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古代髡刑一点儿都不疼,却让人倍感屈辱,现代男子已离不开它

综述

想象一个场景,如果你在某天穿越了,先不说穿越到什么朝代吧,反正就是穿越了。和小说中魂穿的描述不同,

你直接带着自己的肉身穿越,到了大街上面。

你的出现并不突兀,你在穿越的时候,也有一个神秘的存在,开金手指,将你身上的一切都变成了与时代相符,除了身体外貌,其它的一切都跟穿越的时代相符合。

就是这样的你,走在街上,绝对会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他们会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看着你,

纷纷绕着你走,就好像你是那种作恶多端的人。

这不怪你的形象。但凡是个正常的古代人,认知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只要是看见了现代社会,心中都会觉得,自己遇上的人,绝对是一群法外之徒。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异,是一个很简单的原因: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文化出现了巨大差异。

很多在古代被视为酷刑的东西,如今都被视为正常的事情

比如说,

剪头发这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在古代就是一种羞辱性的惩罚。现在,就让我们来好好看看这些差异。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在说到这些差异之前,我们首先来看看,头发在古代究竟是什么地位。

《三国演义》曾经描写了一个情节:曹操带兵出征,路过麦田时,三令五申,不许士兵践踏麦子。结果一不小心,自己的马就进入了麦田之中肆意践踏。

曹操为了明确军纪,特地割发代首,

结果全军信然,全程保持着良好的军纪。

这个故事可不是罗贯中乱编的。虽然在《三国志》中,这段故事没有被明确提及,但是在《曹瞒传》,这段故事的前因后果都被明确写了出来。不管后人如何评说,曹操的举动证明了一件事情

:魏军的军纪确实很严,严到首领都不能法外开恩。

当这个故事流传到后世,被后世的文学评论家看到之后,一切也就全部变味了。比如说清朝的毛氏父子,他们评论《三国演义》的时候,就评价曹操的行为,

是用割头发,替代了自杀的结局。

这种理解,就属于是刻意黑曹操了。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也体现了清朝和东汉末年,两个时代之间相距千年的差异。

在东汉时期,头发的地位那是相当高的。之所以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所指的,就是

头发、胡子等外貌特征,对于古人的重要性。

古人的观念之中,人身上的每个部位,都是出于先天灵气的造化。一个人没有选择权,或者说是没有资格,去随便动自己的身体。普通人怎么看是很难知道的,

但是在士大夫看来,

随便改变自己的体貌特征,比如说剪个头发之类的,绝对就是酷刑了。

在士大夫阶级的影响下,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逐渐也影响到了民间的观念。什么

正月剪头死舅舅之类的

,无视地域的阻碍,开始在全国各地广泛传播。头发这种东西,居然能和性命产生联系,这就是一种很魔幻的事情。

至于宣传这种观念的士大夫阶级,更是为了头发、胡子付出大量的心血。如果有谁能够有一把好胡子,或者是头发飘柔,

这都能证明这个人生活舒适、讲究

,也更能得到上层士大夫的认可,觉得这是一个美男子。这条标准,可是千年都没有怎么改变的。

不疼但很屈辱的刑罚

民间这种观念建立起来,朝廷自然就要利用这种观念,去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因此,

一种酷刑——髡刑。

光看名字,很多人都会觉得不明所以。这种刑罚说白了,

就是把一个人身上的头发、胡子全部剃光。

这种从周朝就被创立出来的刑罚,一直延续了千年之久。因此,在古代,如果看见一个人头发和下巴都是光溜溜的,那么他八成就是一个

犯人

之所以说髡刑是一种酷刑,就是因为髡刑的

羞辱意味是相当重的。

只要受了髡刑,其人的社会地位基本上就没有了。除此之外,这种刑罚不涉及身体上的处罚,对于某些讲究文治的朝代,髡刑无疑

是效果最好的非肉刑。

在以乡村、坊市为主的生活单位中,一个人只要犯罪,他的事情就会成为他一生的污点。尤其是士大夫,让他们受这种刑罚,

当真比当头一刀来

更加难受。

受到这个观念的影响,早期在中国的

佛教徒是无论走到哪儿,都位于鄙视链的低端。

毕竟嘛,佛教讲究出世,不留下子嗣,同时也要剃头发,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都可以说是得罪完了。

也就是靠着南北朝时期的发展,

不然

佛教在中国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发展空间的。

现代人之所以不认为剪头发是一种刑罚,很大程度上,就是

西方文化

进入中国所导致的。

在现代,像关羽那样的长胡须也不被认为是什么身份地位的象征,有的人甚至会认为,这是

肮脏邋遢

的象征。

结语

不过,事实也证明,短头发、短胡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进步。确实,在实际的工作场合中,如果是一头长发,一脸的胡须,平时日常打理也不方便。像这种改变,虽然不符合我们老祖宗的观点,

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生活方式的进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