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元一四四九年农历八月十七。
这天早晨的紫禁城充斥着压抑的气氛。大明帝国的朝臣在面面相觑后,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悲伤的情绪笼罩了每个人的心头。
因为在两天前的八月十五,土木堡之变,英宗朱祁镇被俘,四十万帝国的将士湮没在边疆的黄土中,铁木真的后代终于再一次露出了他的獠牙。也先的蒙古铁骑指日可达京城。北京,大明,危在旦夕。
经此一役,北京只剩下了一些老弱残兵,再难抵抗蒙古的精锐。似乎现在只有一条路能走了:南迁。
翰林院学士徐珵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面对沉浸在悲痛中的满朝文武放声说:“我夜观天象,大明朝旦夕危矣,为今之计,只有南迁!”
可正在这时,突然听见有人怒喝了一声,“言南迁者,可斩也!”
徐珵抬头一看,一个高大魁梧的人从人群中走出来,这个人,正是于谦。
二
公元1398年,于谦出生在浙江杭州。少年时即刻苦读书,志向高远,他一生都以文天祥为榜样。在他七岁那年,有个和尚惊奇他的相貌,认为于谦他日会成为救时宰相。而人生正是如此奇妙,在多年后,于谦也将践行这一预言,挽救濒临崩溃的国家。
1421年,于谦考取功名。于谦本是会试第一,却因殿试时“以策语伤时”,排名第九十二名,被分配成为一名基层监察员。
但是于谦积极作为,弹劾官场恶势力,安抚瑶民,以“廉干”之名,声闻天下。
于是在1430年,于谦任河南山西两省巡抚,任职十八年。在这十八年间,于谦积极惩治官场腐败,救治旱涝灾祸,深得百姓爱戴。在他离开时,带走的只有几件破衣服和几本书,留下了一个“两袖清风”的成语。
而在此时,英宗朱祁镇专宠宦官王振。但凡有外地官员回京述职,都要给王振行好处。但是,世道再黑暗,也有清清白白,孤标傲世的人。
于谦就是一个。
于谦回京述职,自然不打算贿赂王振。王振于是罗织罪名,欲判于谦死罪。
怎料消息传出,河南山西的百姓群情激愤,两省百姓进京请愿。于谦终于被释放。
而王振很快也为他的愚蠢付出了代价,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三
1449年,王振怂恿皇帝朱祁镇率五十万人亲征北方的蒙古部落。
显然,宦官王振并不懂军事,农历八月十五,在土木堡这个地方,明军五十万大军几近全军覆灭,皇帝朱祁镇成为了蒙古人的俘虏,想必那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中秋节。
据史料记载,明军死难士兵有四十余万人。四十多万人,被两三万骑兵斩杀!至今想来,都令人扼腕叹息!
可是不管怎样叹息,历史的无情潮流,终于将于谦推上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舞台:北京保卫战。
八月十七的朝会,于谦厉声喝斥主张南迁的徐珵,“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休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代理监国的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让他全权主持京城的防守事宜。
但是此时的京城已然是一个空架子,留给于谦的,是内忧外患。
第二天上朝,一个本应最该被关注的问题浮出了水面:谁应该为这场危机负责?
答案当然是宦官王振。
文武百官向朱祁钰要求惩处王振党羽。愤怒的官员们甚至当堂打死了三个王振的爪牙。被吓怕的朱祁钰想要逃走,却被冷静的于谦留住了。因为王振的党羽统领着御林军,一旦朱祁钰离开朝堂,御林军很可能与官员爆发冲突,局势也必不可收拾。幸好,在这混乱的局面中,于谦保持了冷静,他请求朱祁镇宣布群臣打死奸臣是合法的,并惩处王振的余党。
这一举措让国家内部矛盾得到一定的解决,于谦也真正成为了朝廷上下所有人的主心骨。
只是,这时消息传来,蒙古铁骑已经出兵,于谦一个人,能否扛得住大明朝要塌的天呢?
于谦面前面临着三个巨大的困难。
第一,没兵。土木堡一役,明军在北方的精锐近乎全军覆没,北京只剩下了一些老弱残兵。
于谦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调兵。经过火速动员,于谦凑够了二十二万兵员。这是怎样的士兵呢?他一共调了三类兵:预备役,备倭军和运粮军。通俗地说,这些军都属于后勤部队一类。而于谦,正是带着这样的主力,获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第二,没粮。京城粮草的主要囤积地设在通州,而通州与北京则有段距离。运粮需要不仅需要时间,也缺乏人力。而也先率领的士兵马上就能攻打过来,到时很可能会占据通州,反倒会为敌方提供粮草。
于是于谦在征调士兵的同时,下了另一条命令:所有部队必须从通州进京,自行取粮。这下可真是一箭双雕,解决了粮草问题。
但是还有一个风险:政治风险。朱祁镇被俘,也就是说,此时的明王朝是缺乏统治者的。如果敌人将朱祁镇作为人质,那么到时明朝军队就会束手束脚,难以抵抗。册立新君,事不宜迟。但是在古代,这种提议明显有着巨大风险,如果将来局势变化,提议的人可就性命难保了。
于谦站了出来。
就像当初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南迁那样,于谦再一次站出来推举朱祁钰为皇帝。
在我看来,这是于谦最伟大的地方,他不是不明白政治的风险,相反,他深知政治的可怕,但是他依然会去做。
因为在于谦眼里,只有国家的生死存亡,只有百姓的祸福安危,才是他所关注的唯一焦点。
就这样,于谦解决了最为紧要的三个难题,现在的北京与之前人心惶惶的北京已然不同,面对蒙古铁骑,人们相信在于谦的带领下,他们必将取得胜利。
而这时,敌人已经到达城下,一场大战终于不可避免。
四
也先在取得土木堡的胜利后,于一个半月之后,来到了北京城下。
这支军队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他们一个个如狼似虎,仗着快马弯刀,终于得到了这样一个入主中原的机会,恨不得立刻就将北京城撕破。
而于谦虽然调集了二十二万人,但是一来这些军队来自预备役和后勤军;二来北京一共有九个门,一旦分兵,则力量必将削减。
所以在作战会议上,明军将领普遍认为应该坚壁清野,死守北京。但是这时候居然有一个人不同意,那就是于谦。
于谦认为面对强悍的也先,守,防守,是个严重的错误。
敌人气势正盛,而我们的军队在土木堡战败后一直气势低糜,如果一直示弱,龟缩在城里,士兵将会失去胜利的信心,而敌人也会放开手脚,毫无顾忌地攻城。这样一来,北京城就危险了。
于谦认为,只有出城死战,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将军们沉默了,他们想不到于谦这么一个没打过仗的书生都有这样的勇气与决心。而在之后,他们又将听到更令他们震惊的命令。
于谦说:“战端一开,即当死战。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他停顿了一下,然后发出了最后一道命令,不留一兵一卒在城内,凡是不出城作战的将士,格杀勿论!
就是在这样的命令下,明军发现蒙古铁骑并非不可战胜。随后,于谦部署了伏击战以及利用火药在战争中的作用,积小胜为大胜,让胜利的天平逐渐向明朝倾斜。
相持了五天,也先不得不撤军离开。
至此,在于谦的带领下,这场抗击入侵,以保家卫国为目的的北京保卫战终于取得胜利。而明帝国276年的历史也得以延续。
五
北京保卫战胜利了,于谦却拒绝了封赏,他继续推行军事改革,使得明军的战斗力为之一变,促进了帝国的长治久安。
之前主张南迁的徐珵却一直对于谦怀恨在心,他改名徐有贞,暗暗等待机会想要报复于谦。
终于,这一天来了。
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徐有贞连同之前的皇帝朱祁镇发动政变,推翻了如今的皇帝朱祁钰的统治,史称“夺门之变”。
徐有贞用意图谋反的罪名诬陷于谦,即使他一点证据都没有。
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斩,史载:天下冤之。
六
八年后,新皇帝为于谦平反。
但于谦并不需要皇帝的所谓嘉许。
人们不会忘记,正是于谦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卫京城和大明的半壁江山,挽救了无数平民百姓的生命。
他从小满怀以身许国的志向,时刻坚持着自己的操守,正如他那首《石灰吟》所言: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是光明磊落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他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英雄。
他是鲁迅先生所言的,中国的脊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