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进行打捞工作的日本船只 |
6月28日,距离鹿儿岛和奄美大岛390公里外的东海海面上风大浪急,惟有几艘日本舰船纹丝不动。原来,日本根据中日政府间的协议,正在此打捞去年12月被击沉的“可疑”船只。打捞工作原定于26日进行,因风浪太大而延期,两天后,两艘小型潜水艇终于下水。 中国对打捞过程进行监管 中日政府间就打捞沉船达成协议的消息是18日宣布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会见记者时说,6月初日方向中方提出希望打捞东海沉船,中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规,决定批准日方打捞东海沉船,但中方将依法对日方的打捞作业予以监管。日方还做出了其它承诺:对中方执法船只在该海域的监管予以配合;在作业期间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打捞作业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向中方通报打捞作业的进展情况和调查结果;打捞作业结束后,日方所有船只立即全部撤离该海域,恢复该海域的正常状态。在日本外务省传给本报记者站的新闻文件中,外务省对中国方面的理解表示感谢。关于日方在该海域的活动影响中国渔业利益的补偿问题,日方将认真研究并尽快有诚意地对待。 日媒体称沉船上发现导弹 26日,打捞工作还未开始,《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全国性大报就引述海上保安厅“有关报告”说,可疑船只上藏有苏联制地对空导弹“便携式萨姆导弹”,只是当初没有发射。报道说,该导弹射程至少可达3公里,使用红外线跟踪系统。报道还重翻5月份的水下调查报告,用船上发现苏制机关枪和火箭筒等“再次证明可疑船只拥有重武装”,并暗示海上保安厅将重新考虑一旦再次遇到可疑船只如何应对的问题。当天,日本内阁副官房长官上野公成否认了上述报道,称那是媒体的“臆测”。关于是否发现类似于导弹的物体,上野说“我没有收到这种报告”。不过向来尊重政府的日本报纸这次没理会上野的话,随后的报道标题依然是“导弹发射装置的一部分被发现”。 为打捞沉船,日本海上保安厅派出第10管区海上保安本部的“伊豆”号巡逻舰率数艘巡逻艇负责警卫,两艘政府雇佣的救援船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此外还有8名潜水员、1艘起重机台船等参加打捞。据《朝日新闻》报道,28日潜水艇作业时中国有5艘船只在附近海域监管。 日本政府21日的内阁会议决定为打捞沉船拨款59亿日元。如果进展顺利,打捞工作最快到7月底结束。 解决问题应以史为鉴 此间专家指出,中日间就打捞沉船问题达成协议显示了中方维护中日关系大局的政治远见。日本政府从击沉该可疑船只起就坚决表示必须将其打捞出水,以“查清事件真相”。日首相小泉纯一郎多次指示外务省和海上保安厅保证在7月台风来临前完成打捞工作。但是沉船位处中国专属经济区内,日方要打捞沉船必须获得中方同意。 一段时期来,由于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和不明身份者闯入日驻沈阳总领馆事件,中日关系遇到挫折。外界纷纷猜测打捞沉船计划可能因此受阻。但是,中国政府还是作出了同意日方打捞的决定,显示出中国领导人着眼于中日关系大局的高瞻远瞩。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18日也对记者表示,这个协议是站在日中友好大局的立场上达成的。另据报道,江泽民主席在会见访华的日本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时谈到中日关系说,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对中国犯了深重罪行。但是只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可疑船只问题、沈阳领馆问题都能够冷静解决。相对于中国方面在处理中日关系上的冷静和宽容,日本部分政治家应当反省。(本报驻日本特派记者 管克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