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神州大地阴云密布,“四害”横行,社会治安极度混乱。这年春,赤峰县巴林左旗发生了一桩盗窃案:花加拉嘎供销社被撬,丢失现款1400元、猎枪1支、半导体收音机1台,以及火药、粮票、袜子、衣服等许多物品。如今看起来不算什么,但在当时却是一件大案。
案发现场虽留下不少足迹,当地公安机关侦查了8天,一点线索也没找到,陷入僵局。案情分析会上,一位民警突然想到了什么,对大家说道:“赤峰不是有个老马头么?听说对足迹颇有研究,要不把他请来试试?”
这位民警所说的“老马头”,是赤峰县公安局的侦查员,名叫马玉林。他从小在地主家放羊,因为怕丢羊挨打,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琢磨,练就了一双“神眼”:只看蹄印就能判断出羊的体态特征,跟在羊群后面不用数,就能知道是否有羊丢失,或丢了哪一只。
渐渐地,他的“神眼”不仅能追踪牛、马、羊,也能通过人的足迹,判断出此人的性别、身高、年龄、胖瘦等,当地人都喊他“马脚印”。1959年7月,年过半百的马玉林凭这手绝活,被特批招入公安局刑警队,成了一名侦查员。
收到左旗公安局的求助消息后,马玉林带着多年来在他身边学习步法追踪技术的苗春青,于次日清晨启程,乘坐班车前往巴林左旗。
从赤峰到巴林左旗,有二百七十多公里,汽车得跑整整一天。即使是一个壮汉,在车上颠簸一天也吃不消;更何况春寒料峭,这里的气温很低,就算穿着很厚的棉鞋,两只脚也冻得针刺般地疼。而这时候的马玉林,已经是67岁的老人了。
车轮飞驰,碾得冰雪“嘎嘎”之响。老马用手擦去窗户上的白霜,只见窗外丘陵起伏,白雪皑皑。汽车偶尔惊起几只花喜鹊,张开双翅,飞不多远又落下了。这美丽又熟悉的冬景,让老马陷入了回忆,他曾在这块土地上生活、放牧,度过了半辈子。
路况不好,汽车时不时地颠簸着。苗春青担心老师吃不消,关切地问:“老师,怎么样?”
“没事!”马玉林转过脸笑着说,“早年间为了破案,我骑过驴,坐过手推车,更多的时候是靠两条腿。如今能坐上汽车,是最享受的啦!”
夜幕降临,班车终于到了巴林左旗。当地公安部门早已等候多时,寒暄过后,给师徒二人安排了住处。不过,马玉林破案心切,听完案情介绍顾不上休息,便打着手电筒,在当地公安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案发现场。
案发八天来,天气一直不错,无风亦无雪;现场也是一直封闭着,没有遭到破坏,这让马玉林很高兴。他进入现场,仔细观察着一切。
犯罪分子是破坏锁簧入室行窃的,但供销社人来人往,留下的足迹多而杂乱,很难从中找到有价值的线索,这也是当地公安感到头疼的问题。
他们指着地上的足迹对老马说:“目前发现了四组可疑脚印,一是解放鞋,一是球鞋,还有棉靰鞡和布鞋。究竟是一人作案,还是团伙所为,又是穿哪种鞋的人作案?这些前提尚且认定不了,破案难度很大啊。”
马玉林面色严峻,对四种足迹逐一观察,沉思了一会儿,可什么也没说。屋子里人不少,但是很安静,目光都集中在老马身上,注意着他做出的每一个动作,谁也不敢打破这种沉寂。就连平时总爱提问的苗春青,此时也是默默无言地守在一旁,偶尔熟练地配合老师做点什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老马还是没有开口。显然,即使是他这样的足迹专家,面对现场复杂的情况也感到棘手。不少人心里开始起了嘀咕:“都说这人有多神,我看八成是吹出来的。”
但是,马玉林毕竟是马玉林,这点困难还是难不倒他的。他在屋内观察了一阵,然后打着手电筒向外面走去。苗春青、供销社主任和几名公安人员也跟了出去。
老马拿着手电筒,在门窗和地面上照了一番,然后顺着山墙,向房后绕去。房后,是供销社堆放杂物的地方,平时很少有人去。苗春青知道,老师这是在“圈踪”了。所谓“圈踪”,就是从案发中心向外围勘察,以便发现可疑线索。
“你们都过来!”忽然,老马停下了脚步,呼唤着众人,“你们看,这地上是什么印?”
大家赶忙围了过去,顺着手电筒的灯光,果真看到地上有两个圆形的印痕。若不是老马指给他们看,根本看不出来。可这是什么印呢?大家迷惑不解。
“再仔细看看,”马玉林故意卖了个关子,“圆印里还有东西呢。”
定睛一看,果然,在那圆形的印痕里面,还有两个更不起眼的小圆点,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马玉林看没有人回答,转身问供销社主任:“你们丢的那支猎枪,有没有枪把?”
“有!”供销社主任点点头,肯定地回答!
“那就对了。”马玉林微微一笑,告诉众人,“这个大圆印就是枪把留下的,里面的小圆点,是枪把上的小螺丝。我猜,那家伙偷了东西,绕到这里,拄着猎枪跳上的墙。你们看,墙上还有划痕呢!”
在手电筒的灯光下,土墙上隐隐显出一道浅浅的划痕。“这是棉靰鞡蹬的。”马玉林指着划痕,平静地下了结论,“作案的不是四个人,也没有两三个人,只有一个人,就是穿这个棉靰鞡的家伙。”
人们都被惊呆了。那两个圆形痕迹,还有土墙上的划痕,别说是晚上,就是白天也未曾被人注意到。现在,马玉林不到一支烟的功夫就发现了它们,还做出了推论,说得斩钉截铁,就好像亲眼看见了似的。
八天来,由于一直找不到线索,这件案子像一块巨石压在民警心上。马玉林的到来,把这块巨石撬动了一下,使人们感到轻松了一些,似乎看到了破案的希望。但供销社主任不信,光凭几个印痕就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这也太玄乎了,心中暗暗嘀咕着:“我倒要看看你怎么破案。”
“走,咱们这就去追他!”老马说完,快步朝着前院走去。人们一下子愣了,这老头坐了一天车,刚下车就来破案,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要继续查?他们把目光转向了苗春青。
苗春青立即会意,紧追几步撵上马玉林,说:“老师,今天太晚了,还是休息一下,明早再追吧!”
“明天?明天要是下雪了呢?”
“不会的,老师您看,满天的星星呢!”
马玉林抬头看了看,果然,星光闪烁,也就不再说什么。实际上,他有很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奔波了一天双腿又酸又疼,又何尝不想早点回去泡泡脚呢。临走前,马玉林嘱咐民警,找几个脸盆把痕迹扣上,保护好,这才安心地向旅社走去。
这时,供销社主任悄悄地把苗春青拉到一旁,悄声问:“老马夜里也能追踪?”
“那可不,”苗春青眉宇间透着自豪,“老师年轻的时候更牛,骑着马,挑着马灯追踪,一夜能追几十里地!”听闻此言,供销社主任少了几分怀疑,多了几分佩服。
翌日,天刚放亮,马玉林就起来了。年纪大了睡不着,他独自一人来到案发现场,对着那些足迹、划痕琢磨起来,直到苗春青叫他回去吃早饭,他才离开。
六点整,众人再次来到现场。马玉林折下一根树枝,从土墙那里开始,边走边画圈,顺着棉靰鞡的足迹开始追踪。供销社主任和几名当地公安,怀着极大的好奇心紧随其后。
老马追踪有个特点,他不是低头跟着足迹走,而是一眼望出去很远,根据足迹、周围的环境以及犯罪分子的心理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判断,然后以极快的速度前进。老马用树枝画圈的地方,常人看不出有何异常,但他自己心里有底。
一口气追出八里地,脚印在一道小山岭前消失了,马玉林在岭前查看一番,还是没找到棉靰鞡的足迹。他望了一眼周围,沉思了一会儿,对众人说:“准是翻过岭了,走,咱们也过去!”
苗春青慌忙上前拉住他,“老师,这山岭太高,还是我翻过去吧,您从旁边绕过去。”马玉林同意了。此时已是下午,为了抓紧时间,供销社主任从附近住户借了一辆驴车,载着马玉林绕过了山岭。
两拨人汇合后,又在岭下搜寻踪迹,很快就发现了那个棉靰鞡的脚印。师徒二人继续追踪,走到一个叫钱龙沟的村子时,马玉林停下了脚步,“别走了,他就住在这个村里。”
这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大家也都饿了。说来也巧,村里有一户人家是供销社的职工家属,热情地招待大家吃了一顿晚饭,他们一边休息,一边进行摸底工作。
公安人员把村干部找来,简单介绍了下案情,让他们协助工作。马玉林对村干部说:“你想想,村里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二十三四岁的年轻小伙,身高嘛……”他说着站起来,把手放在眼皮底下比划着,“到我这儿。”
苗春青打量一眼,补充了一句:“一米六二左右。”
村干部想了想,表情有些为难:“这样的小伙子,咱们村得有七八个哩!”
“那不多,等会儿全叫过来,让我一个一个地看看。”马玉林说道。
村干部应了一声走了,大家边吃边议论,老马在屋里坐不住,趁这会功夫,他拿着手电筒悄悄出去了。等他回来时,手里多了一个空的火柴盒,对众人说:“这玩意儿,是我刚才在蒿子里捡到的,挨着脚印不远,应该是那个人扔的。”
公安人员接过火柴盒传看,是当地普通的“红灯记”火柴,上面有人用钢笔写了两个字“红灯”。这两个字也是一个线索,可以和嫌疑人的笔迹比对鉴定一下。
不到一会儿的功夫,村干部带来了7个年轻人,马玉林挨个观察了一阵,却又一个个地否定了,问:“还有吗?”
村干部说:“还有一家兄弟俩,不过这俩孩子平时表现都不错,哪能干坏事啊!”
“别急着下结论,看看再说吧。”苗春青说。
“那我把他们叫来。”
“不用麻烦了”,马玉林从椅子上站起身,“我们去他家看看。”
村干部带着一群人,来到了那户人家,女主人把他们请进屋,脸上闪过一丝不安。这时,马玉林注意到屋里站着一个年轻人,约莫二十岁,脚上穿着布鞋,身高一米六二左右,神情很不自然,隐约露出一丝慌乱。一问,得知他是家中老二。
苗春青也在观察着屋内的一切,扭头发现桌子上放着一个笔记本,随手拿起来翻了翻,交给了同行的公安人员。他们拿出火柴盒,很快就认定二者的笔迹是出自同一人。那个青年发现了,神态显得更加局促,说:“别看了,写得不好。”伸手抢过了笔记本。
众人交换了一下目光,意思是:这个年轻人有重大作案嫌疑。然而,马玉林却神态漠然,显然不认同他们的观点,待那个青年离开了屋子,低声问村干部:“他哥哥呢?”
村干部问女主人:“老大去哪了?你把他喊来,我跟他说几句话。”
“他在西屋忙着呢,我去叫他。”女主人说着出了屋,过了好一会儿,才领着老大进来。他的个头跟老二差不多,但明显比弟弟更成熟,老练。马玉林望着他,不动声色。
村干部跟老大聊了起来,他神态自若,对答如流,没有什么不对劲。聊了一会儿,村干部觉得没词了,扭头看了看马玉林。老马一挥手,“我没啥要问的,让他回去吧。”
老大一听这话,脸上露出了笑容,转身向屋外走去。刚走没几步,老马大吼一声:“回来!”吓得这孩子浑身一哆嗦。
马玉林这才走到他身边盘问起来,这个青年先是一阵惊慌,但很快镇定下来,反过来质问马玉林:“你凭什么怀疑我?”他母亲和弟弟也围上来,冲着马玉林嚷嚷。
“凭什么,就凭你那两只脚!”马玉林义正言辞地说。
随后,警方对这一家三口分别进行了讯问,老二的心理防线最先崩溃,说他哥前两天给他一个手电筒和一个黄色帆布兜子,经供销社主任验看,确认是供销社丢失的物品。随后,他母亲也交代,这几天大儿子总在西屋鼓捣什么。
果然,警方在西屋的炕沿下找到了失窃的1400元钱,猎枪、火药、粮票、衣服等被盗物资,也先后从墙缝、粪坑等处起出,作案时穿的那双棉靰鞡也被找到。
仅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就破了这起重大盗窃案,在场的人全都啧啧称奇,说老马头的眼真是神了!可有个问题大家都想不明白,便问马玉林:“我们都觉得老二嫌疑很大,你为啥把他排除了呢?你又是怎么认出那个犯罪分子的呢?”
马玉林笑了笑:“你们都说我是靠着步法和脚印认人,这话当然没错,可是光这样做还远远不够,因为犯罪分子都是很狡猾的。进村子之前,我从足迹上看出这个犯罪分子右腿有毛病,走路有点瘸。但是我留了个心眼儿,对谁都没说,就怕你们嚷嚷出去打草惊蛇。”
喝了口水,老马接着说:“到他家后,老大迟迟不露面,我心里就犯了点疑。等他进屋来,两腿是正常的,我想他是不是装的呢?所以就让他回去。他自以为躲过一劫,身体一放松,右腿的毛病就现了行。我一看,不是他还能有谁!”
众人一听,恍然大悟,心中暗暗称赞马玉林不仅眼力好,脑子也够机灵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