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秋瑾为何被下葬10次?江湖女侠坎坷的身后事

“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在孙中山的眼中,无疑秋瑾有着崇高的地位,亦有“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等诸多称誉。

而在总理看来,秋瑾亦是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即“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

另有诸多文人不惜挥洒笔墨予以高度赞扬,使得她的事迹与精神广为流传,共同铸就了秋瑾屹立于历史长河之中的飒爽英姿!

一、江湖女侠

关乎于秋瑾的一生,三言两语难以形容其间豪迈。相较于彼时为封建思想所奴役的中国女子,秋瑾无疑是特立独行的存在。

她以女子之躯昂扬阔步,无惧于强权压迫、无惧于生死安危。她双手并用,一手高举革命旗帜,另一手则是死死攥着女权主义,以头颅叩响新时代的大门。

而女侠之称,亦不仅仅是因其曾以“鉴湖女侠”为名,以笔为刀倡导革命与女权主义。更是对其潇洒豪迈的飒爽英姿的真实写照。

然天公无目,这位江湖女侠年仅三十二岁便为清廷所迫害,慷慨赴死之际,亦念着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将无数中华儿女心中沉眠的斗志唤醒。

“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诚如出自于她手这一幅幅脍炙人心的篇章,她以生命将之践行。

二、十次下葬,坎坷的身后事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慷慨就义。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她被羁押于山阴狱中,时任山阴县令的李钟岳扛着上级的压力,但亦有感于秋瑾的革命精神,并未严刑逼供,并且答应秋瑾不剥衣、不枭首,只让秋瑾写下一纸供词。

而秋瑾挥毫笔墨,只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此七字绝命之诗。亦因此“包庇之罪”,李钟岳被革职。或因处决秋瑾心有愧对,秋瑾离世尚不足百日,他便悬梁自缢,以求解脱。

然而秋瑾离去之后,一切并未就此告终。姑且共同揭秘为何秋瑾被下葬10次?看一看这位江湖女侠坎坷的身后事。

第一次为秋瑾收敛遗骨的乃是绍兴同善局。显而易见这是出乎人意料之外的,一代女侠生平璀璨何至于无人收尸?

实则不然,是因秋瑾本人深明大义,恐连累其家人亦恐革命同志就此自投罗网,因而早在决定慷慨赴死之时,便悉数通知他们有多远躲多远,勿要受之牵连。因此方才有此凄凉一幕。

而反观那位被捕之后将秋瑾等人悉数供认不讳的徐伟,两者之间天壤之别亦不可同日而语。虽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国家大义当先,约莫是稚童都明白的道理。为了一己之苟活,便将数位革命同志的生死弃之于不顾,着实令人发指。

当然,任何人面临生死皆可作出自己的抉择,但注定其一生功过也要留予后人评说。

第二葬则是因秋瑾的大哥。两个月的时间悄然逝去,对于其兄长而言却是度日如年,自己妹妹的遗骨被匆匆收敛,此事令其寝食难安。因而,兄长眼见风头已去,悄悄雇人将秋瑾的遗体挖出放入棺木,暂且存放于一家殡舍。

然而殡舍主人得知乃是秋瑾遗骨之时,竟是勒令其兄长速速挪走。无奈之下,兄长只得另寻附近一处荒地暂且安置,以草扇覆于其上,免受雨淋日晒。作为兄长,他此番作为是应当的,亦是难能可贵的。

细数古往今来,因恐招致连累而弃亲情手足于不顾者,何其多?而其兄长甘冒触怒清廷之风险,为其妹的遗体寻一处安身之所,已是殊为不易。虽然并未安置妥当,但亦是难得。

反观殡舍主人的嘴脸,令人颇感熟悉。这般人贪生怕死、唯恐被“殃及池鱼”,心中又岂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试看抗战期间,伪军百万甘为走狗、为人奴役,两者何其相似?不知秋瑾女侠见此一幕是否心凉,这便是她为之奉献一切想要解救的人民。

第三葬因秋瑾两位结拜姐妹而发生,她们分别是徐自华、吴芝瑛。得知消息之后,两人念及秋瑾“卜地西湖西泠桥畔,筑石葬之。”的遗愿,立刻开始安排。

徐自华

1907年,徐自华于西湖之畔购置一块土地,随后前往秋瑾家安排迁葬事宜。并于次年将秋瑾落葬于西湖之畔,立下八字碑文,“鉴湖女侠秋瑾之墓”。两位与秋瑾义结金兰的姐妹能够如此不遗余力的施以援手,令人叹服。

她们之间无亲无故,仅凭着相同的里面走到一起,继而又因此送姐妹最后一程,并谨遵秋瑾之遗愿将其遗骨安置。此间情意着实世间少有。

若是秋瑾之遗骨就此入土为安,那么便遂了不少人的愿,然而偏偏作恶多端的清政府并不在此列。他们绝不愿看到与之作对的人有此结局。因此,便有了秋瑾的第四葬与第五葬。

秋瑾落葬西湖之畔同年,清廷御史常徽以一封奏折请平秋瑾之墓,且欲图迫害胆敢为其修墓立碑的两位姐妹。清廷应允,因此秋瑾家人只好再度将其遗骨迁回绍兴城外暂放。此为秋瑾四葬,从中不难看出清政府究竟是怎样一番丑恶的嘴脸。

彼时,清政府昏庸无道,随着革命之火在中华大地蓦然兴起,犹如干柴遭遇烈火一般,顷刻之间席卷大江南北,囊括男女老少。

而清政府不仅不因革命的诞生而考虑时代的变化,自我反思做出顺应时代之变革,反而一味地加以无情镇压与残酷屠杀。他们妄图通过武力,打压有志之士的革命理想与心底燃烧的熊熊火焰。

他们将本应用以与列强对抗的屠刀,挥向无辜的中国人民、挥向自己的同胞,如此行径,实在令人心寒且不齿,亦注定为后世之人所唾弃。至于秋瑾的第五葬,则是因其夫家出面将其远迁湖南,与其夫王子芳合葬。

在旁人看来,“生当同衾,死当同穴”亦是不错的落幕。但是对于秋瑾而言或许并非如此。其丈夫王子芳素来德行有失,俨然是一位不学无术的富家公子。纵然生前两人之间的关系亦是素来不睦。

秋瑾常年在外奔波,除却是为革命努力之外,亦不乏与其丈夫相顾无言、理念不通的原因。

辛亥革命成功之后,湖南政府出面将秋瑾遗骨迁入长沙岳麓山建烈士陵园。后又经浙江革命党人要求将秋瑾遗骨迁回西湖旧址,并修建了风雨亭和秋瑾祠堂。此为秋瑾之第六、第七葬。

然而1964年,不知出于何种原因竟又将秋瑾之墓迁至鸡笼山,次年又再次复原。如此行径着实令人难以理解,以至于秋瑾历经了第八、第九葬。

事隔经年,突然有人于烈士陵园旧址发掘出一只陶罐,经鉴定正是秋瑾尸骨,以至于第十葬发生,而至此一代女侠秋瑾终是入土为安。

诚如女侠生平之事,身后之事亦是起伏跌宕,令人唏嘘感叹,不过好在终归如她所愿葬身于西湖之畔。

观古怀今,正是因为如秋瑾这般的革命人士不遗余力,前仆后继的投入到革命当中,方才有了革命的成功,人民的解放,女权主义的振兴等。

亦正是因此,我们现如今的时代得以从腐朽的制度当中得到解放,我们的思想得以从封建思想的牢笼之中挣脱,方才有了时至今日翻天覆地一般的新中国。

作为时代的继承者,我们在身受时代变革的福祉之时,亦应“吃水不忘挖井人”,牢牢铭记革命先辈们昔年间在这片中华大地上所挥洒的热血与激昂。

我们应继承先辈遗志,敢为人间不平事而鸣,敢为国家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唯有青年之崛起,方是中国未来之崛起,亦唯有不断的传承,方有中国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成为中国不断进步发展的中流砥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