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不在新 有味则名 |
|
|
| NEWS.SOHU.COM 2003年10月29日07:43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四川在线消息 城址千古不徙,历劫不衰,造就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三城相重、两河环抱,构成了全世界罕有的独特城市格局。
武侯祠、杜甫草堂、大慈寺、文殊院等历史文化古迹浓缩2300余年的历史,也成就了自成一格的蜀文化。这,就是成都。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成都市成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这之后的20多年时间里,成都市的现代化进程就与“历史文化名城”挂上了钩,保留历史古迹与促进现代文明被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几千年成都历史文化之精华,被渗透到城市建设的每个细节之中。
“成都市的名片上如果摘去了历史文化名城这个头衔,城市的整体价值将大打折扣。通过历史文化片区的保护,成都市的整体价值得以提升,反过来更促进了成都市现代文明的发展。”张樵———成都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他时时流露出这样的感慨。他眼中的成都是这样的一个城市:既充满了现代气息,历史脉搏又伸手可及。
蜀都大道为古城拐个弯
张樵记忆:“成都在获得‘历史文化名城’的头衔后,不久就遇上了修建蜀都大道一事,是要交通,还是保存城市原有格局,成为当时的争论焦点。”张樵的话引出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那场大争论。
当时,皇城虽已经拆除,但成都市依然保留三城相重的城市格局,即大城、少城、皇城三城相重。少城路网密集,但道路窄小;皇城的道路则均是正北、正南方向,相比之下密度较低;而大城则是规范整齐的道路。当时成都市已经出现交通问题,一种“以干道建设带动城市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为此成都市决定修建蜀都大道。
这时摆在成都市规划局面前的一个问题就是,蜀都大道的修建是该打破原有三城路网格局,由东至西修成一条直线,还是保存原有路网格局,修成折线。在经过数次论证之后,成都市作出了保存历史文化的第一个重要举措:牺牲道路交通功能,保存原有三城路网格局。因此最终修成的蜀都大道就不是一条直线。
“目前,成都市的交通很大一个问题就在于这三种不同格局的路网之间的转换存在一个矛盾,即三城相交处交通特别拥挤,这主要体现在东城根街与顺城街。一直到现在都有这样一种意见,即要求打破这种格局,但是主张保留的依然占上风,毕竟,三城相重是全世界罕有的城市格局,必须进行保护。”张樵对保存千年古城的道路格局充满信心。
母亲河边市民倚水而居
张樵记忆:“府河、南河由北面、西面流入成都,最终在合江亭处相汇,形成了成都市自古而来两江环抱的独特格局。”张樵说,“这一老祖宗留下的城市格局比三城相重还罕有。”
上个世纪90年代,成都市启动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府南河的改造使沿河两岸居民从低洼棚户中迁进了新房。但是最初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只有旧城改造、交通、绿化、治污、防洪5大功能,这样一来历史文化即将退出成都市的母亲河,考虑到这一点之后,成都市经过多方论证,为该工程增加了文化功能。
在随后的整治过程中,从河堤的栏杆到各个景区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充实了很多历史文化的内容。府南河延线的8大景点中大多都包含着成都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幸亏当时增加了文化这一功能,不然的话,我们再称府南河为母亲河时,都会觉得别扭。”从张樵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当时这一明智举措的庆幸。
“府南河增加了文化功能,我们突然又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河流两岸的民居是否保留?”张樵告诉记者,府南河整治过程中按照原有规划,两岸的房屋将全部拆除。这时,一份要求保存府南河历史文化格局的临时动议交到了市政府,最终政府决定保留几处古迹,于是万福桥附近的一片原有民居得以保留。
“有了万福桥这片民居后,我们又发现这些建筑远远不足以体现成都市的历史文化,正是这个想法保留了水井坊片区。”张樵指出,当时水井坊片区的土地征用工作已经完成,即将开始拆迁。见到规划局要求保留水井坊片区的提议后,市政府立即要求暂缓拆迁,并要求规划局作规划,几个月后规划出台,水井坊片区保存了下来。
只迁不拆 旧瓶里装新酒
张樵记忆:“过去成都市在保护历史文化时有一个误区,即拆旧建新,这很失败。”张樵说,上世纪80年代,成都市曾经在宽、窄巷子拆除了一批破旧的建筑,然后在其原址上修建仿古建筑,但是这种制造假古董的方式后来被证明是大大的失败。
“80年代初,我们就将大慈寺,宽、窄巷子,文殊院确定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经过这么多年摸索,我们最终找到了保护和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街区的方法。”张樵谈到这一点时显得信心十足。目前成都对保护历史文化古街有一个总的观点就是通过政府配置资源,然后将这些资源整合,以提升周边土地资源的价值,最终达到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
张樵指出“只迁不拆,旧瓶装新酒”这是成都市目前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时采取的方式。即将居民迁出之后,对原有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原汁原味古旧的特色,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客栈等方式,开发其旅游功能。目前宽、窄巷子的改造即将启动,而文殊院、大慈寺片区将以同样方式进行改造,目前规划已经完成。
城市历史不是孤立的。张樵说,从微观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性改造后,周边土地价值将得以提升。而从宏观上来说,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实际上是一个提升城市整体价值的过程。历史文化正在成为提升成都城市价值越来越重要的元素。
感悟篇
文明碎片在手中跳动发光
成都以金沙遗址、古蜀船棺遗址、水井坊遗址为代表的考古发现取得丰硕成果,这些考古发现仅是折射先蜀智慧的碎片,但拿着这些碎片,我们得以穿越千年,寻找到成都文明的起源。
金沙遗址:老祖宗留下的奇迹
摸底河由西向东横穿金沙遗址中部,目前已发现祭祀区、大型建筑区、一般居住区和墓地等重要遗迹。金沙工作站站长朱章忆告诉记者,从遗迹的规模、遗存种类、遗物数量,特别是出土器物的等级分析,金沙遗址应是三星堆文明衰落之后,在成都平原上崛起的又一个古蜀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古蜀王国的都邑所在。火车南站立交桥建设中,将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按原形放大制成数十吨重的模型,高悬在立交桥上空,代言成都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契合的魅力。
金沙遗址被誉为21世纪中国第一个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不仅对研究商周时期都邑结构和成都市城市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还对提高成都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民俗公园:现代人的怀旧经典
在旧城改造、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注重文化内涵,传承和保护、发掘、开发做到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成都文化得以全新展示,它融入了成都2000多年历史精髓,又让现代生活中每个细节充满文化内涵。
方纪良老人退休前从事装潢设计,他每天骑车到老成都民俗公园作画,成为退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成都日新月异的变化,他说无法用语言表达心中的感动,只有用画笔画完老成都民俗公园里每个景点。
雕塑中,一位老者手抚竹琴击节吟唱。这种纯粹的乡土艺术,在过去成都街头时常可见。时光流逝,记忆里炊烟四起的老桥、老街已不复存在,老成都民俗公园成为珍藏记忆的最好所在。
数字点击
琴台路:总投资近3000万元。道路全长580米,宽24米。整个地面有920个汉像砖,沿途设有3个主要雕塑、50米长的诗碑墙。
金沙遗址:面积4平方公里以上。出土代表性文物太阳神鸟金箔、金腰带、金面具、铜立人像、玉璧、石虎、石蛇等,还出土成吨象牙和数以万计陶器、陶片。
老成都民俗公园:总占地面积45亩,绿化面积约20000平方米,总投资约1300万元。
成都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20035平方米,设计藏书量240万册,阅览席位1100个,总投资1.1374亿元。
春熙路步行街:2000年开始一期改造,2002年5月全面完工,投入资金1.6亿元,全长1.1公里。
红星路步行广场:全长570米,规划红线宽40米。广场内有5个景点,1个中心广场,3个主题雕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