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集中清理基层政务号,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媒体报道,近日,昆明、长沙、西安、青岛、南京等多地一大批基层政务微信公众号、微博停止更新并启动注销程序,相关信息资讯、公示、公告等内容并入属地政府网站。

多地集中清理基层政务微信公众号、微博,与中央有关政策精神有关。2023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注册运营政务公众账号,要严格控制数量,加强信息更新。这一要求,对照今年3月新疆公开通报的形式主义增加基层负担典型案例来看,特别有现实意义。据通报,新疆科协在建设科学文化传播矩阵工作中,盲目下达全区相关系统新增2772个账号、2024年底粉丝量总数不低于2000万人的任务目标,要求县级相关单位账号粉丝量达到户籍人口的25%以上,并把增粉量作为对下级单位定期通报排名、考核评估的硬指标。但凡对新媒体运营有一定认知,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相关负责人拍脑袋制定出这样的考核指标,令人匪夷所思。

事实上,各级政府各部门设置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等的初衷是增加沟通渠道、宣传贯彻政策法规、方便群众网上办事。但经过几年的探索,部分政务新媒体“空心化”趋势严重,主要表现在“三个少”:一是资讯少,新媒体账号直接转发传统媒体报道或主动公开文件,群众在其他渠道一样可以看到,没有本部门业务的新鲜、专业信息;二是互动少,在政务新媒体上查询不到办事指南,也无法链接网上办事入口,更无实时办事指导,实用性差,群众网上办事还是要上部门官网;三是维护少,基层本就人少事多、千头万绪,大部分政务新媒体都是指定人员在工作之余兼顾,或者外包第三方运维,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僵尸”“空壳”“雷人雷语”等情况层出不穷。关停这类新媒体账号不仅能减轻基层工作负担,还能让真正有用、有效的资讯和互动出现在更权威、操作性更强的新媒体账号或APP上,避免一哄而上、一事一端、一单位一矩阵等情况发生。

这一波集中清理、注销基层政务微信公众号、微博,为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开了一个好头,为中央决心和各地执行点赞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政府管理的一些领域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形式主义:精简文件制发数量,但没有文号的便笺多了;控制正式会议的规模和人数,但座谈、调研次数多了;考核合并同类项,虽然“大考”数量少了,但具体评分项目和规则更细了,有的考核换成了“评价”“评估”等活动……

要根治形式主义,需要各级各部门领导转换思维方式和管理理念,破除心智上对形式主义的认可和依赖。例如,对基层工作质效的评价不再大部分落在书面上、检查点里、宣传报道中,而是真实地落在群众评价上;对某项工作的考核是不是应该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去看看真实情况,而不是提前通知和层层陪检;做某个决策时问问亲戚朋友同学邻居听听真话,而不是一拍脑袋闹出要求“相关单位账号粉丝量达到户籍人口的25%以上”的笑话。

把“表面光”“花架子”“面子工程”数量降下来,把群众获得感提上去,政务新媒体的清理整顿开好局,各领域持续跟进,久久为功,相信我们的政府管理水平会再上台阶。 □ 李晓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