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初步构筑起三道抵御风沙的绿色生态屏障
2002年10月4日18:54 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10月4日电(记者 刘浦泉)金秋十月,北京到处绿拥翠绕。星罗棋布的城区绿地广场、阡陌纵横的平原绿色走廊、层峦叠嶂的山区松涛林海,为首都北京初步构筑起三道抵御风沙的绿色生态屏障。
连日来,记者在北京城乡采访看到,中心城区芳草如茵,绿树成荫,新添的一个个绿色广场成为人们休闲的新去处。郊区昔日风沙肆虐的永定河、大沙河、潮白河、康庄、南口五大风沙危害区已得到初步治理,有的已变成了风景旅游区。遍布彩叶乔灌木的京郊山区,初步显现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效果。目前,从城区到郊区、从平原到山区,北京已基本建成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网带片相协调的绿色防护林体系。
几年前缺绿少树的北京8个中心城区,现在分别建设了一处上万平方米的大型集中绿地,各街道办事处也相继建设了一批小型绿地。目前,长安街延长线、四环路和机场路已初步呈现出气势宏伟的绿色景观。新建的黄城根遗址公园、菖蒲河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玉泉公园、金融街和北中轴路等一批大型街头绿地,改善了城市中心区的环境面貌。2001年,仅长安街其延长线就新增绿化面积149公顷,四环路百米绿化带完成绿化1150公顷。
从2000年初开始,北京市加快了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步伐。目前,规划绿地面积为125平方公里的绿化隔离地区,已完成绿化面积106平方公里,形成了10余处面积上万平方米的大型绿色板块,万柳、来广营、将台、王四营等重点地区的绿化隔离效果已初步显现。与此同时,北京市将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进程,至今新村建设项目开工30余处,开工面积达600多万平方米。优美的环境使绿化隔离地区成为投资的新热点,仅去年上半年就吸引国内外资金20多亿元。
以主要河流、道路为重点的“绿色走廊”建设卓有成效。总长240公里的京石、京开、京津塘、京张、京沈等5条通往外埠的高速公路两侧,已出现“绿量大、色彩浓、看不透、浑厚有气势”的宽厚绿化带雏形。主要道路、河流两侧已逐步由过去单纯的绿化型向现在的生态型、美化型、产业型转化。今年春季,北京主要河流、道路两侧共发展绿色产业6940多公顷,有效地促进了绿色通道建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北京山区的绿色生态屏障也初步形成。全市现有山区林地面积900多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0万亩,山区林木覆盖率达到60%。北京市主要饮用水源基地的密云水库,泥沙入库量比建库初期降低了60%,水质连续多年保持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目前,北京已建成353处风景区。
一道道绿色屏障的构筑,极大地改善了首都生态环境。目前,北京近郊降尘量已由1986年的每平方公里每月21吨减少到2001年的15吨,下降了28.6%;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由每立方米494微克下降到384微克,降低了30%;五大风沙危害区风速降低了40%,扬沙日数减少了34%;2001年,北京市区空气污染指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185天,占总天数的50.7%,比1998年增长23.3个百分点。
据统计,到2001年底,北京市林木覆盖率达到44%,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8%,人均绿地达39平方米。“天蓝、地绿、水清”的目标正在变为现实。(完)( 稿件来源:新华网 )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