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战讯:战争处于胶着状态 攻心术仍是利器之一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3月27日09:12 中国新闻网 |
|
|
中新社纽约三月二十五日电(记者 陈建)美军还在集结。对伊拉克不利的传言,在西方世界里散布。当对伊战争第六天结束时,人们基本可以推断,直到本周末,战争都会处于胶着状态,攻心战术还是双方的利器之一。
美东时间今天一大早,就看到一条显眼的消息:伊拉克新闻部长萨哈夫通过电视,宣读萨达姆的声明,要求忠于总统的准军事部队“萨达姆敢死队”在全国“各地追杀他们所能找到的敌人”。
所谓“萨达姆敢死队”,是一九九五年由萨达姆长子乌代组建的一支“秘密部队”。其总部设在巴格达,现在拥有两万到四万人马。敢死队队员身穿黑衣,头戴面罩,专门从事秘密行动。目前,他们中许多人化妆成平民,在伊拉克南部“沦陷区”坚持用游击战方式抗击美英联军,袭击后续部队车辆、通过诈降进行偷袭等。
按道理,在一个武装力量还能发挥作用的国家里,作战命令不必要经由一个穿军装的新闻部长,到电视上去宣布。到万不得已,非这样做的时候,大概只有两个考虑:一是怕连累平民,于是把偷袭的责任揽过来;二是敢死队队员们已经撒播到广阔的土地上,无法通过常规的指挥体系传达命令,只能在电视上“登高一呼”,给他们打气。
如果是第一种原因,应该说,初衷是好的,但没用。反正美英士兵也分不清谁是平民、谁是敢死队;谁是真降、谁是诈降。
纽约出版的《星岛日报》上曾有一篇社论这样说:军事打击通常有如治疗癌症的化学疗法——好细胞和癌细胞一起杀死。正如尚未找到只杀癌细胞、不杀好细胞的化疗药品一样,从古到今,还没有只伤敌人、不伤平民的打法。
如果是为传令,那被纳入作战指挥体系的电视台和供电系统就要马上遭殃了。
有消息说,因受轰炸,在二十五日这一天,伊拉克国家电视台曾中断过信号播放,巴格达地区供电系统也首次在空袭中受损,许多地方告别了灯火通明的好日子。
战事进行到第六天一半的时候,西方媒体把一个消息做成醒目的大标题: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南部的巴士拉有人“起义”。到美东时间二十五日中午,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承认,巴士拉没有出现“起义反对萨达姆政权”的现象。到了下午,海湾地区英军总司令彼得·沃少将澄清:城内只出现了“起义”的初期迹象,尚无法对之作出确定的评价。伊拉克新闻部长萨哈夫对此批驳道,巴士拉暴动的报道都是谎言。美英旨在通过散布谎言,涣散伊拉克的军心和民心。
但美英媒体没什么反应,照旧渲染和补充着有些捕风捉影的消息。毕竟,直到美东时间二十五日晚上九点半,也就是第六天战事结束的时候,他们没多少“正面新闻”好做。
已经推进到离巴格达几十公里处的美英地面部队,正在与沙尘暴搏斗。后续部队还在集结途中,恐怕四月初才能部署到伊拉克境内。华盛顿方面都在“吹风”:战争才刚刚开始,离结束远着呢。
对未来数日战事的发展,美军参谋长联席委员会主席迈尔斯(Myers)将军今天这样表态:如果开战初期几天受空袭的强度还没让伊拉克领导人震惊的话,他们很快就要震惊了。
当战争的日历翻过第六天时,战争惨痛和苦难的一面,还没真正出现。敌对双方仍在对峙,战事处于胶着中。原因不是伊拉克抵抗得太激烈,而是美军还没准备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