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亦失哈:首登库页岛,修建广宁寺,昭示明朝对黑龙江入海口的主权

《明朝果然很有料》-70

【永宁寺】

亦失哈,女真人,洪武初期跟随父亲武云归附明朝,被选入内廷成为一名小宦官。

到永乐时期,小宦官亦失哈已升为太监,当朱棣想要选个可靠的身边人巡视奴儿干时,看中了精通汉语和女真语的亦失哈。

永乐十年(1412年),继去年第一次深入奴儿干后,亦失哈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再次巡视奴儿干。这次他率领着一支庞大的船队,共有大小船只230余艘,载满大批物资,沿途赏赐给当地人民,亲切地执行了慰问加震慑的任务。

亦失哈此行还干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他抵达奴儿干都司稍作停留后,再次启帆东向,穿越鞑靼海峡,登上了库页岛。

库页岛如今属于俄罗斯,但它曾是中国第一大岛,这个岛位于黑龙江出海口东部,西隔鞑靼海峡同大陆相望,面积达到7.64万平方公里,比台湾岛还要大4万多平方公里。

从汉朝起,库页岛的记录就见诸文献,但苦于距离遥远,古代和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够与岛上的居民建立起有效的联系。直到唐朝,唐太宗灭掉高句丽后,中原王朝人民的足迹终于踏上了库页岛。

亦失哈登岛,以朝廷钦差的身份接见了当地部落首领和民众并进行宣慰。这些人孤悬海外,被称为“海外苦夷”,在亦失哈之前,从没有中原王朝的朝廷官员登上过库页岛,更别说宣示主权了。

亦失哈光荣的成为历史第一人,库页岛也就此被纳入明朝版图,通过朝贡的方式向大明表示效忠。

第二件事,亦失哈在位于黑龙江入海口附近奴儿干城(今俄罗斯尼古拉耶夫斯克)的特林北山上,修建起一座宏伟瑰丽的寺庙——永宁寺,寺名寓意为祈愿奴儿干地区与人民永世昌宁。

并在寺前勒石为碑,在一块高1.79米,宽0.83米的石碑上作“敕修永宁寺记”,用汉、女真、蒙、藏四种文字,记述下自己奉大明皇帝之命,巡视奴儿干,抚慰各部民众以及修建永宁寺的情况。

记载中,永宁寺“形势优雅,桀然可观”,成为明代与长白山寺、五龙宫并列的东北三大官府寺庙之一。

亦失哈二巡奴儿干成绩巨大,此后,他又多次巡视奴儿干,从永乐时期到宣德年间,亦失哈巡视奴儿干的次数总共达到了十次之多。达到的效果是,奴儿干各部“莫不朝贡内属”、“子子孙孙,世世臣服,永无异意矣”,以后东北地区能保持两百多年的相对稳定,亦失哈功不可没。

宣德七年(1432年),亦失哈第9次到奴儿干巡视的时候,发现永宁寺已被吉列迷人所毁。他顾全大局,没有怪罪,没有追究,更没有处罚,而是“仍宴以酒,给以布物,愈加抚恤”。于是,人民老少,踊跃欢忻,心悦诚服。

次年春,亦失哈重建永宁寺,并刻石作“重修永宁寺记”。从此,永宁寺有两块石碑并立在特林悬崖之上,日夜守卫着明朝的东北边陲。

国人无远近,皆来顿首,谢曰:“我等臣服,永无疑矣!”这句誓言,世代恪守。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日人间宫林藏在永宁寺遗址,曾目睹“众夷至此处时,将携带之米粟、草籽等撒于河中,对石碑遥拜”。

屈指算来,历经两朝21帝近400个春秋,生活在黑龙江口的百姓们对此碑仍敬若神明,亦失哈可谓德之大者。

185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律师、驻俄国商务代办佩里?麦克多诺?柯林斯横越西伯利亚,由黑龙江河源顺流而下,直至黑龙江口进行考察,1860年发表了《阿穆尔河纪行》一书,其中对永宁寺碑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其中这样写道:

“这些土著居民对这个地方(永宁寺碑)及其在古代的用途,怀有一种神圣、持久和强烈的信仰,这种木片制成的花朵无疑是一年一度的献礼,还可能加上一头牲畜作为向这个地方的神抵赎罪的牺牲。”

亦可见永宁寺碑对当地居民的巨大影响。

岁月流转,风雨剥蚀,几经沧桑后永宁寺已荡然无存。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沙皇俄国将“敕修永宁寺”和“重修永宁寺”两块石碑拆除搬走,转移到海参崴的博物馆中,并将永宁寺附近遗址毁坏,这座著名的寺庙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能在史书上找到它存在过的证据。

永宁寺虽不存,亦哈失的名字已和奴儿干都司牢牢地联系在了一起。

朱棣重用亦哈失并不是巧合,它意味着在藩王失去实权后,大明王朝的另一股力量开始崛起,那就是宦官。

=未完待续=

本文节选自小院正在写的新书《明朝果然很有料》,先放到公众号〖小院之观〗上以连载的形式与大家探讨,欢迎斧正,在页面底部#明朝果然很有料中能查看已发布章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