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8月12日电(记者 项开来) 林医生是福建省一家医院的骨科门诊主任,为了拿到证据促进惩治手术器械回扣风,去年1月,他专门开设了一个回扣账户。一年多来,回扣账户上累积的骨科手术器械回扣款达56581元。不久前,他将回扣款上交了医院领导,并向记者透露了手术器械回扣内幕。 林医生介绍说,骨科手术固定器械主要有钢板、人工关节、髓内钉等,经销商在手术后都会将器械价格的20%作为回扣送给医生。今年1月的一次手术中,林医生使用了一个价格为41920元的进口人工髋关节,经销商事后给了8384元回扣,这是他收到的金额最大的一笔回扣。经销商一般一个月给付一次回扣款,还会附上一张清单,详细注明医生所用器械名称、使用时间、数量、应得回扣款。在林医生处,记者看到了一份7笔共5400元的回扣款清单: 1月28日,桡骨钢板回扣360元; 2月10日,中空钉4个回扣960元; 2月13日,锁骨钩回扣1080元; 2月17日,胫骨钢板(旋转型)回扣1080元; 2月25日,胫骨钢板回扣760元; 2月27日,解剖钢板回扣840元; 2月28日,中空钉2个回扣320元。 按林医生提供的线索,记者采访了一位多年从事医疗器械推销的郑女士。据她透露,为了刺激医生多用自己推销的器械,经销商们都会将20%的回扣给医生。她还表示,经销商在招标报价时,已将回扣计入了价格成本,无论最后谁中标,20%的回扣都少不的。 该院一位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说:“谁都知道中标价中已经包含了回扣部分,即使医生不拿,价格还是降不下来。既然这样,不拿也是白不拿。” 接受采访的病患均表示,一般医生叫他们用什么他们就用什么,毕竟医生的话是他们最相信的。同时他们也坦言,现在的手术费用确实难以承受,一个手术用钉子就近千元,但作为病人也只有认了,毕竟医院不是讨价还价的地方。 这家医院的党委书记承认回扣账户确有其事。同时他表示,由于拿回扣都是“一对一”的私下交易,取证非常困难,医院方面有时也无能为力。(完)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