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没到过开学典礼现场的你,可以补课了

2024 开学第一课

金秋流韵,岁稔年丰。9月20日、21日,山东大学启幕2024级本科生、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

校党委书记任友群“涵养浩然之气 矢志奋斗报国”为题讲授开学第一课,讲述百廿山大悠久的校史和前辈先贤的奋斗故事,介绍今日山大取得的成就,以其背后蕴含的浩然之气解读山大的文化基因和在强校兴国征程中展现的实践力量。下面,请跟随姗姗一起重温开学第一课吧~

SDU

涵养浩然之气 矢志奋斗报国

山东大学2024级

本科生、研究生开学第一课

第一部分:回溯过往

在百廿校史中

体悟浩然之气的精神内涵

山东大学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成长于民族奋进之中,发展于民族振兴之时。学校经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着在山东济南、青岛,安徽安庆、湖北武汉、四川万县等四省五地的办学历史,在不同时期汇纳过多所学校,也曾分出过十多所高等院校。

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见证者

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建设者

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参与者

1901年

山东大学堂担负着“兴学强国”的时代使命而诞生

山东大学堂开校教职学员合影

“为国育贤”是山东大学的办学初心。

《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

山东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按照章程办学的大学,也是第一所京外的官办大学堂。章程阐述办学流程,陈明学校条规,作为新建大学堂的规划蓝图。

《山东大学堂章程》第三章第八节讲到:“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庶几所志者闳,而所成就者亦大,行之既久,非独可与各国学堂媲美,且骎骎乎复古学校之旧矣。”既讲明我们的办学宗旨,也最早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使命。

1914年

经“癸卯学制”和“壬子癸丑学制”两次教育改革,山东大学堂在改名为山东高等学堂和山东高等学校后,于1914年停办,组建六所专门学校。

1926年

法政、农业、工业、商业、医学、矿业六所专门学校又合组为省立山东大学,学校下设文、法、工、农、医5科13个分科(科、分科相当于院、系),初步奠定了现代综合性大学框架。其中,工业专门学校成为了后来山东工业大学的前身,而医学专门学校成为了后来山东医科大学的前身之一。

1928年

济南发生五三惨案后,在济南办学条件艰苦。而青岛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较为优越,蔡元培前往青岛考察,称“青岛之地势及气候,将来必为文化中心点,此大学关系甚大”,力主将筹划中的国立山东大学迁到青岛。

国立青岛大学的教授们

1930年

学校迁至青岛,改名为国立青岛大学。自此,结下了跨越世纪的山海情缘,也开启了“第一次办学辉煌”时期。

国立山东大学校门

1932年

学校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开启全国高校文理合办之先河,发挥文史研究特长,发展海洋和生物学科,凝塑了独具特色的文脉传统。

50年代青岛山东大学校门

华岗校长亲自上“政治大课”,

成为全国高校理论学习的创举。

1951年

国立山东大学与原解放区创办的华东大学合并,实现了“两个性质不同的教育队伍的胜利会师”,也为山东大学注入了红色基因。

1952年

全国院系调整,山东大学原有的工、农、医及政治、艺术等院系先后调出,其文脉流淌于省内外的十余所高校,促进了一批学校的诞生和发展。

1958年

山东大学迁校济南。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山东大学赢得了 “海洋学科远东第一”“生物学科全国最好”“文史见长”的美誉,学校发展也迎来了百廿历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2000年7月22日,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

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山东大学成立大会

2000年7月22日

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和山东工业大学三所部省重点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山东大学。新山东大学组建后,成为国内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人才济济 名家辈出

在风云激荡的民国政坛、不惧坎坷的建党伟业、烽火连天的全民族抗战和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中,一代代山大人将个人理想与追求和国家需要紧密结合,始终走在民族复兴和时代潮流的前列。

张自忠

抗日名将、民族英雄。1913年进入山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他在枣宜会战中为国捐躯,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毛主席为其亲笔题写挽词:尽忠报国!

罗荣桓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他是十大元帅中唯一的大学生,母校就是山东大学。

王海

1945年底被组织推荐到临沂山东大学——也就是华东大学的前身学习。在抗美援朝中,王海击落敌机9架而先后荣立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后来,他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2021年,他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一代代山大人以小我融入大我

与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同频共振

与国家发展和人民需要同向同行

邓从豪

理论化学家,教育家。1984—1986年任山东大学校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邓从豪自1948年来校工作,曾担任化学系、光学系两个系主任。邓从豪擅长量子化学与分子反应动力学,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山东省科学大会奖。山东大学化学国家基地班就命名为“邓从豪班”。

潘承洞

数学家,教育家,1986—1997年担任山东大学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1年,潘承洞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至山东大学数学系执教,此后36年里把自己的科研生涯全部贡献给了山东大学。潘承洞在解析数论研究中成绩卓著,有关“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世界领先。山东大学数学国家基地班就命名为“潘承洞班”。潘承洞老校长特别重视青年人才的使用和培养,为山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先志

力学家、工程教育家,一级教授。留学归国后,在山东工学院执教,曾任教务长、副院长。刘先志在理论力学、流体力学、机械工程技术理论研究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尤其在热应力方面填补了国家科研空白,并且用力学知识捍卫了中国国防。

侯宝璋

中国病理学先驱,医学教育家,著名爱国民主人士。1920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医学院并留校工作,曾任病理学系教授、主任、医学院代院长。1934年,发表了我国第一部《病理组织学图谱》,在中国病理学研究和医学教育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回望山大的历史,一位位大师如同一座座高山,连绵起伏,层峦叠嶂,联结了学科发展的历史,隆起了学术研究的高地,竖起了学校形象的旗帜。

季羡林

1926年,季羡林考入新成立的山东大学附属中学,那时的大学和高中是一体办学,校长是王寿彭。王寿彭许诺,谁在第一学期考取甲等第一名,且成绩在95分以上,就给谁题写一副对联。后来,王寿彭没有食言,给考了96分的季羡林题写了一副对联和一个扇面。山大建校90周年时,季羡林先生亲临现场,深情地说:我是今天到场的山东大学最老的学生。

闻一多

闻一多,中国著名现代诗人、学者,被誉为“民主战士”。1930年8月出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臧克家考试时,数学交了白卷,国文凭借仅有28个字的三句杂感,得到了98的高分。闻一多不拘一格降人才,破格录取了臧克家,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

山大在海内外学界向有“文史见长”之誉。

“文”即中文学科,当时有“冯陆高萧”之说。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萧涤非四位先生。其中,冯沅君和陆侃如还是一对学术伉俪,成就了山东大学中文学科又一段佳话。

同一时期,历史学科也出现了“八马同槽”的学术盛景。

“冯陆高萧”领军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和“八马同槽”作出的史学贡献,共同塑造了山大“文史见长”的学术地位和研究传统。

目前学校文科终身教授

路遥先生,义和团史研究的学术奠基人。

袁世硕先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对明清古典小说名著做出了独到深切的解析,为学界推重。

刘大钧先生,山东大学易学学科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也被奉为中国乃至世界易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曾繁仁先生,长期从事美学与文艺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在生态美学、审美教育、文艺美学研究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文化基因 兴学强国

一、铸就兴学强国的历史底色

在不同历史时期,学校有不同的办学理念。然而,始终不变的是“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初心和使命。

山东大学百廿发展历史,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学校创业史和发展史,也是一部浓缩的民族奋斗史和国家复兴史。

二、传承担当使命的红色基因

从全国范围来看,山东大学是较早建立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高校。

1932年3月,中共地下党员王弢和俞启威,在学校发起组织海鸥剧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编演进步独幕话剧,在青年学生中宣传抗日救国。

在解放战争时期,齐鲁医学有三位校友在延安中央医院工作,被誉为齐鲁医学三杰。分别是小儿科主任侯健存、妇产科主任金茂岳、医务主任兼外科主任魏一斋。

毛主席为魏一斋题词:为革命服务

在《共产党宣言》众多中译本中,华岗校长的译本是中文世界的第二个全译本,更是第一个由中国共产党人翻译的全译本,也是中国第一个以英文版为底本的译本。他首次将《宣言》的结尾准确译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成仿吾老校长以德文版为底本,1938至1978年,凭借德、英、日、法、俄五国语言优势,他先后五次译校《共产党宣言》。

三、凝塑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

早在1904年,山大人便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文章,这是中国科学界走向世界的开始。

新中国成立后,山大人接续谱写创新知识文明的华美乐章。

童第周的“童鱼”研究

夏道行函数与夏不等式

蒋民华院士一生致力“功能晶体材料”研究。

“彭一般原理”等国际上为数不多用中国人命名的重大成果,皆留下了山大人谱绘世界知识文明的印记。

王小云院士构建国际密码中国话语权。

陈子江院士团队破解人类胚胎发育调控机制。

李术才校长团队攻克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控的世界难题。

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大飞机、神舟飞船、神光工程、天问一号、ATLAS、AMS等国内外重大科技进展与工程建设,都见证了山大人永攀知识高峰的足迹。

这一项项的山大首创、中国之最、世界领先,绘写出山大人在建构中国自主学术话语体系的不懈努力,也积淀生成了山东大学在科学研究中敢为人先的鲜明标识。

四、构筑开放包容的办学格局

齐鲁大学时期,秉持中西互鉴的办学理念,在课程上坚持同时开设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中国儒家典籍,并聘请外国教习讲授相应课程。直至1952年时,毕业生可同时获得美、加、中三国三校毕业文凭。

改革开放后不久,山大率先恢复了与国外名校的交流合作。

走进新时代,学校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现在,山东大学已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基于学校的悠久历史、官办性质、红色基因和国际视野,山东大学当之无愧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

第二部分:今日山大

在强校兴国中

感悟浩然之气的实践力量

123年来,无数山大先贤前赴后继,砥砺前行,用行动书写了忠诚,践行了担当,铸就了辉煌。

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升。

数学获批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布局建设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六堂一院”引领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

“学在山大、快乐成长”育人理念成为共识,优秀学子在各类大赛、评优中斩获佳绩,“山大基因”底色更加鲜亮。

学科水平再攀新高。

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获评“显著”。

国际主流排名快速攀升,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20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 ,自然指数跻身世界30强,软科和ESI排名进入全球150强。

特色学科优势彰显,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地下工程、生殖医学等若干学科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四大”建设有力推进,现有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

国家级重大项目数连创新高,亿元级项目持续突破。

队伍建设奋起勃发。

人事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从1.0迈入2.0新阶段。一批学者引领国际学术前沿,荣获一批重大奖项。

文化引领担当有为。

全球汉籍合璧、《永乐大典》存卷综合整理、《(新编)中国通史》纂修等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取得重要进展。

焦家古城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

入选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国家一级博物馆、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

《文史哲》创刊于1951年,被誉为“高等学校文科学报”之王,一直深受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关注。在长达70余年的办刊历史上,它一直是人文学术潮流的引领者,更被学界视为学术风向标之一,在海内外人文学界卓有声望。

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表彰《文史哲》在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等方面做出的贡献,鼓励《文史哲》及学术期刊界“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山大学者讲解《四库全书》有关情况,对山东大学中文、历史、哲学给予充分肯定。

社会服务贡献突出。

山东大学鼎力支持西部建设,成立甘肃、西藏、云南研究院。

山东大学牵头成立“鲁港澳高校院所创新联盟”,积极促进鲁港澳共建共赢。

第三部分:寄语新生

123年来,山东大学培养了70万各类人才,山大学子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这其中,有的在基层一线、艰苦地区默默深耕,有的在海内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等领域成就卓越,享誉海内外。

致本科生新生

一、做爱国奉献、挺膺担当的山大人

二、做品行高尚、崇德修身的山大人

三、做实干奋斗、追求卓越的山大人

四、做引领创新、勇立潮头的山大人

致研究生新生

一、志存高远,厚植家国情怀

二、崇德修身,砥砺高尚品格

三、追求卓越,勇攀科研高峰

榜样引领 激励未来

家国情怀山大人

马祖光院士

马祖光院士,1950年毕业于山大物理系,他是我国光电子技术专家。一生“追光”、科研报国的马祖光院士,亦是山东大学光学系学子们追逐的“一道光”。在“追光”的信念下,光学系又走出了5位院士。

薛其坤院士

薛其坤院士,光学系1980级校友。今年6月,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多年来,薛其坤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用一个个重量级科学发现,助力我国量子科学研究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马大为院士

马大为院士,化学系1980级校友。他在合成方法学和生物活性分子的高效创制方面做出系统性和原创性的贡献。

王承祥

王承祥,电子工程系1993级校友,欧洲科学院院士。身居海外求学、从事科研工作近二十年,王承祥在学术事业的高峰期毅然选择回到中国国内发展,在为5G和6G通信技术研究做出引领性贡献。他用严谨、执着和坚守,兑现着对学术、对科研的初心。

崇德修身山大人

谢海岸

谢海岸,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02级校友。2007年,她放弃公务员编制,回到家乡海南畅好乡中心学校任教。十七年来,她克服种种困难,通过各种方式资助贫困学生,与同是山大毕业的丈夫一起,在助教助学路上坚定前行

实干奋斗山大人

宁高宁、宁光

山东大学有这么一对传奇的校友兄弟,宁高宁和宁光。1979年,宁高宁进入山东大学经济系学习,三年后,他的弟弟宁光考入山东大学医学系。宁高宁曾先后担任4家世界500强央企负责人,主导了华润集团变革、中粮集团转型、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的重组。宁光在复杂的内分泌代谢病领域里钻研了30余年,能看别人看不好的病,成为“中国内分泌之光”,享誉世界。

刘培超

刘培超,2007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校友,深圳越疆科技公司创始人兼CEO 。十年时间里,刘培超和团队先后攻克小机器人行业三个世界级的“卡脖子”技术,开发出全球首款桌面协作机器人。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创业伙伴,都是山大校友。

与刘培超一样年轻的创业校友还有很多:比如,编程猫的CEO李天驰,比如木木西里的CEO崔远驰。

丹桂馥郁,硕实满仓。山东大学 2024 级本科生及研究生开学典礼完美落幕。愿同学们从校训、校风中汲取精神力量,将山大基因融入血脉,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山大人,挺膺担当、不负韶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

SDU 2024

* 123!直击202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现场!

*山东大学举行202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

*山东大学举行202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

*列队完毕,请检阅!

素材来源 | 党委校长办公室

档案馆、校史办

责任编辑 | 苗立群 张嵩迎 王子涵 刘舒婷

审核 | 林竹 冯刚 曹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