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深耕教学促成长|电子科大附小联盟展开“聚焦素养·四化闭环”主题教研活动

赛课磨砺绽芳华,深耕教学促成长。近日,为进一步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成华区“聚焦素养·四化闭环”课堂教学大比武(第四片区电子科大附小教育联盟)教研活动,分别在科大附小龙潭校区龙潭小学校顺利展开。

科大附小龙潭小区篇——以赛促培、以赛促研

本次赛课共有5位教师带来精彩的教学展示。

第一节课由龙潭小学李晓云执教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开课伊始,李老师通过新颖的川剧变脸的脸谱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再以脸谱展开到生活中的物体,通过摸一摸,描一描的活动让学生直观的感知--“什么是周长”。在丰富的活动经验和观察中,学生深刻的感受到物体周长的关键特征、探索到周长的测量方法、完成周长概念的整体构建。

第二节课由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龙潭分校张洁霞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一)》。课堂以学生的现实的知识经验为起点提出数学问题,以“读-找-画-列”为学习抓手,经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数学任务和交流讨论,完成对里程表的认识,构建数形结合的直观模型。

第三节课由成都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杨柳依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编码》。杨老师以三个困惑以小到大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探究的欲望。借助身份证,在辨析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编码的统一性、规范性、简洁性,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第四节课由海滨小学张怡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通过趣味动画片视频引入,以小鼹鼠钻洞为模型,将知识融入到小鼹鼠钻洞游戏中并贯穿课堂,在趣味游戏中抽象出线路问题。张老师的课堂遵循了以学生为主导,通过联系新旧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可迁移性。

第五节课由电子科大附小卢晓雅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认识小数》,基于购物的生活情景,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小数的实用性和必要性,卢老师巧妙地将学生的易错点融入到课堂中,最后通过计数器让学生体会到新旧知识的潜在联系。

成都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冯世全副校长分别对5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宣布比赛结果。冯校长指出通过这次比赛,我们看到了老师们在教学上的努力和进步,也看到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成长。希望各位老师能够继续发扬这种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与学生共同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龙潭小学篇——课堂教学展风采 追光前行共成长

第一堂课是成都市龙潭小学学校邬老师执教《数图形的学问》一课,课堂中充分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模拟钻洞实验,数路线、画路线,充分交流、互动,然后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解决不一样的问题。

第二堂课是来自科大附小龙潭校区徐老师执教《确定位置》一课。从小组(从左向右)、排(从前往后)记录位置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记录需要简洁性。让学生以创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位置引出“数对”,感受数学的严谨性。练习设计层次清晰,具有目的性、典型性和针对性。

第三堂课是来自成大实小的唐老师执教《编码》一课。 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围绕自身走失的经历,了解到身份证信息的重要性,教师抓住确定身份证编码这一信息展开教学。课堂结构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出身份证需要的编码信息。课堂练习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充分抓住了学生的眼球。

第四堂课是由来自海滨小学的张老师执教《速度、时间和路程》一课。注重情境创设,以“飞夺泸定桥”这一红色经典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精神。课堂中学生合作有序,讨论激烈,积极主动清晰地表达了比较快慢的三种方法。视频播放“红军长征”的路线图,揭示了红军长征精神永垂不朽,体现了数学学科和语文、体育学科的充分融合。

最后一位参赛教师是来自科大附小羊老师,她执教《确定位置》一课。以找小兔子的位置这一情境引入课题,通过图形的变化,揭示确定位置要找好标准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数对。课堂中教师鼓励学生用手势反馈,让学生多维感官空间与位置;结构化的板书展现了课堂的进程,体现了思维的历程,符合新课标要求。

张老师对本次的赛课活动进行了点评:首先肯定了参赛师生的良好状态,其次对本次的五节课依次做了点评,分别肯定了五位老师的表现可圈可点。

时光不负耕耘者,深耕细研再起航。

落实“四化”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创新实践,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让我们继续努力,

为每一位学生营造灵动成长的课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