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美国硅谷银行破产时间线:政府不会救助 3天内2家银行倒闭

美国财政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当地时间12日下午(北京时间13日清晨)发布联合声明,以“系统性风险”为由,宣布关闭签名银行(Signature Bank)。这是继硅谷银行后,三天内被关闭的第二家美国金融机构。根据2022年12月31日的数据,签名银行排名全美银行第29位,拥有约1100亿美元资产,存款约880亿。联合声明称,和硅谷银行一样,签名银行的储户将可以获得他们的全部存款。

据悉,被接管的硅谷银行(SVB)是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倒闭的最大金融机构,也是本轮美联储快速大幅加息周期以来第一家破产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承保机构。

硅谷银行资产规模达2000亿美元,创立于1983年,1988年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是美国唯一一家专注于硅谷和新兴科技企业的上市银行。其官网信息披露,美国得到风投参股的初创企业里将近半数公司和硅谷银行有生意往来,去年上市的美国风投参股的科技和医疗保健公司里44%和该行打过交道。

硅谷银行破产:突然被接管 惊动拜登但政府不会救助

据媒体报道,过去40年,硅谷银行是美国高科技初创企业投融资服务最活跃的金融机构之一。目前,硅谷银行资产管理规模达到约2120亿美元,位列美国银行业第16位。

美国当地时间7日刚宣布“连续五年登上福布斯年度美国最佳银行榜单”的明星银行——美国硅谷银行突然被宣布接管,在事实层面上宣告倒闭,震惊全球。

8日,穆迪下调了硅谷银行金融集团及其银行子公司硅谷银行的评级。评级下调后,硅谷银行金融集团和硅谷银行的评级展望从“稳定”变为“负面”。

9日,投资者和储户试图从硅谷银行提取420亿美元,这是10多年来美国最大的银行挤兑之一。同时,其母公司硅谷银行金融集团的股票价格在9日暴跌超过60%,10日暴跌68%,进入停牌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在硅谷银行披露大规模亏损不到两周前,硅谷银行首席执行官格雷格·贝克尔(Greg Becker),根据一项交易计划卖出了360万美元公司股票。

10日,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的一份声明,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DFPI)当日宣布关闭美国硅谷银行,并任命FDIC为破产管理人。

图自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公告

为保护投保的储户,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创建了存款保险国家银行(DINB),硅谷银行在关闭时,作为接管人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需立即将硅谷银行所有受保存款转移到DINB。

当被问及硅谷银行倒闭事件时,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塞西莉亚·劳斯(Cecilia Rouse)表达了对监管机构的信心。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10日与银行业重要监管机构召开紧急会议,表示对这些机构采取适当应对行动“充满信心”,并称美国银行系统仍具韧性。

11日,整个创投圈彻夜难眠——硅谷银行(SVB)一夜间倒闭,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将着手处理“身后事”。

白宫在硅谷银行倒闭后表示,美国总统拜登就此事与加州州长纽瑟姆进行了交谈。白宫的声明指出,“(拜登)总统和加州州长谈到了硅谷银行和应对这种情况的努力”,但未公布更多会谈细节。

12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早些时候表示,联邦政府不会救助硅谷银行,但正在努力帮助担心自己资金的储户。

美国联邦政府当天宣布,将确保硅谷银行的全部存款得到支付。这一声明由联储会、财政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联合发布。声明称:“从13日起,硅谷银行的所有的存款者都可以拿回他们全部的钱。与硅谷银行清算有关的损失将不会由纳税人承担。”

为何走到破产地步?史无前例大放水 再持续大幅加息

从原因来看,硅谷银行的主要客户集中于高科技企业和以及未盈利初创企业。在融资成本极低的时代,这些科技企业,尤其是初创科技企业获得了巨大融资支持。那些暂时用不到的钱,这些科技企业往往选择将钱存在硅谷银行。

2020年美联储再度史无前例大放水,天量资金流向市场后,硅谷的科技企业手握重金却无处可投,于是都存到了硅谷银行。硅谷银行资产规模迅速扩张。

该银行的资产和存款在2021年几乎翻了一番,然后,硅谷银行把这些钱,大部分投入了美国国债和其他政府资助企业的债务证券。从资产负债表上来看,硅谷银行在国债和MBS上带来的回报水平是1.49%和1.91%,减去0.25%左右成本,完全能够盈利。

不久后,美联储开始加息。利率上升导致收益率较低的现有债券价值下降。银行拥有大量此类债券(包括美国国债),目前正面临巨大的未兑现损失。

再者,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导致去年以来美国IPO市场不景气,众多高科技初创企业不得不从硅谷银行持续抽走大量存款支持自身业务运营,导致硅谷银行存款流失加剧。

于是,硅谷银行直面——存款流失、债券减值的双重困境。

此外,多位华尔街金融机构交易员认为,相比硅谷银行面临的投资亏损,挤兑风险才是导致硅谷银行股价大跌的根本原因——随着对冲基金Coatue、风投机构USV、投资机构Founder Collective等数十家风投公司纷纷建议所投资的高科技企业从硅谷银行撤出存款,局面骤然恶化,甚至拖累美国银行股集体大跌。

“这令华尔街变得更加紧张——他们的观点是过去逾40年保持稳健经营的硅谷银行都突然遭遇流动性风波,其他大型银行或许也隐藏着未知的业务风险。”一位美国创投机构负责人指出。

冲击力有多大?华尔街一片哗然恐慌蔓延 或致大裁员

硅谷银行的倒闭使华尔街一片哗然。据多家外媒综合报道,该银行的倒闭不仅可能对金融业,尤其对区域性银行(regional bank)或产生潜在影响,同时 可能波及到硅谷银行所专注服务的科技、加密领域等企业。

硅谷银行倒闭当日,美国第一共和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西太平洋合众银行(PacWest Bancorp)、阿莱恩斯西部银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等多家区域性银行,以及加密友好银行Signature Bank,均遭遇股价暴跌、短暂停牌。

相关监管备案文件显示,截至去年12月,硅谷银行超过95%的存款没有上过保险,这些储户中有许多是初创公司。市场担心,由于企业可能无法在本月发放工资,这将反过来引发科技行业的大范围倒闭和裁员浪潮。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未来,若美联储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存款增速持续下滑,或将有其他银行迫于无奈抛售。债券,进而侵蚀利润和资本,出现类似硅谷银行的情况。“在这其中,存款稳定性相对较差的部分中小银行风险或更容易出现风险。”

有分析人士担忧,面对不稳定的负债端,美国其他中小银行可能会重走美国硅谷银行的老路,即抛售亏损资产筹措流动性,这又反过来削弱其利润和偿付能力,使其经营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据彭博社12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截至旧金山时间11日下午,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的约125家风投公司,签署了由风投公司General Catalyst牵头的声明。

该声明称,过去两天发生的事件“令人深感失望和担忧”,并表示如果硅谷银行被另一家实体收购,投资者将继续与它保持关系。这是越来越多的行业,呼吁限制该银行倒闭的影响,并避免科技公司可能出现的“灭绝级事件”的一部分。

同在11日,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向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和其他监管机构,发布了一份由数百名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签署的请愿书,要求“缓解和关注对小企业、对创业公司,及对它们在硅谷银行存款的员工的直接重大影响”。

请愿书要求在硅谷银行存款的小企业得到补偿,并要求国会“恢复对区域银行更有力的监管和资本要求”。

虽然硅谷银行事件引发了全球市场的一片哗然,但龙头券商普遍认为,在全球流动性紧缩预期上修最快的阶段已过、美国主要银行资本充足率相对健康的大背景下,整体情况可能并没有市场担忧的那么紧张。

“雷曼危机”重演?专家分析称此次有三个显著差别

当前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局面,让部分市场参与者认为这可能是“雷曼时刻”重演,或将带来新一轮金融危机。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周君芝表示,“雷曼危机”与硅谷银行事件有三个显著的差别,故本次事件大概率不构成另一次“雷曼危机”。

第一,“雷曼危机”时期,银行持有证券的底层资产信用大幅下跌,且该证券作为抵押品广泛用于抵押借款。而硅谷银行事件中,美债和MBS信用未出现问题,仅仅是正常利率上行导致的市值波动。同时,SVB负债端主要来源是银行存款,并未出现大量的抵押借款。

第二,美国政府未出手救助雷曼兄弟,而硅谷银行已被FDIC接管。这一举动可能会使硅谷银行的挤兑有所放缓,为其流动性周转争取时间。反观次贷危机时期,政府并未展开正式救助,在美银和巴克莱的收购计划失败后,雷曼兄弟宣告破产。

第三,硅谷银行流动性问题的传染力度有限。次贷危机广泛传播的原因是“安全资产”MBS的信用出现问题,而MBS又作为抵押品被广泛用于货币市场的回购交易。其次,雷曼兄弟偿付出现问题后,其发行的银行存单亦出现违约。由于雷曼兄弟规模较大,其银行存单被多家投资机构持有,这更是对金融危机推波助澜。

“而对于硅谷银行来说,其在金融市场的借款规模较低。在其136亿美元的短期借款中,130亿美元是向FHLB的借贷,在货币市场的抵押回购规模仅为5.25亿美元。在硅谷银行53.7亿美元的长期借款中,约33.7亿美元为长期债券。也就是说,硅谷银行负债端的市场化敞口在40亿美元左右,规模偏低。” 周君芝指出。

将如何影响A股和个人?相对有限 美团、潘石屹等回应

国内影响方面,中信证券明确指出,硅谷银行事件对国内的传染极其有限。

“目前,硅谷银行尚未牵扯到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的债务违约,风险更多集中于美元PE/VC以及一些创业企业,对美国科技领域和创投生态可能有比较大的冲击。”中信证券指出。

中信证券进一步指出,而近两年中国本土的创投行业,对于美元基金的依赖度已经大幅降低。根据清科的统计,2022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新募人民币基金LP当中国有控股及国有参股主体的出资已经占到73.2%,呈现明显的国资引导产业升级和转型的特征。

“因此,硅谷银行流动性困境不足以引发大型金融机构的风险和金融动荡,同时其对PE/VC行业以及创业企业的影响对国内的传染也极其有限。”中信证券称。

中金公司同样判断,外围风险事件对A股市场影响可能相对有限。

“近期美联储紧缩预期强化背景下,十年期美债利率一度上冲至接近4.1%,美元指数接近106关口。高利率环境下,市场对美国金融体系和科技企业风险的担忧加剧。”中金公司进一步指出,“外围风险事件对A股市场影响可能相对有限,A股有望在全球市场波动中显现一定韧性。”

11日,美团资本市场部对问询的投资者回复邮件表示,美团没有存款在硅谷银行,因此近期硅谷银行事件对公司无影响。同时,美团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今日网传美团CEO王兴发布的“硅谷银行维权群”截图并不属实。

12日,SOHO中国创始人潘石屹再次被推上热搜,消息称其与妻子张欣在美国硅谷银行有大额存款,受该银行破产倒闭影响,其几十亿存款无法取出以致“血本无归”。潘石屹随后对此在个人微博等平台发布信息回应称:“我们从来没有在硅谷银行开过户,从来没有存过款。谢谢大家的关心!”

另据媒体报道,一位业内人士在谈及此次硅谷银行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时对记者透露,有初创企业因此损失上亿人民币。

“没想到一觉醒来,居然赶上了银行破产,人生完整了。”中国医疗初创公司创业者安迪(化名)3月11日午间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他的公司大部分美元资产都存在硅谷银行,主要用于美国办公室人员的工资发放。

(资料来源于CCTV国际时讯、第一财经、澎湃新闻、中国青年网、极目新闻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