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媒体:国风学位服流行,为毕业礼仪增添“中国风度”

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袍的袖口上,绣上了京师大学堂匾额纹;北京邮电大学学位服的门襟上,印着摩斯码校训;中国人民大学的学位绶带上,定制有学校校徽……据报道,今年毕业季,多所高校的学位服上新,“中式搭配”的国风毕业照悄然走红。云肩、盘扣、簪花等中式元素十分抢眼,与学校的形象标识、校园的文化象征等一起,留在毕业生的“人生一页”上。

我国学位服,最初从欧美高校引进,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四部分构成。借鉴而来的学位服样式,符合国际惯例,利于规范与辨认。但学位服设计款式单一,无法满足毕业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服饰虽与国际接轨,却少了原汁原味的中国范儿。为学位服上增添国风色彩,是毕业生的心声,也是毕业生的创造。比如近年来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用色彩缤纷的花朵点缀学士帽,勾勒出一幅幅富有仪式感的“中式毕业照”。随着“国潮风”的兴起,于民族风情中汲取中国韵味,于传统文化宝库中寻找创新灵感,最终也在学位服设计上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毕业生簪花设计。社交媒体截图

各个高校毕业服不约而同地添加中式元素,是因为东方美学最能统一多元审美。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学位服由北京冬奥会中国领奖服的设计者、著名服装设计师叶锦添设计,从中国传统色板中取色,领口垂布上是排列规律的古建洞窗图案,学位袍袖口上的纹绣为京师大学堂匾额纹,袍身上隐约的玉兰花纹代表了北师大学子对高洁精神的不倦追求;北京中医药大学葫芦形穗、如意葫芦纹,庄重典雅,有悬壶济世之意;山东大学“海阔天高”云肩,意在祝愿毕业生一举夺魁、鹏程万里……中华文化的博大内敛、优雅包容之美,在习古创新的学位服设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内涵丰富、样式古朴的国风学位服,让毕业生穿起来更显风度,也串联起学生与学校之间割舍不下的情谊。

“海阔天高”云肩上新。图源山东大学微信公众号

国风学位服,彰显华夏衣冠之美,尽显传统文化不竭的生命力。“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国风学位服上新,无疑是传统文化与年轻人又一次的双向奔赴,让毕业礼仪显得更加隆重。年轻一代主动拥抱传统文化,展现出对中华文化强烈的认同感与自信心;新中式是永不过时的“时尚单品”,新中式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必然历久弥新。

从马面裙春节热卖,到国风毕业服走红;从穿汉服打卡,到温习茶道之礼,年轻人对国风的热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人生大事上。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学位服,成了毕业生永远铭记的青春色彩,也是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明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