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巨型稻开镰收割 “丰”景变 “钱”景

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水稻长得和高粱一样高,稻穗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禾下乘凉梦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理想和追求,而这样的场景,如今在平武镇成为现实。

近日,在平武镇八角村的稻虾种养基地,一丛丛“身高”比人高的水稻,一串串堪比项链长的稻穗在秋风中“轻轻摆动”。看着这“阵仗”,村民陈长洞不禁感叹说,还没见过这么高、这么壮的水稻,特别是那个稻穗长,颗粒多,产量肯定高。

目前,正值稻谷成熟期,大型收割机来回奔忙,唱着欢歌一路小跑,一大簇一大簇稻穗被“吃进”,吃饱了便爬上岸,向等待投食的转运车“吐出”身形修长的稻粒。收获的喜悦会“传染”。作为绘制这“丰”景的“画手”,平武镇八角村经济合作社技术总监逯晓光难掩激动之情,他告诉记者: “没想到第一年引种巨型稻就取得了如此的效果,预计亩产在1500斤以上,不仅实现了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更重要为村民增收开辟了一条‘稻’路。”

据了解,巨型稻个子高产量高,为罗氏沼虾提供天然的庇护场所,罗氏沼虾又将粪便还田,二者相辅相成,造就了纯生态、无公害、真营养的农副产品,形成了稻田循环生态种养模式。八角村稻虾基地稻田里养殖了罗氏沼虾,今年5月投苗,8月初就进入收获期。目前已经创收20多万元。巨型稻米也将以每斤6元开售。

丰收的故事接续不断,耕耘的步伐永不停歇。 目前,八角村村集体固定资产已达4200万元,村人均年收入从2018年的18000元提升到2023年的27500元。近年来,八角村多措并举、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根据产业发展规划、群众意愿、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以特色水产养殖为抓手,着重打造“一村一品”,同时利用乡村振兴旅游环线(B线)等优势资源,淬炼好“丰”景,做实“钱”景,大力发展休闲体验农业、研学培训,从餐饮、体验游、民宿、业态创新等方面形成了乡村游的“连点成线”“串珠成链”,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平武镇八角村党委书记、村主任蒋海亮表示,村集体将运用好巨型稻、罗氏沼虾、鸭嘴鱼、八角农庄、黑哥花园等资源,打造好农事体验的新场景,吸引更多人到八角打卡。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八角村聚力推动特色农业“接二连三”,全产业链“种”出乡村振兴美好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