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钱亦蕉 11月开幕的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向我们张开双臂。四年来,打造一个世界著名的国际艺术节一直是上海人的目标。随着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其运作机制也在走向成熟。我们有理由说,上海国际艺术节与世界一流艺术节更接近了。 节目:引领艺术最新潮流 每年,世界各国都要举办种类繁多的艺术节,其中具有全球影响的每年定期举行的综合性国际艺术节,往往会成为都市的文化标志,如爱丁堡艺术节、纽约林肯中心艺术节、巴黎艺术节等等,上海国际艺术节也正在努力与她们比肩。 观摩过多个世界一流艺术节的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陈圣来告诉记者,国外的优秀艺术节一般都以传递最新艺术潮流、信息为宗旨,集中大制作、新剧目,是艺术界最新动态的风向标。如已举办50多年的爱丁堡艺术节,就是以怪诞、实验性闻名,而且规模宏大,艺术节节目单甚至长达176页。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规模也逐年扩大,但是在创新方面还须努力,我们现在还是以引进经典为主,在此基础上有一些创新,但还不能做到最前卫和最新潮。 本届艺术节在节目选择上已有所改进,表现为首演剧目多,一些演出样式具有超前性。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开院大戏,大型话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此次来沪就是首度亮相;中央芭蕾舞团邀请美国导演排演的《泪泉》也是首次演出;而中国西藏的面具舞晚会《雪域神韵》则是当地艺术家提炼于宗教仪式上的“羌姆”舞蹈的首度表演。另一方面,澳大利亚悉尼舞蹈团大型舞剧《莎乐美》的编排十分新颖,不管是服装还是肢体动作编排,这个版本都是超前的;“斯卡达达”剧团的多媒体梦幻杂技《现代电子马戏》也是极富创意的作品,运用多媒体的视觉效果将杂技和舞蹈融为一体。 2000年上海借鉴国外运作经验而成立了常设机构——艺术节中心,一改原来国外演出资源匮乏的局面。两年来,研展部人员到世界著名艺术节上观摩和选订一流节目,参加了世界各国的演艺界高峰会议,并与一流演出团体建立联系,和国外文化专门机构长期互通信息。同时由于上海艺术节的声名,越来越多国家政府、使领馆派专人主动拜访、推荐节目。当然,其中一些文化经纪公司功不可没。据陈圣来介绍,今年艺术节2/3的节目是由艺术节中心直接联系的,另外1/3的节目则由下属演出公司推荐。 每年艺术节期间举办的国际演出交易会也为中外艺术交流提供了舞台,艺术节中心宣传公关部主任张鸣介绍说,“一些节目就是通过交易会选定的,在交易会上,我们可以预定明、后年艺术节的演出。另外,通过几个城市联手引进,可以降低出场费成本,比如今年朝鲜的歌剧《卖花姑娘》就是由十几个中国城市联合引进的。国内省市之间也通过这个平台来推广新节目。”据悉,今年交易会特辟了艺术节展区,英国爱丁堡艺术节、比利时布鲁塞尔艺术节、新加坡艺术节、香港艺术节、澳门艺术节、德国柏林-维尔特戏剧节、澳大利亚墨尔本艺术节、阿德莱德艺术节、日本津山国际音乐节、匈牙利久尔市视觉艺术节和克罗地亚萨格勒布新戏剧艺术节等已报名参加,预计艺术节演出交易将格外火爆。陈圣来说,“这样规模的交易会在国内目前是领先的。” 经营:政府与民间共推动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从开办之初,就被要求不靠政府而靠市场运作来生存。与之相应的,国外艺术节大多具有政府背景和基金会支持,一般政府资助三分之一,社会赞助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则靠市场运作。 澳大利亚各级政府对艺术节活动十分重视,每年拨专款支持,约占艺术节资金来源的24%,另外76%为商界赞助和票房收入。1994年10月,隶属于联邦艺术部的澳大利亚节日委员会成立,专门负责对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举办的艺术节予以财力上的支持,重点扶持创意新颖、艺术特色鲜明、对地方形象有益的文化项目。美国纽约林肯中心艺术节的机制则稍有不同,1956年,林肯文化中心在美国慈善企业家约翰·洛克菲勒三世的主持下成立,由于是私人机构,该中心的经费主要来自个人、基金会和企业界的赞助。此外,联邦、州市政府也提供一些补助。艺术理事会机制是新加坡艺术节的特色,由一个德高望重的人物担任理事长,官方派一名负责人出任秘书长,其他理事全部为艺术家组成,这个机构专门负责管理艺术节基金。加拿大有艺术联合会,官方拨款与民间集资相结合。 据张鸣介绍,上海国际艺术节基本也是这个模式,只是政府不直接投入,间接提供政策支援,比如高密度、大幅度的媒体宣传,高架上免费标幅广告等等。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赞助文化事业可免税的相关法规还不够完善,因此商界赞助文化积极性不高。现在社会集资操作时,企业出资后往往要求媒体宣传回报,与国际规范不符。由于政府和民间两方面的资金都不到位,艺术节机制不够完善,因此对于艺术节中心的压力比较大,只有不断探索市场运作来寻求出路。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向国外艺术节借鉴了委约制作方式。委约制作在国外颇为流行,但国内还处于摸索阶段,虽然前年大型景观剧《阿依达》和去年的《大唐贵妃》都或多或少地模仿了委约制,但今年的《克丽缇娜神魅巴黎秀》才是真正自发、有意识进行的第一部委约制作剧目。这是由法国、比利时、德国和中国合作推出的巴黎百年时尚歌舞长卷,法国巴黎浪漫歌舞团受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委约制作,由艺术节中心和演出场所上海大舞台共同投资,另一部分资金来自社会,制作成本将超过1400万,创下上海演出市场的历史新高。这出节目是为上海国际艺术节专门定制的,不仅拥有特别的演出设计,连全部服装都是专门定制的,运来上海的服装体积达60立方米,重量近3吨。整场演出分凡尔赛盛事、歌剧院寻梦、美好的年代、水火交响画、音画巴黎五幕和一个高潮尾声,包括歌舞秀、水秀、激光秀和烟火秀,场面壮观。 市场运作的另一个成果是票务系统的开拓,陈圣来介绍今年艺术节组委会不再设票务部,票务工作全部外包。日本最大的票务销售系统TICKET PIA将进军上海,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合作,经营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头大戏——克丽缇娜神魅巴黎秀的票务。这是我国在票务销售中首次引进国外大型的票务系统。 在社会资源开发方面,本届艺术节也取得了新进展。联邦快递斥资3万美元让在文化消费处于弱势的上海高校学生也有机会观看艺术节的精彩演出,一千多张上海大剧院的入场券将送到复旦、交通、同济、东华、华师大、上海大学6所上海知名高校的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手中。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艺术节中心没有收入,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今年承办节目的演出公司须交付管理费,除此之外,出卖演出冠名权也是艺术节中心一种集资的方式。由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运营机制还不成熟,艺术节中心为解决资金问题,可谓殚精竭虑,花样百出,但往往流于随意和表面。应该看到,在机制上和市场运作方面,我们同世界一流艺术节还有不小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