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迫使非常不情愿的战地指挥官不得不提前向共和国卫队和巴格达发起总攻呢? 转自搜狐 首先是拉姆斯菲尔德现在简直是为自己的“荣誉”而战。4月7日版(提前出版)的美国[纽约客]杂志披露说,在伊拉克战争打响之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先后6次坚持地面部队人数要少,进攻速度要快的战略思想,根本听不进任何其它高级将领导和军事顾问的建议。一名五角大楼高级官员愤愤地向[纽约客]透露说:“他总觉得他比谁都能,他是一切计划的决策者!”最令人震惊的是,在土耳其拒绝了美军使用其军事基地之后,中央总部司令弗兰克斯将军建议地面部队推迟进攻,延长空袭的时间,然后想其它办法开辟北方战线。然而,弗兰克斯的这一建议也遭到了拉氏的断然拒绝。现在,在美英联军地面部队遭到出乎拉氏意料的顽强抵抗之后,战地指挥官和国内责骂声连片的情况下,拉氏仍在坚持自己的打法,难怪有美英媒体形容说,继续进攻巴格达其实是“拉氏面子之战”。 转自搜狐 其次是进攻时间拖得越长补给线的压力越大。军事分析家的普遍观点是,从科威特一直延伸到巴格达南郊近500公里的补给线是美英联军的“致命弱点”,从26日起该补给线连遭袭击,因此,美军要想进攻巴格达的话,那么就先得巩固补给线。事实上,还有的军事观察家却认为,正是出于补给线状况的考虑,美军才应该在全部的补给消耗殆尽之前迅速占领巴格达,原因非常简单:拖得时间越长,后勤补给需求量越大,后勤补给活动越频繁,遭到袭击的比例也就越大,因为美军毕竟不可能在500多公里长的补给线上全都部署战斗部队。就现在而言,在伊拉克的美军每天在消耗的燃料为700万立升,瓶装水50万升,在开战之前,美军后勤部门就已经向海湾运送了480万盒罐头,700万个沙袋,还有不计其数的牙刷等生活用品。随着增援部队的到来,对后勤补给的压力同样随之增大。 转自搜狐 第三是待战的美军容易成为伊军自杀战术的绝好目标。29日,一名伊军军官驾驶的出租车袭击了美军的一个哨卡,当场炸死至少4名美军,而伊拉克媒体则报道说,这起自杀事件至少造成11名美军死亡,2辆运兵车被炸,2辆坦克被毁,制造自杀爆炸的伊军军官阿里-杰法尔30日获得了萨达姆总统亲自颁发的最高荣誉勋章--“两河勋章”和“战斗之母勋章”。最令美军胆寒的是,伊拉克副总统拉马丹明确无误地宣称:“自杀袭击将成为伊境内‘常见的军事政策’,我们不但要用一切手段消灭我们领土内的敌人,还要跟着敌人到它们的领土内!”拉马丹这番话并非恫吓之言,就在第一起自杀爆炸发生的同一时刻,三辆出租汽车同时扑向纳杰夫的另一个美军哨卡,但却被美军的战车成功拦截,当场打死一些伊拉克人。这种恐怖非常规战术对于美军来说意味着:只要多停留一天,危险就在多增加几分。因此,自杀战术刺激美国五角大楼的决策者下定决心尽快拿下巴格达。 转自搜狐 第四炎热的天气正在日益逼近美军作战部队。伊拉克是从每年的4月开始进入真正的夏季,从4月中旬开始爆热。比如说巴格达30日的最高气温是23度,31日的气温是26度,4月1日和2日的最高气温为27度,但到4月3日的最高气温就上升到31度,到4月中旬,最高气温将在38度39度居高不下,因此,对于没有在伊拉克长期生活过的美国大兵们来说,高温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更可怕的是,由于美军担心伊军在巴格达保卫战中会使用化武,所以美军得在高温中穿着厚厚的防化服,这种情况可以用“炼狱”来形容。为此,美军当然希望能在最高温季节到来前至少能打到巴格达城下。(闻新芳)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