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票价40元,火过迪士尼!这个中国乐园,终于开窍了

最近,年轻人又找到了自己的“平替版”迪士尼。

过去有人去迪士尼排队抢购玲娜贝儿,现在纷纷转战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以下称红山动物园)——40元的门票,花了400元买玩偶。

对比红山动物园如今的火爆和当年的惨状,宛如彻底改头换面。

过去,红山动物园的热搜,那是要多惨有多惨:

“闭园51天收入为0”“亏损3000万”“扣下员工绩效,保证动物饲料”……

如今在国内所有的动物园里,红山动物园无疑是近年来进步最迅速、口碑最好的动物园之一。

红山并不是国内硬件最好、经费最充足的动物园,凭什么能站上“顶流之位”?

靠着三次出圈,红山动物园硬是把一副差牌打成了王炸。

最任性男人,

造了个南京版“迪士尼”

红山动物园第一次出圈,因为一个字:丑。

因为红山动物园里的动物,长得那叫一个比一个炸裂。

光是猴子这个谱系,就能给你丑出多重花样。丑度最高的白脸僧面猴,高情商的说法是——撞脸“无脸男”。

前几天爆火的“屁股猴”,也让人摸不到头脑。

红山还有很多长相特别的“丑猴”,名字一看就是个狠猴:红脸蜘蛛猴、金狮面狨、黑帽悬猴……

因为丑猴子太多,红山动物园还被网友赐了个新绰号:丑猴子博物馆。今年甚至丑到被央视和《人民日报》重点关注了一波。

在国内所有的动物园里,红山动物园占地68.4万平方米,却汇聚着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和珍稀品种近300种、4000多只。

这和沈志军,一个最任性的男人密不可分。

2008年,37岁的沈志军调来红山工作,是全国动物园里最年轻的园长。

当时沈园长给自己取了个绰号,叫“百兽之王”,还跟儿子开玩笑说,以后就能天天来动物园了。

没想到儿子嗤之以鼻,回了一句:“我都10岁了,还去动物园幼稚不幼稚啊!”无意间的对话,刺激了沈志军。

儿子五六岁的时候还吵着去动物园,短短几年就觉得动物园没有意思了,说明动物园除了告诉他动物长什么样子之外,就没有了更深的价值。

“如果一个10岁的孩子都对去动物园失去兴趣,它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

沈志军发现,不光是人不愿意去,动物在动物园里待得也并不舒服。

于是,沈园长决定换个思维爆改红山动物园:让人参观笼子里的动物,变成了人去动物家做客。

顺着这个爆改思路,红山动物园彻底地改头换面:

比如,传统的动物园一般是按物种来简单粗暴地划分展区,很难看到原生态的生境和物种关系,小熊猫和小浣熊的笼子经常被安排在一起。

但在红山动物园,这俩绝对不会成为邻居。

红山动物园的高黎贡,就集合了中国西南山区的物种小熊猫以及它们在高黎贡地区的邻居们,打造高黎贡山原始林的生境。

小熊猫们在枝头惬意地休憩,长臂猿悠荡在树枝间,孔雀在地上开屏,小麂在林间跳跃……

还有个以古大陆名字命名的冈瓦纳区,来自南美洲、非洲还有澳洲的鸟类、灵长类和两栖爬行类动物,一起在这里生活。

人要去动物家做客,那“客随主便”这个词,红山也学到了精髓——

红山动物园每个场馆的科普板、标识语,都是工作人员自己画的,所以不同的场馆有不同的风格,但共性都是——相当有人情味。

而且每个标识和警语都会包含那么一两个梗,没有冰冷的说教,只在有趣中告诉游客每个动物的习性和特点。

如果打开小程序,你会发现每只动物的介绍特别生动有趣。

比如在介绍名叫小黑的狼时,红山动物园写下:“曾得罪过狼后,现在夹着尾巴做狼。”

形容一只名叫露露的狼是“佛系少女,上班摸鱼”。

在红山动物园的运营下,每只动物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人设”,看完园区动物们的介绍,就如同做客朋友家看到的照片墙。

用沈志军的话说:“在红山森林动物园里,一切以动物的福利为重。”

亏损3000万后,

被逼出了赚钱绝活

动物园和其他景区最大的区别就是,无论有没有游客,饲养动物都是固定的高成本。

早在十年前,红山动物园又自断财路:率先取消了动物表演和动物投喂。

所以不出所料,红山动物园的第二次出圈也是因为一个字:穷。

不仅自断财路,红山动物园也没什么“后台”——

它是中国唯一自收自支的公益性动物园,没有上级拨款。

2020年,红山动物园文创产品销售额有60万元左右,但这两年红山动物园却仿佛一夜间打通了任督二脉,2022年文创卖了200万元,2023年仅半年就卖了500万元。

亏怕了的红山动物园,被逼出了两大绝活:

绝活一:周边大师,不输迪士尼。

周边文创,几乎是如今所有景区的赚钱密码。

但由于很多景区不舍得投入,又不愿意费精力设计,文创往往成了敷衍的产品线。

但红山动物园的周边,被年轻人买疯了,直呼“门票40,消费400”。

走进红山动物园,主打一个没有人能忍住空手而归。

不光是品类多,红山动物园的文创还做到了互联网的那句经典话术:深耕垂直细分领域。

在每个品类里做到尽可能的多样化,光一个小熊猫,能孵化出一车的周边。

甚至是每个景区必备的印章,红山动物园都做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精心设计的各种动物印章,甚至秒杀了很多官方景区。

最特别的一点是,在动物周边上,红山动物园不是草草拿“景区三件宝”冰箱贴、印章和雪糕敷衍了事。

他们脑洞大开,用蟒蛇皮、狮子毛、猫头鹰羽毛做出了动物护身符,用鹦鹉羽毛做了耳环首饰。

更物尽其用的是,红山动物园还搞了个百兽“屎劲”出品的有机肥,真·变粪为宝。

在红山动物园本土动物展区,他们真诚地手写下“是饲养员和志愿者们的原创设计与制作,本土团队可能并不擅长”。

但做出来的文创,却颜值极其在线。

沈志军在采访时说,红山动物园的文创摊车,曾经创下单人单摊车一个月营业额超过30万元的纪录。

绝活二:联名大师,越玩越花。

文创赚钱搞定了年轻人,但认养和联名,让红山又拿下了品牌们。

在红山动物园,认养也被细分为个人云认养、团体认养和企业认养。

对于想要流量和关注度的人来说,认养一只动物不仅能获得园内挂牌一块,还有红山动物园专门安排的企业认养仪式。

比如红山动物园的东北虎,就先后被樱木花道粉丝团、王源江苏粉丝团、于适的影迷朋友等团体认领。

2022年,盒马生鲜认养了动物园的河马“津津”,七匹狼认养狼沃夫,网易考拉认养考拉……品牌不仅有了流量,顺便还把自己的“人设”具象了。

这两年,红山动物园越玩越花。

比如,跟南京市民卡合作了首款交通卡产品——“白脸僧面猴”交通卡。

当然,热度最高的是跟“跨界狂魔”喜茶联名的红山动物园人气王“无脸男”杜杜。

一次联名,把喜茶和红山动物园一起送上了顶流。

红山动物园从过去的亏损中悟出,要想将动物园经营好,赚钱能力必须要强。

红山动物园在商业模式上形成了巧妙的阶梯组合:门票用来维护日常运营,文创提升影响力,云认养通过高客单价搞定高净值客户。

被逼出来的赚钱绝活,反而越经营越上道。

青铜变王者,

藏着红山动物园的流量密码

经历了丑和穷的阶段,红山动物园终于迎来了第三次出圈的高光关键词:

南京版“迪士尼”。

沈园长不用再求大家快来“报复”,红山已经成为国内动物园里当之无愧的顶流。

不过,红山跟迪士尼相比,更难的一点是:

迪士尼是为人建造的乐园,只需要满足人的体验;但红山动物园,要让人和动物都得到好的体验。

科普作家花蚀在同一年走访了全国41座城市的56座动物园,他在书中评价,“红山动物园亚洲灵长馆是国内所有动物园最优秀的展区,很可能没有之一”。

你会发现,红山亚洲灵长馆在许多设计方面,思路都相当超前:

“大树环套”技术,让高大乔木可以自由生长,不用刻意被砍掉;

传统动物园分配给每只动物的活动空间很有限,而在红山动物园里,最初设计的过程中,就预留了分配通道,动物每天都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样一来,动物就有了自由探索的权利。

红山动物园的设计思路里,对于群居动物,要给它们创造一个交朋友的机会;对于濒危动物,要尽可能多地给它们繁衍的机会,让族群能够延续下去。

红山还有个著名打卡景点:老虎的空中通道。

起初是为了老虎的活动自如,但很多游客感受到大型食肉动物居高临下注视的恐惧,慢慢成了网红景点。

红山动物园原来的大象馆就是一大块水泥地,大象平时在这里很无聊。

沈志军来了之后看到这种情况,新改造成的象馆有遮阴系统、喷淋系统,坚硬的水泥地也改成了沙地,并且还定期用小挖掘机把沙子挖松。

红山动物园也是中国第一座开始给大象修脚指甲的动物园。

动物园的最大升级就是,从游客进入园区开始,就被这里悄悄“套路”了:

物种的生存境况、遇到的困境、面临生存危机的原因、栖息地出现破碎化和被挤压的情况,都被巧妙地融进了每个细节。

通过体验带来的触动,反向让游客思考怎样去保护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

而红山动物园救护中心每年大概会救治1000只动物,最多的一年有2000多只。

跟迪士尼500~1000元的门票相比,红山动物的门票只要40元,年卡只要80元,可以说相当良心。

作为国内第一个取消动物表演且唯一一所自负盈亏的动物园,红山动物园硬是靠自己走出了一条“穷养”之路:

既保护了动物,也影响了游客。

游客不是不愿意为门票和文创买单,只是不愿意为敷衍买单;动物园也并非只有牢笼和孤独,也可以有人情味和体验。

这恰恰说明,合理的商业化,有时候是最大的慈善。

作者:张一弛。来源:金错刀(ID:ijincuodao)。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转载自原创文章: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