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新中国诞生的历史见证——《开国大典》名画鉴赏

进 德 为 本 诚 敬 致 用

新中国诞生的历史见证——《开国大典》

——问题关注——

1. 描绘新中国成立的经典作品《开国大典》是如何产生的?

2. 《开国大典》作品的创作环境和作品分析

3. 《开国大典》作品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

赏读作品全貌 感受作品内涵

作品名称:《开国大典》 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作者:董希文

类型:油画

尺寸:长405cm;宽230cm

创作年代:1953年、

画面描述内容:

油画《开国大典》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大庆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庄严的历史时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总理周恩来等11位领导人入画,还有天安门广场上的受阅方阵和欢欣鼓舞的人民群众组成的热烈而宏大的场面。

探究经典作品

油画《开国大典》作者:董希文

董希文(1914年—1973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出生于浙江绍兴,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他是受到毛主席赞誉的油画大家,他的作品是国家文物局规定“作品一律不得出境”的画家之一。

董希文从小就痴迷绘画,先后就读于杭州芝江大学、苏州美专、上海美专、杭州国立艺专以及越南河内巴黎美专分校等艺术院校。师从艺术大师林风眠、颜文良、刘海粟、常书鸿等前辈,学习中西方绘画艺术。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董希文随杭州艺专迁徙于贵州、云南。1939年去法国留学。他主动到劳苦民众中体验生活,曾用三年时间临摹了大量敦煌壁画。多方面的艺术积累使他可以把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融入油画创作中,董希文先生在创作实践中尝试走出新中国油画的民族化之路。他的创作多表现中国革命,社会变革,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主要作品有《百万雄师下江南》《抗美援朝》《红军不怕远征难》《春到西藏》等等,最为著名又家喻户晓的作品就是《开国大典》,这件作品在创作完成后曾被印制成“年画”,销量一度超过一百万张。

1.描绘新中国成立的经典作品《开国大典》

是如何产生的?

1951年初,中宣部、文化部筹备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举办党庆画展。中国革命博物馆迅速组织中国几十位知名画家进行创作,短短几个月,便创作出近百件革命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而描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历史时刻——开国大典盛况的作品却没有。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幅 “开国大典”的重大命题创作。 37岁的青年画家,时任中央美院教师的知名教授董希文承担了这项光荣任务。

2.《开国大典》作品的创作环境和作品分析

(一)简陋的创作环境和条件

《开国大典》凝结了深厚爱国情感的油画巨制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呢?这件鼓舞了无数中国人的经典之作,诞生在西总布胡同的一个普通而简陋的房间里。这间借用来的“画室”不大,而且狭长,董希文先生将画幅靠在南侧的墙上,取得稳定的北向光线。董希文常在画室的椅子上过夜,作画时,他一会儿爬上房顶,一会儿躺在地上。由于房间太小,画幅上接房顶,下贴地板,不能退远观察作品全貌,这样创作的难度,亦是考验画家的绘画水平与创作功底。画室的墙角下铺满了调色盘,表现天空的蓝色和画柱子的红色就各有十几个调色盘。画室的角落里还有很多画天空、廊柱等使用的排笔和刷子等等。创作条件如此简陋,但丝毫不影响董希文先生充满热情的创作,这幅表现新中国诞生的历史巨作《开国大典》仅仅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创作完成了。

(二)《开国大典》作品的构图创意

真实的现场情况

由于当时的设备简陋,开国大典的视频和图片资料留存十分有限,董希文先生在研究作品的构图时发现资料中的国家领导人和新中国的人民群众不在一个场景中,这与他的创作构想相悖,于是他决定打破空间透视的限制,采用了一种表现派和现实派相结合的手法,艺术处理很大胆。毛主席侧身站立在画面中间,其他的领导人都站在左边大约三分之一的画面上,形成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天安门城楼中间的一根大红柱子被移除了,毛主席前面的空间大大放宽了,虽然有悖实际的建筑构架,但这样的构图处理,都是为了显出天安门广场的明朗开阔,群众场面的雄壮宏伟。梁思成先生曾说:“《开国大典》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经过艺术处理的画面结构透视感极强,就连被风吹拂的灯笼穗,也引导着观者的视线,看向位于中间位置的毛主席。从画面最右侧的正阳门到国旗,再到画面居中的麦克风,最后到偏左伫立的毛主席,直通南北的视线建构出一个展望式图景,与东西贯通的长安街共同建构了全新的天安门广场的视觉空间。董希文先生为配合这一视觉效果而将正阳门改为正南之后,画面中所形成的虚拟的观者视线,就与古老北京城的中轴线相一致。

《开国大典》草图,18.5×30.5cm,纸本铅笔

《开国大典》画面结构分析图

开国大典的麦克风在绘画作品中也做了调整设计

(三)《开国大典》作品的色彩与笔法

《开国大典》在色彩的运用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和对比以及物体的固有色,减弱了随光线、环境而异的油画用色法,糅进了中国画的工笔重彩绘画技法和敦煌壁画用色的特点。画面上红柱子、红宫灯、紫红地毯和广场上的红旗,与蓝天白云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画面热烈而明快。 画家为了增强地毯的质感,在颜料中掺上锯木的木屑和沙子,增强了地毯的质感。金黄色的菊花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十月,汉白玉栏杆没有画得很白,偏黄的颜色隐喻了历史的沧桑……远处升起的五星红旗,标志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封建制度的结束,华夏古老民族的新生。从色彩的细节到整体热烈欢腾色调,典雅和谐,一派大国气度。

艺术界友人回忆董希文先生的创作,说他把油画色当国画色用,笔笔带峰,笔锋用起来好像画敦煌的飞天飘带,勾勒、平刷,潇潇洒洒,奔放生动。

董希文先生用毛笔进行油画创作,画面的色彩与造型经过深度思考,做到“成竹在胸”、“一挥而就”;中国毛笔绘制完成的油画必然留有笔痕,从而使油彩产生中国书法之美,不同形态的笔痕之间纵横交错,产生独具中国画特色用笔之美。

《开国大典》既具有油画写实造型的表现力,又兼蓄中国工笔重彩技法和敦煌壁画用色特点,借鉴中国画设色敷彩使油画画面单纯统一、响亮、装饰感强。只有心中对新中国爱得热烈,爱得真挚,爱得深沉的艺术家,才能为我们创造性的再现天安门广场上开国大典那激情澎湃的一刻,让后人也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那庄严神圣的场面。当毛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第一次看到《开国大典》时,称赞作品:“是大国,是中国。”

3.《开国大典》作品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

《开国大典》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它是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有独特的民族形式,是歌颂新中国成立的世纪杰作,无论是创作题材,表现技法,还是表现社会主义精神风貌方面都对新中国的油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品独特的艺术表达是对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为新中国油画创作走出一条民族化的道路,为新中国重大美术题材创作开辟了道路,树立了典范。

1953年9月2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油画《开国大典》,作品进入全国中小学教材。

《开国大典》运用写实手法记录了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盛典”,成功地表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作品超越了文字语言对中华民族红色记忆的历史记录,更是以画语完成了多元视角的视觉再现,讲述红色记忆里的“新中国”故事。作为红色经典的历史画,是对一个政党、国家与民族,行走至一个重大历史时刻的集体记忆。它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表现事物的本质,既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又处理好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最后被广大人民所认可和喜爱。

参考文献:

[1]《董希文研究文集》北京画院编

[2]艾中信《董希文的创作道路和艺术素养》

[3]侯一民《忆董希文》,原载于《泡沫集》,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4]王伯勋,《油画中国风——董希文艺术思想源流与实践》

课程设计 |王静

王静,现任人大附中昌平学校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工会主席。多年任教高中美术学科,曾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获全国论文一等奖。曾被评为海淀区青年岗位能手、海淀区优秀教师、海淀区教育系统优秀团干部,多次获评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四有教师”。2019年被评为海淀区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身兼多职做好教育教学、党建、群团、工会等工作,落实“双减”,提质增效,发挥自己的美育学科优势在教学实践、课后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化“课程思政”。作为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牢记初心使命“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致敬经典”美育云端系列课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