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今晚夜聊:鲞的文化史

因为「既见方物:浮想/鲞图志」展览的契机,我们得以同策展人芬雷和海洋文化研究者盛文强一起在展厅内呈现了一块与鱼鲞相关的内容。它既延续了The PO小组对海洋的浓厚兴趣,也是又一次的与本地的对话: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宁波周边的渔场资源塑造了当地人一年四季餐桌上的变化。还无法保存大量鲜鱼的时候,聪明的渔民们就把鱼晒成鱼干,方便运输和储存。而抛开这一实用层面,晒干了的鲞也将鱼类的鲜浓缩在薄薄的一片肉中。类似于乌狼鲞㸆肉这种宁波小孩耳熟能详的家常菜代表了本地餐桌的一种突出口味:从海鲜中获得的鲜味加上浓油赤酱的烹调方式,塑造了浓厚又不喧宾夺主的宁波风味。

「既见方物」即将闭幕之际,我们邀请到了“浮想/鲞”这个单元的策展人盛文强老师来到图书馆夜聊。他将从鲞的制作、分类、吃法、谚语和志怪出发,勾勒出一幅更清晰的鲞的文化史图景。我们也将在现场贩售由松门白鲞出品的小黄鱼酥、带鱼酥、龙头烤酥和脆虾,让大家的口腹之欲可以同时得到满足。至于“鲞的志怪”这一部分,则是我们强烈要求嘉宾添上的内容。毕竟在夜晚的图书馆里听一些神秘的民间传说,不是很符合氛围吗?

「既见方物」的展览落地在宁波时,我们也希望和本地能产生一些对话。在和策展人盛文强的沟通之后,我们发现在沿海地区尤其像浙江这一带有鱼鲞的制作,同时也了解到了很多关于鱼鲞的传说。

据传闻,鲞之所以念xiǎng,是吴王想吃海鱼,因有鱼鲞,李时珍谓“人恒想之”。根据它的读音我又联想到了我们在驻地的过程中总是会强调“在地发想”——在地方上发明、想象的过程。而「浮想/鲞图志,正是借由这个谐音,来串联“发想”和“鲞”之间的互为镜像的连接性:它包含着陆地上的人对于海洋物产的一种想念,也代表着一种不同的在地的经验想象,这两者之间可以串联起非常丰富的对话。

——文字整理自「既见方物:浮想/鲞图志」开幕现场,芬雷口述;编辑:静宜

图书馆夜聊#1

浮鲞图志:鲞的文化史

时间

2024年6月6日(周四)19:30-20:30

地点

假杂志图书馆(带梦陶然F栋)

宁波市邱隘镇环城南路东段2572号

在东南沿海,鲞有着悠久的历史。鲞(xiǎng),是指剖开晒干的鱼,风味醇厚鲜美,可以长期贮藏,也便于运送。鲞也是沿海地区重要的饮食文化。

《鲞经》手稿本封面;所有图片均由盛文强提供。

鲞的制作

按《鲞经·刀法篇》所说,操作者要将鱼放在案子上,右手握刀,左手持鱼,从脐孔下斜切一刀,再向背上行刀,所谓“背开式”,去掉内脏,抽去脊骨附近的红筋,剖开的鲞呈圆形。

切好的鲞片用盐腌渍,盐必须选择匀净而细白的盐均匀播撒,鲞片用盐后层层叠放到木桶或缸中,用大石压住,经过三夜之后,取出用清泉冲洗。

晒鲞要用到专们定制的竹箔,今人也用方竹框敷网,便可上下通风,先晒鳞面去去水分,再晒肉面,早晨晒背,中午晒内瓤,到了晚上还要平摊收藏,保持通风。

鲞的分类

从浙东沿海一带,再到舟山群岛的众多岛屿之中,到处可见晾晒干鱼的场景,其实这都是鲞,狭义的鲞特指黄花鱼鲞,在更为广义的层面,鲞也包括黄鱼、米鱼、带鱼、海鳗、马鲛,乃至鱿鱼乌贼等软体动物,甚至虾和贝类,皆可后缀“鲞”字。

黄鱼鲞 彭连生摄

鲞的吃法

鲞的吃法有多种,早年间的吃法比较家常,正如《鲞经》中所说的:“条分缕切,岁暮年新之候,供小菜以娱宾。”还可用黄鱼鲞炖鸡,也可遁豆腐。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提到了“鲞煨肉”,是将五花肉下锅翻炒,然后加水大火烧开,再转小火慢炖,待肉酥软时放鲞。五花肉的油脂进入黄鱼鲞内,增加温润,破其干柴之弊,而黄鱼鲞的鲜味进入五花肉,大大提升了肉的口感,同时缓解了肉的油腻,相得益彰。

鲞的谚语

浙东沿海一带的鲞是日常食物,相应产生了一系列谚语,姑且称之为“鲞谚”,比如:宁波谚语:潮水涨,张家老媶晒白鲞,潮水落,张家老媶偷鸡吃。死人会坐,白鲞会游。舟山谚语:北里生,南里养,再到北里来剖鲞。没有三分真劲道,勿用想吃虾潺龙头鲓。天上鱼鳞斑,晒鲞勿用翻。台州谚语:落水打倒桨,上岸分燥鲞。鲞头交拨猫管。

鱼鲞图

鳗鲞

干河豚

鲞的志怪

《鲞经》附编里的故事,说到渔民捕捉大黄鱼时的遭遇。比如水怪海和尚出没,搞沉船只。再比如“鬼吃鱼”的现象,捕到的鱼腋下有一小孔,内脏皆消失不见。遇到这些海怪,该如何应对?渔民自有一套相应的巫术仪式来驱赶海怪。大黄鱼是制鲞的主要原材料,对抗海怪的种种奇异故事,也可看出旧时渔民出海充满不可抗的自然之力,困顿可想而知,鲞的美味中便饱含艰辛。

讲者简介

盛文强,作家,海洋文化研究者,著有《渔具列传》《海盗奇谭》《海怪简史》《岛屿之书》《海神的肖像》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