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事变革呼唤新型军事人才。实施人才战略工程,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江泽民人才建设战略思想,使人才培养紧紧跟上新军事变革的步伐。 转自搜狐 树立与新军事变革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观念 转自搜狐 树立“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谋求人才发展”的机遇意识。21世纪头20年,对部队人才队伍建设而言,同样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总体趋向缓和的世界局势,为部队人才培养提供了相对和平的环境条件,有利于人才建设长远规划的实施;国家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为部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有利于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军队机械化、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双重历史任务,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机遇,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信息全球化和高科技的突飞猛进,使部队人才培养可以借鉴外军经验和新的科技成果;十六大“四个尊重”方针的提出,为部队人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认知氛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军事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转自搜狐 树立培养高技术人才的“抢占制高点”意识。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潮流中,谁抢占了人才先机,谁就抢占了夺取未来战争胜利的主动权。目前我军建设面临的是现代化水平与现代战争要求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提高部队现代化水平,既依赖于武器装备的改善,更依靠军事人才素质的提高。历史经验警示我们,如果人才队伍建设落后、人才素质落后,就会长期困扰部队建设,使各项工作难以摆脱落后局面。所以,抢占新军事变革潮流的人才制高点,是各级领导干部适应新军事变革要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转自搜狐 树立“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创新意识。坚持用辩证的观点科学评价人才,既重视当前能力,又重视发展潜力;正视人才成长的周期性、后显性特点,既注意充分释放人才的能量,又不能要求“给条件必须马上出成果,给待遇应当立即有作为”的立竿见影式的回报;以宽阔的胸怀对待人才,既真诚地帮助他们克服弱点,又不能人为地把他们的缺点放大,更不能错把优点当缺点;既用好稳重型人才,又要善于使用有棱有角、率真直言、敢于负责的人才,真正做到让各类人才都能在新军事变革的大潮中竞显身手。 转自搜狐 构建与新军事变革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转自搜狐 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必须始终坚持把新军事变革的理念渗透到部队人才培训之中,构建与新军事变革相衔接,与现代教育相适应,与部队需求相一致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要实现三个转变。首先,实现培训模式由零散型向集中型的转变。新型武器装备数量大、专业多、分类细、科技含量高,有必要由上级机关统一组织,集中多种专业人才进行培训。这样既可以加强人才培训的计划性,又有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使专业人才培训形成规模效应。其次,实现内容设置由单一型向综合型的转变。既要注重培养干部战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军事指挥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人才素质的综合化,把培养指挥、政工、技装、后勤、管理合一的“通才”和培养独挡一面的“专才”结合起来。第三,实现培训方法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借助地方院校、科研和生产单位教学力量雄厚的优势,把自己办学和借助社会力量办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院校人才培训主渠道的作用,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到院校培训深造,把部队培训和院校培训结合起来;把科技练兵活动作为军事人才培训的实验课堂,实现人才培训和科技练兵相结合。 转自搜狐 建立与军事人才价值相配套的政策和制度 转自搜狐 由新军事变革引起的人才竞争,势必带来人才价值的提升,只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效益。 转自搜狐 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学历和职称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必须“重文凭而不唯文凭”,“讲职称而不唯职称”,以创新能力、工作能力和为部队现代化建设的贡献,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要紧紧围绕是否有利于战斗力增长这个核心,既看人才知识和技能的“含金量”,又看其知识和技能的 “含军量”;既要看他们对科技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要看其运用高科技知识解决军事斗争准备中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把人才标准的基点定在“打赢”上。评价标准能量化则量化,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可比较性。 转自搜狐 建立合理的人才使用机制。有的单位既存在人才匮乏的问题,也有人才浪费、用非所长的现象。因此,要使人才有施展才干的平台,采取交任务、压担子等方法,积极为人才施展才干、成就事业创造条件,在完成重大任务中摔打锻炼人才、发现人才。同时,搭建“人才擂台”,为人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打破人才使用的旧框框,坚持讲台阶不抠台阶,论资历而不唯资历,要德才兼备而不求全责备,让人才资源在竞争中得到合理配置。 转自搜狐 营造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改善人才的生活、工作条件,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事迹,广泛形成崇尚知识、崇尚人才的舆论氛围。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让吃苦者不吃亏,流汗者不流泪,受累者不受气。优化人才政策环境,正确认识人才正当利益追求与奉献精神淡化的区别,给人才以适当的条件和待遇,使他们付出与所得、奉献与回报的对应更加合理,更有效地吸引人才、保留人才,稳定人才队伍。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