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你不知道的大萧条:最糟可以到什么程度?

作者 | 见小曰明辉

引言

过去40年,在五千年长河中,不过微泛涟漪;在巨大历史惯性面前,更是极小概率。几十年经济飞速发展,不是奇迹, 更不是必然,而是三波红利叠加的结果:①人口红利;②制度变革红利;③全球化红利。

可如今,三波红利都已渐行渐远,若依旧对未来线性外推,难免陷入刻舟求剑的困境。我们这代人,三观成型于中国加入世贸后的黄金时代,乐观是对未来预期的底色。不过,20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位普通日本青年眼中的未来何尝不是金色,只是历史进程从来都独立于个体期望。更何况,某些风险并非罕见的黑天鹅,而是摆在眼前、几成定局的灰犀牛。

我的父辈祖辈经历过1953~1978年长达25年的磨难,吃过树皮、做过苦工,饥寒交迫。即便在我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也是贫穷:日子怎么那么苦?即便如此,那时还能吃上白面,虽很少摄入蛋白,但已然比父辈幸福一些。

周末读史,回看1929~1933年美国大萧条。说实话,在我心中依然比不上祖辈经历的1953~1978年。但美国大萧条糟糕的程度依然让心灵震撼。

本文无意传达任何悲观消极情绪。对生命、对人类,过分的悲观、过分的乐观,都是不诚实的;看清世界荒谬,是一个智者的基本水准;看清了,不是感到恶心,而是会心一笑。说到底,悲观是一种远见;鼠目寸光的人,不可能悲观。

一、大萧条的产生

大萧条产生的真正原因在于从柯立芝到胡佛总统任内所谓的“ 新世纪”繁荣并没有坚实的基础。回顾起来,大萧条似乎是产业革命最后来了一次大动荡。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有了各种大规模生产技术,工人每小时的劳动生产率已经提高了40%以上。 既然有了大规模商品生产,消费者的购买力显然也需要相应提高,也就是说,要增加工资。但是在 20 世纪20年代,工人的收入并没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相应增加。就算在黄金时代的1929 年,布鲁金斯经济研究所发现:一个家庭如果相取得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每年要有2,000 美元的收入才行,但 当年美国60%以上的家庭进款达不到这个标准。一句话: 购买力跟不上商品产量。那时有各种 愚蠢的想法,其中之一是认为产量突增不是什么问题,“只要有个好推销员,什么都能卖得出去”。当时各种群体性投机已经在怂恿那些手头并不宽裕的顾客乱买东西,靠延期赊账的办法来做买卖。

信用账期总有一天会爆掉,“新世纪”繁荣就此结束。接踵而来的是一场大恐慌,全国惶惶然不知所措。上次长期经济危机发生在 1893 年,自此以后,美国已高度工业化,想要城市人口大批回乡已不可能。胡佛恰巧在大难临头的前夕担任总统,可谓自作自受,因为 他在当商务部长时只醉心于提高生产力,却不注意购买力不足的危险性。他在卸任离开白宫很久以后,才对当年有所醒悟。他写道:“这边为数不过几千人,却占有大部分成果;那边是占20%左右的人口,却只分到那么一点点东西。”

先是股票市场崩溃,再到 1932 年(大萧条最惨的一年),经济一直在螺旋式下降,销售量下降,只好用解雇工人来降低商品成本。这个工业部门的工人失业了,哪里有钱去买别的工业部门的产品呢?这样,销售额越下降,被解雇的工人就越多,引起购买力的全面萎缩,结果是: 产业工人穷了下来连累农民也穷;而 农民的穷,又回头加深了产业工人的穷。“ 谁也没钱买对方的东西”,这是一个俄克拉何马州人在国会的小组委员会上作证时说的话,把恶性循环这个现象说得清清楚楚,“所以, 在同一时间同一国家里既是生产过剩又是消费不足”。

(P.S.这一幕,我们应感到熟悉:我们是否沉醉于中国大规模制造能力,并为之骄傲;我们是否自豪于工人服从性强、效率高、加班文化盛行,并且人工便宜、还特别能卷……可我们是否想过一直以来重制造、轻民生、低工资,内需严重不足,生产出这么多过剩产品是否利益众生?需求是经济的核心,内需不足的风险我们将在美国大萧条中可见一斑。)

整个来说, 纽交所道琼斯指数自 1929 年以来下跌89%;投资者的损失达740亿美元,相当于世界大战全部战费的三倍。 其中, 当时的繁荣明星股美国钢铁和通用汽车下跌了92%P.S.这两只股票在那时代表着最强科技产业)。重工业的关键 公司美国钢铁当时的开工率只有19%。美国机车公司也不需要太多钢材了:在20年代,它平均每年售出600台机车;可是1932年只卖了1台。汽车制造业也不再大量买进钢材,一些大名鼎鼎的汽车公司逐渐消失:什么施图茨汽车、奥伯恩、科德、爱德华·皮列、皮尔斯·阿罗、杜森贝克、富兰克林、杜兰特、罗科摩比公司等等,都是如此。( P.S.这些曾经的汽车品牌我们今天一家也没听说过,都被 历史无情扫落在尘埃之中 。)

有个不自量力的人出了一款“罗克尼”牌廉价汽车要跟福特公司竞争,结果损失2,100万美元。( P.S.可见在内需不足的时势下,即便那时卷价格最终也是死路一条 。) 美国汽车销量距离1929年时最终下滑75%。航空运输业也一落千丈,当时只有12个座位,可是据商务部统计,平均每班有7个座位空着。除了新发明的有声电影外,其他 所有娱乐场都濒临破产

全国有 五千多家银行倒闭8.6万家商号暂停营业,13万家工商业公司破产。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1973 年估计为21,770 亿元)。1932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工人即使谋得一职,每周平均工资也只有16.21元,工人工资平均降低40%。

后记

何谓悲观主义?不要着眼于“悲”,要着眼于“观”:万事万物都会过去,人总要死,欲望永远不能满足,阳光下无新鲜事……这就是悲观。悲观主义是一个态度是一位勇敢者的态度。得不到快乐,很快乐,这就是悲观主义。如此就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知物之明知事之明。一切都无可奈何、难过的,但是透彻,也可以叫“透”观主义。人类的未来是可以乐观的但盲目的乐观主义者不见得比认真的悲观主义者更高明

木心回忆录:“纹革”那么凶时,我用老子对付:“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结果呢,“纹革”持续那么久;我 跟老子说老兄,你也料不到。——读到此处,我能共情到木心这看似平静的话, 内心是何等的悲凉

我想起自己的爷爷,在那漫长的1953~1978年,他从40岁熬到66岁;仅仅因为家里开过砖窑,就被冤划入不好的成分。多想他还在世,我定斟壶老酒,与爷爷聊聊:1949年之前的日子到底过的怎么样;1949年之后,您最年富力强的三十年被时代蹉跎了,有什么遗憾……太多的话想问您,可惜您离开时我还少不更事。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参考文献:

1. [美]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美国社会实录》;

2. [美] 莱因哈特/罗格夫,《这次不一样:800年金融危机史》;

3. 陈芥,《大萧条之中和之后的生活》,《世界博览》2009年第23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