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澳中青少年交流协会参访团来到泉州台商投资区参访交流,期间,参访团成员陈儒宣在协会的帮助下,回到东园镇群青社区祖籍地溯源祭祖寻根,共话桑梓叙亲情。
当天上午,在群青社区宗亲的陪同下,身为澳大利亚第一代移民的南洋华裔陈儒宣来到了葛上自然村进行祭拜,心怀诚挚情感的她在陈氏祖祠牌位前鞠躬、跪拜、上香,诉说血脉亲情。
在交流的过程中,台商区党群工作部、东园镇党委有关领导向他们介绍了家乡的变化以及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诚挚邀请参访团成员常回来看看。华裔陈儒宣也表达对家乡建设和发展的赞美和祝福,并同宗亲坦诚交流彼此的生活。她坦言,由于从小居住在海外,对于福建的认知,更多的是来自于家乡美味的食物、亲切的乡音、传统的民俗信仰以及祖父墓碑上印刻的“惠安葛上”。
陈儒宣堂伯父 陈成水
“因为她祖父墓牌上刻着‘惠安葛上’,所以小孩牢牢记着,后来移民到澳洲,她就一直想要找到葛上村。”
正是怀着拳拳赤子之心,陈儒宣的伯父陈成水也多次尝试与海外的宗亲取得联系。3年前,陈成水到马来西亚槟城姓氏桥寻亲未果,直到今年6月份,澳中青少年交流协会和陈儒宣所在学校协办网上夏令营,在协会领队孙达峰及家乡热心人士骆培火的热心帮助下,9月份陈儒宣便成功踏上了回乡认亲的路。
澳中青少年交流协会执行会长 孙达峰
“她的祖辈也是福建泉州的,但是找不到祖,当她知道我们组织的夏令营要到泉州来,于是让我们发动身边的朋友帮忙,终于找到她的根了。真的很感动,她很想代表她爸爸来祭祖、拜拜、寻亲,把亲人所在地的情况带回国外去,告诉下一代他们的根就在这边。”
陈儒宣是第三代华裔,10年前,她漂洋过海到澳洲,身为澳洲第一代移民,同样是单枪匹马,赤手空拳,因此,她深深体会到祖辈当年打拼的艰辛。
澳大利亚华裔 陈儒宣
“我在中国找到了我的家,我以后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别人,我来自泉州台商投资区,我是陈氏鮡公长房第18代子孙,我的家在中国。当年我的祖先在海外落地生根,今天跟随着我祖先的脚步,找到了他们的来时路,我今天在中国落叶归根!”
据了解,此次澳中青少年交流协会“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共有来自澳大利亚的28位华裔学生和5位老师代表一同参加。除了进行汉语知识、非遗手作、闽南风俗体验及研学参访等丰富的教学课程学习外,他们还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泉州市科技馆、蟳埔村、科技企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迹世遗泉州。
澳中青少年交流协会执行会长 孙达峰
“我们已经在中国举办夏令营活动十几年了,2011年就开始举办青少年交流协会,通过夏令营活动把华人、华裔后代的青少年组织过来中国,来学习中国文化,来看看中国的发展,把他们的所学所看带到国外去,讲给他们身边的朋友、同学,向他们介绍中国的文化。”
记者:曾婉芳、叶荇
编辑:李婷;责编:曾玲华;审核:风扬
点亮分享、点赞、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