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设数学物理部,这是我国数理学科高等教育的开端。1913年,北京大学设物理门(后改名为物理系),这是我国最早的物理学本科。 抗战时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在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物理系培养了李政道、杨振宁、朱光亚,邓稼先等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 1952年院系调整,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物理精英合并成新的北京大学物理系,聚集了饶毓泰、胡宁、黄昆、虞富春、周培源、叶企荪、王竹溪、杨立铭、褚圣麟等一大批中国物理界的领袖人物,使北大物理系成为中国高校中首屈一指的物理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地。 解放后的50年,北大物理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105名两院院士。11名两弹元勋中,有7名在北大学习和工作过。北大物理的教学和系列教材享誉国内外,王竹溪、黄昆、赵凯华、郭敦仁、曾谨言等名师名课在国内外影响深远。北大物理的科研工作硕果累累,胡宁、杨立铭、甘子钊、杨应昌、胡济民、陈佳洱、赵柏林、陈建生、赵光达、秦国刚等院士,带领北大物理学活跃在科研前沿,有很大的国际影响。 面向21世纪,为了有利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北京大学正在进行新的校内体制调整。2001年5月18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成立。物理学院由原物理系全部、原地球物理系的大气科学专业、原技术物理系的核物理专业及辅助机构、原天文学系全部、原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全部,以及一些交叉研究机构合并组成,教职员工共约320人,学生共约1500人。合并后的物理学院,拥有10名中科院院士、5名长江特聘教授、7名国家杰出青年和87名教授,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物理学和大气科学两个国家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7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博士点和4个博士后流动站,总体学科实力居国内高校首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是创建世界一流的北京大学的一支重要力量,必将保持和发扬近百年的优良传统和优势地位,在新的世纪继续开拓创新。 物理学院下设国家一级招生专业和在全国招生的人数分别为:物理学专业招生124名、大气科学专业招生30名、天文学专业招生30名。除上述招生人数之外,物理学专业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招定向培养生30名,报考定向培养生的考生需要在填报志愿时明确注明,并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签订相应的合同,报考定向培养生的考生可以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并且可以根据签订的合同享受特殊的待遇。(北大在线) 2002-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