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论丛 | 陈晓蓓、陈保亚:傣雅语中汉语借词长短复合元音的匹配与感知模式(概要)

傣雅语中汉语借词长短复合元音的匹配与感知模式

内部音变会相应地引发语言接触中借词匹配规则的改变。漠沙傣雅语中复合元音/aːi/-/aiː/对立的感知凸显线索由时长比例转向共振峰,/aːu/-/auː/的对立趋于消失。在借入汉语词汇时,傣语母语者用/aːi/匹配汉语的/ai/;而/au/韵母的匹配存在分歧和变异,中老年人主要用/auː/匹配,有一定的声母条件,但年轻人越来越多地匹配为/aːu/。 随着双语/多语个体汉语习得程度的提升,借词的语音适应模式由基于音值相似的多对一匹配,逐渐趋近与目标语音类的一一对应。不同接触阶段影响匹配策略的主要因素也存在差异, 接触初期借词的匹配基本忠实于感知上的近似,而后音系结构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〇、引言

借词音系学旨在探索语言接触中借词融入或改变固有音系规则的机制。目前理论上的主要分歧之一在于, 借词适应(loanword adaptation)是发生于语音层还是音系层,换言之,是追求表层语音形式的相似,还是底层音系单位及规则的对应。谢丰帆(2014:361)将借词音系学理论模型归纳为三派:音系对应 (LaCharité and Paradis 2005等)、语音对应 (Peperkamp 2004等)和最佳配对 (best match, Kenstowicz 2007;Lin 2009;Yip 2006等)。其中,最佳配对理论折衷了音系对应和语音对应的观点,得到了诸多个案的支持。

从历时演变的视角来看,语言接触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借词策略。Paradis and LaCharité(2011)区分了两种借词的情形:一种是语音近似(phonetic approximation),多见于单语者或二语熟练度较低的双语者群体,他们对于目标语缺乏系统的掌握,所以借词不考虑音类关系,而仅关注表层语音表征的相似;另一种是音系适应(phonological adaptation),其主体是熟练双语者,对于目标语的音系结构已较为熟悉,因此开始整合音类的对应。

云南省新平县漠沙镇的傣雅语中,二合元音的长短对立渐趋合并,目前仅保留在主元音是/a/的韵母中,体现为/V1ːV2/和/V1V2ː/两类时长模式之间的整体对立;而与之接触的当地汉语方言和普通话中均无此类对立。本文关注的问题是: 在语言接触中,借入傣雅语的汉语借词的双元音韵母会匹配为何种长短模式?其匹配机制是追求语音近似还是音类对应?历时上会朝什么方向演变?结构、感知、社会变量等因素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一、

固有层音变:漠沙傣雅语元音长短对立的消失

漠沙傣雅语元音长短的对立出现于主元音是/a/、后接元音或鼻音韵尾的韵母中,例如“远”/kaiː44/和“经过”/kaːi44/、“听”/faŋ53/和“稻草”/faːŋ53/。

此类对立主要由两种声学线索来区分——时长比例和共振峰。在时长方面,蔡荣男(2003)指出,虽然长元音明显长于短元音,但是由于主元音和韵尾之间的互补关系,/V1ːV2/和/V1V2ː/两种韵母基本等长。陈保亚(2009)称之为“整体对立”。余德江(2020)也指出傣语复合元音的长短对立并不是单个音位之间的对立,而是/V1ːV2/和/V1V2ː/之间的“模式对立”。在共振峰方面,傣语短元音比长元音的舌位高(蔡荣男 2003),韵尾的逆同化在短元音/a/上作用更明显。陈晓蓓(2022)发现,母语者在识别/V1V2ː/型韵母时主要依靠以共振峰为代表的音质线索,而/V1ːV2/的感知凸显线索与韵尾相关,/aːi/的听辨中共振峰的贡献更突出,而/aːu/更依靠时长。

各傣泰语言和方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长短对立消失的趋势。罗美珍(1984:22)将该过程归纳为四种情况:

(1)分长短的元音数目以及对立词的数目逐渐减少,最后只剩a分长短;

(2)长短a的对立,为不同的元音取代;

(3)在不分长短a的傣语中,一般还保留*ai韵和*aːi韵的对立,或以不同元音代替i韵母前的长短a,或*aːi并入*ɔːi仍与*ai对立。而a在双元音中的长短对立首先在*au和*aːu中消失;

(4)长短元音的对立在促声韵中先消失。

历时音变可体现为语音产出和感知两个层面的变化。年龄越大的傣雅语母语者越倾向于依赖长短模式,而青少年的凸显线索逐渐变为共振峰,且感知上的变化先于输出 (陈晓蓓 2022)

二、

汉语借词复合元音韵母的长短模式:结构因素

共时层面借词的匹配情况是, 汉语的/ai/韵母稳定地匹配为傣语中的/aːi/,问题主要在于/au/。虽然存在个别例外,但总的趋势是/auː/多出现在/p/、/m/、/n/等发音部位靠前的辅音后,多配42、44调;/aːu/多出现在/x/、/tʃ/等发音部位偏后的辅音后,多配53调。发音部位居中的声母之后的韵母的匹配规则更容易出现分歧和变异。基于2300词左右的调查词表,傣雅语固有词和借词中“/a/主元音+元音韵尾”型韵母与声母、声调的组配关系归纳如下,灰色空格表示没有相应的音节,粗斜体字表示傣语固有层中存在对立的音。

三、感知实验

感知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于傣语母语者而言,汉语的/ai/和/au/韵母更像傣语中的哪种长短模式(/V1ːV2/还是/V1V2ː/)?与年龄、性别等社会因素之间是否显著相关?总的思路是以汉语音节为基础,选择恰好在傣语中存在长短对立的音节,控制除元音以外的无关变量,请傣语母语者听辨该音节在傣语中的含义。以傣语中存在/V1ːV2/和/V1V2ː/对立的单音节词或语素作为选项,如“害羞/ʔaːi44/”和“咳嗽/ʔaiː44/”;以与之声母一致、韵母对应、调型相似的汉语音节作为原始语音样本,如“挨/ʔai55/”;声调参照所对应傣语音节的音高进行合成,音节时长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一个除韵母之外各部分与傣语对立对儿均相同的音节,即/ʔai44/。请母语者听辨该合成后的语音样本在傣语中指的是“害羞”还是“咳嗽”,如果选前者说明更像/V1ːV2/,选后者则说明更像/V1V2ː/。

语音样本合成:刺激样本的选择涵盖傣语中所有能与待考察韵母相拼的声母,声调选择直调以便合成,举例见下表。本实验的原始语音样本由普通话母语者录制,傣语选项虽然不以语音形式呈现,但也请母语者一一录制作为合成声调时的参考,采样频率44100Hz。

样本合成的方法是,先提取傣语各声调的基频,根据半音法做归一化处理,采用的公式为“半音=12 × log2 (f1/f2)”,其中f2是调域中的频率下限(0个半音),f1是未经归一的基频原始数据,当f1取频率上限时,可计算出该语言的调域包含的半音数,以及每个声调对应的度数(刘复 1924;孔江平 2015)。然后对汉语普通话语音样本进行处理,将其音节总长调整为与对应的傣语选项1和2均值相同,用Praat移除原样本中的各基频点,根据已换算的傣语声调半音均值进行逆运算,推算出在汉语样本调域下该调类20个均分点的基频值,重新插值后得到合成后的样本。为便于听辨,每个样本音节前后添加了各1s的空白段。

被试构成:38位被试均为漠沙镇傣雅语母语者,无长期在外工作或学习经历,无听觉及语言等方面的明显障碍。有三位被试由于手机操作不熟练、沟通不畅等问题,数据收集不全,其余35位被试的数据可用于统计,其中女性被试21位,男性被试14位,平均年龄41.23岁,SD = 12.85;以40岁为界分为两组。

实验流程:每个试次呈现两个选项和一个语音样本,傣语选项的语义以汉字表示,被试需先确认两个选项的傣语发音,以此测试被试是否能区分每组傣语选项,并确认每个选项所对应的傣语音节;被试听完语音样本后,判断该语音样本在傣语中是两个选项中的哪一种意义。语音样本可反复听到确认为止,无判断时间限制。被试全程不被告知样本是由汉语音节合成,可以选择“两个选项皆对/皆错/无法判断”等。

实验结果统计:选择/V1ːV2/型选项的赋值为1,选择/V1V2ː/型选项的赋值为0,选择二者均可的赋值0.5;被试均未出现二者均不可/无法判断的选择。按被试、样本音节等分组累加计算,数值越大说明越倾向于选择/V1ːV2/,数值越小越倾向于选择/V1V2ː/。

首先计算各实验样本的选择结果。总体来看,傣语母语者倾向于将普通话/ai/韵母感知为/aːi/,各样本识别为/aːi/比例均值为73.09%,除/khai/以外均在50%以上,且组内差异较小。而被试将普通话/au/韵母感知为/aːu/和/auː/的比例均值各占50%左右,组内分布离散性更高。

声母条件对于感知和语音产出的影响基本一致:/i/尾韵母除了与/kh/声母相拼以外都匹配为/aːi/;/u/尾韵母的匹配中,根据感知为/aːu/韵母比例从高到低的顺序,识别率在60%以上的/x/和/t/声母字无例外地接/aːu/韵母,/p/、/ph/、/s/、/k/声母多与/auː/相拼。

从历时演变的角度,中老年组将汉语/ai/韵母听辨为/aːi/的比例均值为65.79%,青少年组为79.06%,t = -3.396, p = 0.006;中老年组将汉语/au/韵母听辨为/aːu/的比例均值仅有38.6%,青少年组为59.80%,t = -5.419, p = 0.003。两年龄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经Pearson相关检验,年龄与/V1ːV2/选择比例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 = -0.395,p = 0.021 < 0.05。换言之,年龄越小,越倾向于采用/V1ːV2/型韵母来匹配汉语二合元音。性别因素总体上来看并未发挥关键作用,男性均值0.647,女性均值0.632。有两位35岁左右男性被试的数据偏离均值较多,集中选择/V1V2ː/,疑似与教育及工作背景相关。但总体而言,由于被试学历大多数都是初中、高中(或中专),同辈人之间该变量的差异整体不大,相关性检验结果并不显著。

代际差异的成因分析:傣雅语的内部音变影响着借词匹配的方式。汉语/ai/韵母共振峰和时长模式都更接近傣雅语的/aːi/,傣语固有层/aːi/-/ai:/对立的感知凸显线索是共振峰,且处于不断强化的过程中,所以各年龄段发音人都倾向于用前长后短的/aːi/来匹配。而汉语/au/韵母共振峰更接近傣雅语的/aːu/,但时长模式与/auː/更相似,傣语固有层/aːu/-/au:/对立的区分主要靠时长比例,且长短对立的区别在削弱,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会选择时长模式更近似的/auː/来匹配汉语/au/韵母,但年轻人则倾向于选择共振峰更近似的/aːu/。声学分析详见原文。

代际差异的另一可能成因是借词匹配的目标语异质性,即不同年龄段汉语习得的目标语有差异,中老年傣族人接触较多的是当地云南方言,而青少年学习的多为普通话,甚至不再会讲汉语方言。相比于当地方言,发音人在讲普通话时音值上更接近/V1ːV2/一些,听起来更加字正腔圆。

另外,借词的音类对应方式也有代际差异,这与个体二语习得程度和语言接触深度相关。年龄较大的傣语母语者汉语掌握程度有限,日常使用不够多,主要是以音值近似的方式进行匹配,并根据傣语音系的区别特征和感知线索进行了音位的过度区分,将不同组配条件之下的同一韵母匹配为两类长短模式。而年轻人的汉语,尤其是普通话习得水平提高,基于对汉语音系更系统的认知和掌握,音类也步入了回归过程,由多对一匹配逐渐走向一对一的音类对当。

四、总结

漠沙傣雅母语者普遍将汉语/ai/韵母感知为/aːi/,而对于汉语/au/韵母时长模式的感知兼有/aːu/和/auː/,并且存在一定的语音结构及词汇条件,与语音产出的倾向一致。年轻一代更多地将汉语借词中的二合元音韵母感知为/V1ːV2/的长短模式,这与固有层感知凸显线索的转变、/aːu/-/auː/的归并密切相关。

在匹配的初始阶段,单语者和汉语水平尚低的双语者主要是基于感知上音值的相似性,由于汉语/ai/韵母的共振峰、时长模式两种主要的声学线索都更接近傣语/aːi/,所以这部分借词几乎无分歧地读为/aːi/;但汉语/au/韵母的共振峰更像傣语/aːu/,时长模式不清晰,从语图上看更接近/auː/,这便导致了分歧,母语者会根据自己的感知选择更近似的时长模式,因此出现了匹配上的二分格局。后来,随着傣语内部共振峰线索的凸显、长短对立的弱化,语言接触的加深,以及目标语的替换,在新一代傣语母语者的匹配中,音值上更注重共振峰线索,音类上开始向目标语的音系结构靠拢,因而倾向于用同一类时长模式匹配汉语中的/au/韵母,且逐渐朝向共振峰与之更接近的/aːu/演变。

部分参考文献

蔡荣男(2003) 傣语长短元音的声学分析,《南开语言学刊》第1期。

陈保亚(1996) 《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汉越(侗台)语源关系的解释》,语文出版社,北京。

陈保亚(2009) 《当代语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陈晓蓓 (2022) 《语音演变与语言接触中的感知凸显线索——以傣雅语长短对立的消失为例》,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罗美珍(1984) 傣语长短元音和辅音韵尾的变化,《民族语文》第6期。

王 璐、孔江平(2019) 德宏傣语长短元音声学及感知研究,《中国语音学报》第1期。

谢丰帆(2014) 借词音系学与汉语借词研究,《当代语言学》第3期。

余德江(2020) 《语言接触的多层塔式模型:以红河流域的傣语为中心》,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LaCharité, Darlene and Carole Paradis(2005) Category Preservation and Proximity Versus Phonetic Approximation in Loanword Adaptation. Linguistic Inquiry 36 (2): 223-258.

Paradis, Carole and Darlene LaCharité(2011) Loanword Adaptation: From Lessons Learned to Findings. In John Goldsmith, Jason Riggle and Alan Yu (eds.), The Handbook of Phonological Theory (Second Edition), 751-778. Oxford: Blackwell.

原文刊于《语言学论丛》2024年第2期,第14-27页

作者简介

陈晓蓓,芝加哥大学语言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本科、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陈保亚老师。研究方向为社会语音学、音系-句法理论,曾多次进行哈尼语、傣语田野调查。

陈保亚,北京大学教授。师从徐通锵先生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师从费孝通先生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证书。代表性研究成果有语言接触的无界有阶模型、语言认知的规则还原模型、语言演化的自组织协合模型以及茶马古道的发现与命名(合作)。代表论著有《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研究》、《当代语言学》。

供稿:陈晓蓓、陈保亚

审读:赖蔚晨

编辑:白湘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