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在何处?司马台长城该不该拒绝探险者
2002年6月2日09:15 人民网
|
坐落在密云县境内的司马台长城以“原汁原味”著称。其盛景和险峻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和探险爱好者。然而最近,一位被“谢绝”在司马台长城最险要段之外的探险者向本报投诉——“禁令”让我失望而归
几天前,一位署名田野,自称热爱野外探险的读者给本报来信反映,以山势险峻著称的司马台长城从“12号敌楼”开始往上禁止游人通行,据说起因是3年前曾有人在这段长城上失足落崖——但司马台长城恰恰从该处越往上景色越壮丽。田野认为,管理部门不应该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谢绝”游人,而应根据游人的身体状况和登山经验等因素适当地进行开放。
田野先生在来信中说:
本月中旬,我和几位旅友一起攀登司马台长城,当来到“12号敌楼”时遇到两名保安的阻拦。他们解释说,往上部分由于道路狭窄、年久失修特别危险,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有两名攀登此段长城的大学生坠崖身亡,于是管理部门特派他们在此守卫,绝对不许任何游人攀登。
我具有多年野外探险的经验,还经常练习攀岩,在大约7年前曾穿越过这段长城,对这里的危险比较熟悉——司马台长城沿刀削斧劈似的山脊修建,险峻无比,尤其是“天梯”和“天桥”两段。天梯是单面墙长城,最窄处不足半米,呈直梯状沿山体上升,两侧是陡峭悬崖,俯首下望,令人目眩。天梯顶端便是天桥,长百米,宽只有40厘米,两侧又是绝壁,令人不寒而栗。据说两名大学生都是从这里落崖的。
风险是不小,但我自认为还能克服。尤其是在越过这段险途后,那种成功的喜悦外人很难理解。但既然管理部门有这方面的禁令,我们最终没有继续前行,虽觉遗憾,也无可奈何。可同时有几位外国友人不知是语言不通还是非要领略“原汁原味”的残破长城,竟挣脱了保安的阻拦,继续向上攀爬。
虽然他们这样做有些违规,但我十分理解外国友人的心情。因为从12号敌楼往上,有望海楼、猫眼楼、仙女楼和望京楼等许多著名景观,在这里可以东看“雾灵秀色”、北看“燕山叠翠”、南观密云水库。作为探险爱好者,征服“天梯”与“天桥”两处险关对他们来说更是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
我建议管理部门取消“一刀切”的做法,对具备一定探险经验的人适当地开放一部分未经修复的敌楼,否则放着如此美好的景观而无法欣赏实在是一种悲哀。
读了这封来信,记者决定亲赴司马台长城进行探访。、
险象环生 惊心动魄 生死穿越“天梯”
司马台长城到底险在何处?探险游客为何会被阻拦?带着种种疑问,记者决定亲往司马台长城一探究竟。开始阶段平坦
遗址公园入口处立着一块名人题碑,内容大意说长城是中华之最,司马台则是长城之最。联想到该段长城因其险峻和保存完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更激发了记者的好奇心。
坐了20分钟缆车,又爬了半个小时有水泥台阶的山路后,记者踏上了司马台长城的城墙,下午两点的阳光正烈。这里是司马台长城第十楼,往东200米是第十一楼。记者看到,楼与楼之间城墙上的地面全部由青砖铺就,虽然台阶破旧不堪,但仍然平坦。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第十二楼。
半途遭到阻拦
旅游介绍材料中说,十二楼以结构完整、面积大著称,当年曾驻扎着许多官兵。不过记者在这里看到的是三名设卡阻止游客前进的保安。保安告诉记者,前面的路段不对外开放,并指着一块“游客止步”的牌子给记者看。据保安说,前面的路段极危险,而且没有退路,很容易发生意外。几年前,这段长城基本上没有人来,还没出过事情。缆车开通后,能上到这里的人越来越多。曾经有一名17岁的大学生爬上去摄影,结果在被称为“天梯”的陡峭路段上不慎摔死。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几次之后,管理部门竖起了“游客止步”的牌子,将十二楼以后的长城列为禁行区域。可还是有不少人越过牌子继续攀登。从前年开始,管理部门在此地加设两到四名保安24小时值班。每天他们都要阻挡许多意图越界的游客,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外国人,双方甚至为此发生争吵。
记者鼓起三寸不烂之舌对几位年轻保安游说了半天并保证出事自己负责,最后不得不亮出记者证才勉强获允继续前行,一名不放心的保安执意要为记者带路。
亲历最险路段
出了十二楼后的路段果然变得难以攀爬。山脊变得越来越窄,随山脊而筑的城墙也由原来的双边变成单边。由石头和青砖混筑的城墙高约两米左右,最窄段宽不足半米,只是两块青砖并排砌在一起而已。行走其上,感觉像小时候在自家院子墙头上逞能,不同的是如今两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山风在耳边呼啸而过,直让人担心被风掀下山谷。更难的是每隔十米左右就要上一个半人多高的台阶,攀行者不得不手脚并用才勉强登上,而且重心不能丝毫偏移。著名的“天梯”路段倾角甚至达到85度,仰头只能看见前面人的脚跟,而从远处看,前面的人像是壁虎一样“趴”在“天梯”上。
火辣辣的阳光使人体力消耗得很快,然而连多余的休息地方都没有,只能骑在墙上稍坐一会儿。放眼四望,青翠的山谷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之中确实美丽,山脊上蜿蜒的城墙没有尽头地往西延伸开去,像条巨龙。可惜美丽的景色并不能完全吸引人的注意力。空虚的脚下和狭窄的前路还是让人心里一阵阵发虚,记者不禁心生退意。但保安告诉记者,爬到这里已经无路可退了。
夜里回到起点
经过4个小时没有间断的险路,记者终于带着满身的岩石刮伤登上号称司马台第一高的城楼——望京楼。据说这里海拔986米,夜晚时可以望见京城的点点灯火。这时,保安才如释重负地告诉记者,望京楼底下有小路可以绕下山去,不必再爬那陡峭的城墙了。原本已经濒临绝望的记者终于松了口气。回来的小路虽然很长,也经常会踩在石子或浮土上滑倒,但比起刚才的“路”已经算是康庄大道了。
当夜幕笼罩山麓时,记者终于回到下山索道的起点,这时已是晚上八点,整整爬了六个小时。(马多思、赵戎)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