,在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同时,还应该严厉打击那些假借流浪乞讨人员的名义,利用流浪乞讨人员的“形象”进行诈骗活动的不法分子。

  救助是“免费的午餐”,受助者用不着买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吃了“免费的午餐”,还有“免费的晚餐”。说得明确些就是,救助站不是养老院。也因此,即使救助办法实施以后,城市里一定还有流浪者和乞丐。

  社会对流浪乞讨人员是宽容的,政府对他们也充满了善意。我相信,救助办法可能会让流浪乞讨人员活得更容易些,但并不会因此而产生更多的流浪乞讨人员。因为,一般人并不希望自己沦落到被救助的地步;并不是所有的流浪乞讨者都能得到救助;救助不是“终身制”,谁也别想一劳永逸;更重要的是,如果说流浪乞讨者得到的是一种经营效益,那么,他们的机会成本则是自己的尊严。摘编自《中国青年报》7月25日文/尚德琪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 相关连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元/条)
短信内容: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精彩相册[男][女]
活力社员[男][女]
魅力情人[男][女]
美女 天若有情
帅哥 不帅照脸踢
·和弦铃声:
原来的我 挥着翅膀的女孩
·疯狂音效:
On…个头啊 翠花,接电话…
订阅任何彩信服务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新闻搜索
关键字: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找老乡尽在激情老乡会
·攒魔法袜子拿圣诞礼物
搜狐彩信最新推荐
·[] 眉飞色舞
·[] 厉鬼再现
热门词:圣诞 林忆莲
精彩订阅
新闻资讯
美国正式宣布萨达姆已被捕!

订阅 焦点新闻,跟踪萨达姆被捕全程



搜狐商城
·影视|中毒(终结骗)
·影视|赤裸的艺术
·音乐|莫文蔚《X》
·书籍|唐僧情史
·书籍|1元图书特卖场
·书籍|天不亮就分手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