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一条鱼的新质生产力——仙桃推进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一条鱼的新质生产力

——仙桃推进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仙桃日报》(2024-09-20专题)

张沟镇先锋村鳝池鸟瞰

工作人员正在精挑细选优质鳝宝宝

先锋村黄鳝上市,游向全国

允泰坊食品俏销澳洲市场

张沟镇先锋村鳝农给黄鳝喂食

仙桃黄鳝走进千家万“沪”

▊文/记者 胡纯波刘贤双 李兵胡圣▊图/记者郑恒刘贤双 陈亚东邓娟

金秋九月,水草丰沛的池塘下,一尾水中珍馐——仙桃黄鳝,即将出水上市。作为“中国黄鳝之都”,仙桃30年深耕一方塘、精养一条鱼,培育出超60亿元的富民产业。全国每5条黄鳝,就有1条来自仙桃。一条黄鳝能游多远?向新质生产力要动能,仙桃聚集“种养加销安”全产业链,从“新”出发,驭“新”而行,赋能黄鳝“游出”一条质量更优、动力更足、潜力更大的裂变路径。

年产10亿尾幼苗新技术育鳝破解发展瓶颈

“最近几天降温幅度较大,黄鳝运动量小,大家要减少或者停止投食,防止黄鳝因消化不良引发病情。”9月13日一早,胡清雨在微信群中发出一条温馨提示。

他是湖北黄鳝产业集团的一名技术员。今年5月以来,集团向仙桃、潜江、监利、洪湖、汉川等地鳝农售出近2亿尾人工繁育的黄鳝幼苗。

“很多养殖户都是第一次用人工苗,不能因为喂养方式上的差异,影响成活率,砸了我们自己的牌子。”胡清雨拉起一个群聊,跟踪开展技术指导。

“群友”之一的马贤才,第二年在湖北黄鳝产业集团购买人工苗。养了半辈子的黄鳝,他一直依赖于野生苗种,2023年购入3万尾人工苗种,在30口网箱内试养。

“开口率高,成活率近90%。”人工苗带来的惊喜,给足了马贤才胆量——今年,他的2000口养殖网箱,6成投上了人工苗。今年投苗期温度不稳定,马贤才担忧影响到黄鳝苗的成活率,半个月后传来惊喜,网箱鳝苗成活率超过了80%。

“再也不用为苗种操心了!”马贤才的感慨,道出很多鳝农的心声。

黄鳝具有独特的“雌雄转换”特性,使其人工繁殖非常困难。过去,鳝农们只能年复一年地依靠捕捞、购买野生苗养殖黄鳝。而野生苗种供应数量不稳定、质量良莠不齐、价格偏高、成活率低,成为阻碍黄鳝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2013年,张沟镇请来水产专家李忠博士,与养殖大户陈振华、当地村民合作,开始了黄鳝苗种繁育的探索之路。经过一轮轮研究、试验,2019年6月,“黄鳝规模化全人工繁育”项目在仙桃通过验收,黄鳝种苗“芯片”实现突破。

从市场需求看,仅仙桃,每年鳝苗缺口极大。提高繁育量,迫在眉睫。

去年,全市繁育量达到3亿尾。今年初,又定下年繁育10亿尾的目标。

一年新增7亿尾,如何实现?

仙桃组建湖北黄鳝技术研究院,成立黄鳝育种研究中心,推动形成“1+4+N”的黄鳝苗种繁育梯队,打造全国最大的规模化、工厂化繁育集群。

其中,“1”代表湖北黄鳝产业集团,黄鳝繁育量预计5亿尾;“4”代表忠善、宏鑫、洪胜三个合作社和问婷水产公司,总量预计将达4.4亿尾;“N”代表祥宇合作社和剅河镇光湾村、张沟镇朱坊村等中小规模繁育主体,黄鳝苗种繁育总量预计突破0.5亿尾。

湖北黄鳝产业集团投资1亿元,新建占地1万平方米育苗车间,并配套培苗车间、繁育蓄水池等,建设黄鳝育苗中心。

从立夏到芒种,5个黄鳝繁育车间满负荷运转,一批批“大黄斑”黄鳝亲本在这里催产、挤卵、受精,孵化成一尾尾细如发丝的幼苗。

“关键在于培苗!”集团总经理童国兵介绍,为提高苗种成活率,集团打造了一批次可以培苗1亿尾的恒温车间,通过燃烧生物质材料,输送热量,让黄鳝宝宝茁壮成长,等到气候条件合适时,再投入养殖网箱。

童国兵说,目前集团基地内“过渡”养殖着近8亿尾人工苗种,待到明年投苗期,将全部投放到市场。

新基建也是新生产力。仙桃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开展温室培苗,并协调在生产中排放热能的工业企业输出热力资源,为培苗“加热”“供能”。全市培育146个温室培苗主体,可满足10万口网箱投苗。

加快新技术推广,仙桃还实施“万名鳝农”培训计划,“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市场主体”三方联动,形成人才梯队,每年培育黄鳝繁养能手和产业工人约3300人。

稻虾鳝共作工厂化养殖新模式养鳝向亩均要效益

9月13日,在张沟鳝业投资有限公司,70个长方形PP养殖池有序排列。池内,一条条黄鳝欢快游动。

“这是我们与省农科院陈道甫专家团队,联手打造的‘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是不是很新奇?”张沟鳝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大海笑着介绍。

这种养殖方式的优势在哪?付大海说,通过循环水系统,将养殖用水进行净化、消毒、增氧等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配备智能化控制技术、水质监测系统等技术手段,自净能力比传统的养殖池有了显著提升,水质稳定,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每平方米可以投放20公斤黄鳝。”付大海介绍,除了环保方面的优势,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还具有高效、高产的特点。由于养殖环境得到优化,鱼类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都得到了提高。

在有限的土地上,如何多养鳝、养好鳝?黄鳝在仙桃的游弋路径,从来不止一个“姿势”。

向亩均要效益,敢闯敢干的仙桃鳝农,依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水产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在养殖方式上推陈出新,积极推广工厂化养鳝、设施化养鳝等新技术新模式,开启由经验养殖向科学养殖、由粗放养殖向精细养殖、由单一专养向多元套养的升级之路。

在稳住“粮袋子”的同时,仙桃千方百计丰实农民的“钱袋子”,充分发挥平原湖区稻田和坑塘优势,推广“稻鳝”“稻虾鳝”等高效种养模式,大大提升富硒黑土地“含金量”。

一水三用、一田三获。在剅河镇千桥村的祥宇合作社稻虾鳝生态养殖基地,传统稻田因为新成员黄鳝和小龙虾的加入,“钱”景更好。

“黄鳝20公斤、小龙虾125公斤、水稻650公斤,预计亩均收入近万元不是问题。”合作社理事长陈树兴致勃勃向记者估算收成。

“鳝鱼吃小虾,虾吃浮游生物,鳝虾粪便又能为水稻的生长提供肥料,形成了一个良性生态系统。”陈树说,稻田中的黄鳝从第3年开始就可以自繁自养,成本更低,能比传统的稻虾模式亩均再增收1500元以上。

如今,合作社依托物联网传感器、199个视频摄像头等采集终端,高标准搭建覆盖黄鳝和小龙虾整个生命周期的智能水产养殖系统,实时监测水质,精准调控水位和投食量。

近30年来,仙桃大力鼓励绿色养殖,养鳝技术不断迭代升级,以奖代补推广稻虾鳝生态养殖、浮床网箱养殖、温棚流水养殖、立体设施养殖等高效模式逐渐落地生根。

清澈的鱼塘里,一口口网箱成“井”字型排列。与传统养鳝网箱不同,这里的每口网箱底部都安装了一个蓝色的浮筒,类似一张张浮动的床,让网箱漂浮在水面上。

这是宏茂水产打造的浮床式生态黄鳝养殖基地。

“公司每口网箱单产比传统网箱增加了20%。”公司技术总监田新虎说,公司将沿海地区的浮床养殖技术与仙桃本土网箱养鳝技术有机结合,为黄鳝打造了一张可移动、可升降的浮床,而且在养殖过程中,仅使用培藻、培菌方式改善水质。

“水产养殖的最终走向是集约化、工厂化。”田新虎说,采取站立式浮床设计,可以有效提高黄鳝喂食效率。

推进黄鳝量质齐升,以先锋村、洪渊泽、祥宇合作社为重点,打造黄鳝生态养殖样板区;以五湖、沙湖、排湖等为重点,打造黄鳝生态养殖新廊道。目前,全市已有黄鳝网箱专业养殖合作社68家,养殖水面超过10万亩、网箱210多万口。

实行“小塘并大塘”,建设标准化养殖塘,以流域单元系统治理为抓手,推进1.22万亩黄鳝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让好水育好鳝。

把“乡愁”打造成爆款新业态品鳝变仙桃名吃为香飘全国

黄鳝肉嫩味鲜,营养价值高。《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湿等功效。仙桃出产的黄鳝以体黄、大斑点为特征,更是体态壮硕、肉质肥美,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微量元素。

在仙桃,家家户户都爱吃黄鳝,都会做黄鳝。自明清开始,仙桃过早就流行吃鳝鱼粉。因为营养丰富、口味香浓,一碗鳝鱼粉,是许多仙桃人的早餐必选,更是在外仙桃人心中的“乡愁”。

新鲜鳝骨熬成汤,加入风干鳝鱼片,佐以调料包、蔬菜包和粉丝……把“乡愁”打造成爆款,同星食品研发生产的速食仙桃鳝鱼粉,成为方便食品赛道新宠。

公司研发销售总监何浩说,“凭借风味纯正,上市1个月,线上线下日均销售5000多盒,以广东省和江浙沪吃货居多,其中不乏在外的家乡人士。”

不止鳝鱼粉,仙桃黄鳝正以更多崭新业态走向全国各地,甚至海外。

加快推动黄鳝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我市支持同星、允泰坊、硒莱福等一批重点加工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完善生产工艺,研发鳝鱼米粉、鳝鱼片、鳝鱼豆豉酱、鳝鱼预制菜等系列产品。

作为仙桃黄鳝深加工龙头企业,位于张沟镇的允泰坊公司引入自动化生产线、探索液氮锁鲜技术,不断解锁黄鳝美味。

继推出鳝鱼煲仔饭、粉蒸鳝鱼、鳝鱼粉丝、藤椒鳝鱼片、烧烤鳝鱼片等多种美味后,允泰坊新研发的“黄鳝小分子肽精萃饮”也即将面世。在公司老板杨克勤的办公室墙上,一张澳大利亚地图分外醒目,“所有品类全都卖完了!现在正在赶工生产墨尔本的订单,后面还有美国的订单。”眼下,杨克勤面临着“幸福的烦恼”——销售每月猛涨,工厂太忙了。

“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鳝鱼不仅美味可口,滋补保健作用更大!”西流河镇“鳝庄”另辟蹊径,在大型养殖基地上建起餐厅。负责人介绍,将主打养生保健,丰富仙桃黄鳝“多场景”味蕾体验。

城市“烟火气”更是带给黄鳝美食无限可能。由仙桃市烹饪协会、沔阳三蒸协会发起,仙桃众多餐厅、饭馆争相研发黄鳝菜品,爆炒鳝丝、红烧黄鳝、粉蒸鳝鱼、鳝丝汤等传统菜成为标配,黄鳝狮子头、鳝鱼九味桌盒等创新菜被高频点单。在宵夜烧烤摊,鳝鱼串、香辣鳝排受到热捧。

借力楚菜研发,我市推动6道黄鳝菜品进入《中国楚菜大典》,获批成立湖北楚菜研究院仙桃分院,即将在“仙滋鲜味”仙桃农展馆正式挂牌。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付永飞介绍,届时,将会开发更多新颖美味、健康滋补的黄鳝菜品。

品味一道菜,记住一座城。打造更多黄鳝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仙桃营造满城仙鳝氛围。在南城新区规划建设以黄鳝为主题的鳝园·沔街,体系化布局产业园区、特色街区、完整社区、A级景区,打造全产业链沉浸式体验的集中展示区,目前项目规划基本成形。仙桃黄鳝将更加出圈出彩。

“打仙桃牌,一公斤高1.5元”新理念营鳝不断刷新品牌价值

“同样进市场,打仙桃品牌的大黄斑黄鳝,一公斤可以高出1.5元。”水产经纪人桂爱春住在先锋村收购黄鳝,客户遍布上海、重庆、四川,部分出口到韩国。国庆临近,高峰时,他每天要向外发出2.5万公斤黄鳝。

张沟镇先锋村党支部书记朱传宝说,随着仙桃黄鳝品牌越来越响亮,不少客户主动找上门。目前已经与重庆、南京、宁波、河南等地多家商超、酒店达成供货意向,每天按需直供新鲜黄鳝。

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仙桃黄鳝价格指数登上“中价”平台……“全国养鳝看湖北、湖北养鳝看仙桃”,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去年,省委农办出台“鳝七条”文件,提出将仙桃黄鳝作为全省唯一的黄鳝区域公用品牌进行宣传推广,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叫响仙桃黄鳝品牌。

以此为契机,仙桃积极推动黄鳝产业从“体量优势”向“质量优势”加速转变,吃“品质饭”“品牌饭”。

从源头管起,依托仙桃市黄鳝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推行检测报告+承诺达标合格证“双证上市”,实现黄鳝全过程质量可追溯;初步编制完成《“仙桃黄鳝”区域公用品牌管理规范》,已与湖北省标准化学会对接,正准备团体标准立项申报工作。

好食材,好风味,更要好价值。

杭州虾爆鳝片、金华火腿蒸鳝段……今年7月,仙桃黄鳝“游进”杭州城,国家级烹饪大师在清淡咸甜的杭州菜中采用了鲜嫩肥美的仙桃黄鳝作为原料,获得6家企业代表称赞,当即签订合作协议。

浙江省浙菜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亚认为,河鲜最担心的就是泥土味道,而仙桃黄鳝泥土味少,肉质鲜嫩,浙江菜中的虾爆鳝、糊辣鳝丝、红烧鳝段等菜系会更倾向于用仙桃黄鳝作为原料。

仙桃黄鳝既是美食名片,更是城市名片、招商名片。在上海推广活动上,鄂沪两地近60家餐饮企业代表参加,签订购销协议总金额6.2亿元。湖北海外旅游集团更是借助“仙桃黄鳝”品牌推出黄鳝美食旅游线路,“仙桃黄鳝”出圈走进千家万“沪”。

与此同时,精心设计仙桃黄鳝品牌标识,推出“仙仙”“桃桃”“欢欢”“盈盈”“妮妮”等黄鳝吉祥物形象,制作相关文创产品等,向更多人推介仙桃黄鳝。

品牌效应的放大,给黄鳝销售模式也带来新的变化。一批细分行业领军龙头企业纷纷崛起。此外,仙桃还与监利、公安、洪湖、赤壁等省内黄鳝主产区签订共同使用“仙桃黄鳝”品牌协作协议,推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子品牌”模式。

原汁原味原生态的仙桃黄鳝,迎来了名利双收的惊喜。据了解,2024年度“仙桃黄鳝”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将持续增长,刷新全国同类产业新纪录。

领跑行业四大领域 产业强“群”迈向强“链”

仙桃黄鳝产业年综合产值超60亿元

张沟镇先锋村黄鳝养殖基地。(湖北日报通讯员 吴晴霄 摄)

湖北允泰坊生产车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巍巍 摄)

强农物流车辆整装待发。(湖北日报通讯员 刘炎丰 摄)

仙桃厨师研发黄鳝新菜品。(湖北日报通讯员 郑恒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巍巍 通讯员 王乐 尹立群

秋收时节,行走中国黄鳝之都——仙桃的乡村田野,蓝天碧水,郁郁葱葱的养殖网箱星罗棋布。一条条黄鳝藏在水草中,纷纷抢食,“呼呼”作响。

黄鳝是湖北特色淡水产品的名片之一。近年来,随着省委农办“鳝七条”政策出台,黄鳝产业发展阔步向前。

作为黄鳝主产区,仙桃崛起一条30公里产业示范带,领跑繁育、销售、物流、深加工等产业领域,年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品牌价值达172.25亿元。

苗种成鳝销售、网箱养鳝景观农旅融合、稻虾鳝农事体验、鳝鱼饮食文化推广……在仙桃,一条百亿级黄鳝产业链正加速成型。

网箱养殖 从仙桃首创到地方标准

仙桃黄鳝起步于张沟镇,发端在先锋村。

1998年,先锋村还是个负债28万元的后进村。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陈江启,听说洪湖人养鳝赚了钱,便带人去考察,眼界大开。

取经归来,陈江启率先“吃螃蟹”,在自家稻田挖了5口鱼池。随后,村里发布激励措施,鼓励村干部、党员带着群众,在稻田里挖土埋网干了起来。

村里请来技术专家,选派村小学老师彭长彬到华中农业大学水产系进修3个月,学习养鳝技术;定期举办技术讲座,指导村民吊网养鳝。

一时间,先锋村“家家养鳝、户户赚钱”在四里八乡传开。先锋村也一跃成为全国“网箱养鳝第一村”,陈江启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从一村到一镇再到全城,20多年来,仙桃的养鳝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养鳝面积持续增长。2021年起,仙桃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黄鳝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谋划黄鳝产业示范带、张沟黄鳝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西流河稻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带一镇一园”黄鳝产业核心示范区建设。

目前,仙桃已有黄鳝网箱专业养殖合作社68家,养殖水面超过10万亩、网箱210多万口。

在张沟镇,第一代浮床式生态黄鳝养殖基地里,清澈的鱼塘里网箱呈“井”字形排列。江苏弘玖水产集团将沿海地区的浮床养殖技术,与仙桃本土网箱养鳝技术相结合,为黄鳝打造一张可移动、可升降的浮床,使用培藻、培菌方式改善水质,黄鳝产量提高近两成。

在剅河镇,祥宇合作社稻虾鳝生态养殖基地,稻穗饱满、遍地金黄。在农业农村部黄鳝专项首席专家杨代勤指导下,祥宇推广稻鳝虾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一水三用、一田三获。预计到2025年,合作社稻虾鳝综合种养面积可达20万亩。

好水养好鱼。仙桃推进“四水”共治,争取中央渔业发展补助资金900万元,推进3721亩黄鳝池塘集中连片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项目建设。

产业优化,标准先行。聚焦黄鳝专养、混养技术规范,仙桃与长江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中心、长江水产研究所等科研单位联合起草《黄鳝稻田养殖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活体黄鳝分级标准》等规范标准。

去年10月,由仙桃参与编写的《黄鳝池塘网箱养殖质量控制技术规范》,通过省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这意味着,网箱养鳝从“仙桃首创”成为全省“地方标准”。

家门口交易 从卖产品到卖品牌

入秋,“全国黄鳝第一村”张沟镇先锋村在晨曦中醒来。凌晨6时不到,在占地面积40亩的先锋交易市场热闹起来。

“开秤咯!”伴随着浑厚悠长的铜锣声,一条条鲜活的黄鳝过磅交易,高峰时日销售量超20万公斤。在黄鳝集中上市期,来自全国的30多名商贩更是住在先锋村,“买仙桃、卖全国”。

“这里是全国黄鳝价格的‘风向标’。”先锋村党支部书记朱传宝自豪地介绍,该村拥有全国最大的黄鳝产地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超6亿元,中价·仙桃黄鳝价格指数(EPI)从这里发布。

“中价·仙桃黄鳝价格指数(EPI)”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和仙桃市发改委联合发布,旨在客观反映仙桃黄鳝市场价格走势,为国内黄鳝产业从业者和市场消费者提供价格信息,促进市场交易平稳有序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先锋黄鳝交易市场原是养殖户就近交易形成的一个集散中心。时代在发展,交易市场也在变化。“借助这个交易平台,推动养殖户更好地养黄鳝,让更多村民富起来。”仙桃市委、市政府领导给朱传宝打气,调动各方资源,先后多次对先锋黄鳝交易市场进行改造提升。如今,黄鳝检测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有序排列,门类齐全。

朱传宝说,每个来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的黄鳝批发商在入市前,都要将黄鳝送到药残检测室,只有药残检测合格,这批黄鳝才能拿到市场的“准入证”。

依托仙桃市黄鳝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仙桃推行检测报告+承诺达标合格证“双证上市”,实现黄鳝全过程质量可追溯,让仙桃黄鳝成为全国黄鳝交易市场上的“金字招牌”。

一条鱼“拱”出30公里的黄鳝产业示范带,一批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崛起。

1000公里范围内只用12个小时,1500公里范围内18个小时送达!在位于郭河镇的强农水产合作社里,10多辆30吨以上的大型货车正等待装运。工人们往来穿梭,将一箱箱黄鳝搬上货车。“高峰期日销水产品500吨,每天进出货车100多辆。”合作社负责人刘大红介绍。

位于仙桃城区的江汉农产品大市场以长三角地区为主攻方向,吸纳70户水产商户常驻打货,还招揽100多名水产经纪人,活跃在仙桃及周边县市联系千家万户养殖户。借助供销系统渠道优势,该市场与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农批市场实现互联互通,确保运得出去、应卖尽卖,年销售黄鳝超1.4万吨,交易额近8亿元。

去年9月,省委农办出台了支持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鳝七条”),明确将仙桃黄鳝产业上升为省级战略,将仙桃黄鳝作为全省唯一的黄鳝区域公用品牌进行宣传推广,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叫响仙桃黄鳝品牌。

“这将会更好地推动仙桃黄鳝从卖资源向卖产品、卖品牌转变!”仙桃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付永飞信心十足。

发力舌尖 从地方名吃到香飘全国

仙桃人过早,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鳝鱼粉,配上特产炒米,让人直呼过瘾。

到了中午,粉蒸鳝鱼、红烧黄鳝、爆炒鳝丝、蛋丝鳝鱼汤……一道道由黄鳝做成的精美菜肴唤醒味蕾。

“在仙桃,黄鳝有100多种吃法。”中国资深烹饪大师、沔阳三蒸第四代传人、功勋楚菜大师李和鸣说,无论是寻常百姓人家还是烹饪大厨都会做黄鳝,每个仙桃人都是吃鳝达人。

多年来,他以本地黄鳝为食材,深入创新和研究,研读书籍、请教专家、钻研制作方法,研发出砂锅鳝丝、土鸡蛋皮煮鳝丝、芝麻鳝排、五彩鳝丝、菊花鳝鱼等一系列的黄鳝新菜肴,受到食客们的欢迎。

在首届湖北(仙桃)黄鳝节暨2023全国黄鳝美食邀请赛上,仙桃烹饪酒店行业协会推行黄鳝菜品研发奖励机制,不断创新和研发新产品,期待早日让“仙桃味道”香飘全国。

发力“舌尖”经济,品尝仙桃黄鳝还有着更丰富的打开方式。

藤椒鳝鱼片、烧烤鳝鱼片、鳝鱼煲仔饭、粉蒸鳝鱼……在位于张沟镇的湖北允泰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设备开足马力,将一条条鲜活的黄鳝宰杀、清洗、分切。

“黄鳝浑身是宝,肉可做成美味食品,骨头可研制成保健品,黏液可加工成高档美容护肤品……”公司负责人杨克勤是土生土长的仙桃企业家,说起鳝鱼深加工产品头头是道。

黄鳝肉嫩味鲜,营养价值高。《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除湿等功效。仙桃黄鳝名为“大黄斑”,以黄鳝、大斑点为标志,体态壮硕、肉质肥美,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微量元素。

鳝鱼虽好吃,但其体表遍布黏液,处理起来很麻烦。多年来,仙桃以卖活黄鳝为主,加工市场还是空白。“黄鳝能不能宰杀、清洗后再出售,市民买回去直接烹饪。”一天,杨克勤脑海里突然蹦出这个想法。

经过多年观察和探索,杨克勤组织技术人员,研发出几种多功能鳝鱼清洗宰杀全自动机器,提高鳝鱼清洗宰杀效率、节省劳动力。然而,黄鳝去骨难度大,制约着其深加工发展。

杨克勤请教技术专家,终于在2021年破解这个行业难题,实现黄鳝去骨标准化、规模化,将出肉率提高到65%,高出人工的5%。当年,他销售黄鳝5万多公斤,年销售额700多万元。

此后,杨克勤成立湖北允泰坊食品有限公司,与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将黄鳝从初加工向深加工拓展,延长黄鳝加工产业链条,将一盒盒的火锅鳝片、黄鳝预制菜,销往四川等地的连锁火锅店。

2022年起,该公司上马黄鳝深加工生产线,探索出一套黄鳝液氮锁鲜技术,并成功打开国际市场,将商品卖到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当前,仙桃正围绕打造百亿量级的黄鳝产业集群目标,加快推动黄鳝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引进允泰坊、顾大嫂、硒莱福等一批重点加工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完善生产工艺,研发了鳝鱼粉、鳝鱼片、鳝鱼酱、鳝鱼预制菜等系列产品。

仙桃一条鱼正游向更大的江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