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班早高峰时段,轨道交通一号线发生迫停一小时的事故显然让人觉得有点无法接受,可对上海这样一个正在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特大型城市来说,如何健全应急机制、把损失降到最低、让市民出行能畅通些,则是当务之急。记者昨天从有关部门获悉,这样的快速反应机制其实早已出台,公交系统储备着至少50辆车作为应急替补,可能是衔接上出现了一点问题。 市公交管理处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在沪上已经运行了6年,从大众、巴士、强生等公司调配的50至60辆应急机动车实行统一管理,24小时值班。而且每辆车上都配备电台等设备,5辆车配一名调度管理人员。一旦市内发生需紧急疏散客流的情况时,“替补”保证在半小时内到达。此前,在非典时期、春运高峰时期,“替补”们已经在需要快速疏散大批人流时显过身手。此次迫停也许是因为没想到后果的严重性,所以地铁和地面公交的援助衔接机制上出现了“屏蔽”。 上海城市交通管理局副局长王秀宝表示,轨道交通已成为上海人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三条线每天要运送110万至120万人次。如今申城轨道交通仅仅65公里,今后几年将面临一个超常规发展的阶段,2005年轨道交通要达到200公里,那时倘若再发生一小时迫停简直不可想象。他说,迫停事故发生后,对所有承担市民出行的部门来说都是敲了一次警钟,目前更要举一反三查隐患,公交、出租行业也要进行大检查,要给市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据悉,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今天会对一号线事故进行一次全面总结,本报将继续关注事件进展。(蔡敏敏)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