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莫让漂流文化形同“鸡肋”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漂流文化多样性的“融合"

(文图 / 邹德祥)漂流产品游客选择余地不大,一旦上升为多样化文旅产品融合的“漂游”,就实现了漂流产品与相关联旅游产品的嫁接,让漂流的体验度大大增强。

景区应凸显文化漂流内涵,让景区活起来、动起来。譬如:在麻城天景山漂流沿途两岸,以东坡文化、孝善文化等为主题,设计临崖石刻,让文化入眼入脑。

麻城天景山有座“孝子山”,可以弘扬传承孝德文化,开展“孝子(孝德)文化夏令营”,启动“带着孝心去漂流”活动;此地还有“六棵松与五棵松”,建议还原遗址,打造“状元松”,让青年学子“拜松祭神”;还有“东山道观黄经堂”。建议讲述农耕农事祈雨传统,设台唱戏祈雨,让游客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

思想之门洞开,多向思维还能发酵升级。漂流线与红色旅游、生态观光游、乡村民俗游、禅宗文化游可有机结合,实现一线串珠,提升旅游的多元化体验度,树立良好的市场口碑。

莫让漂流文化形同“鸡肋”

按常规思维看,漂流只有一条河道。但游客仅仅是奔着一条河道而来吗?一条漂流河道,如同一场饕餮盛宴,仅仅一道主菜,能吊足食客的胃口吗?

国内漂流景区不乏先行者,瞧瞧被“分解”的河道长成什么样?位于广西桂林市资源县西部的五排河漂流,生态条件极佳,河面宽5-30米,上下游自然落差300余米。曾被国家体总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专家确认为:国内综合条件最为理想,唯一可以完全满足世界级比赛条件的漂流训练基地和比赛场所。

五排河沿岸打造五大漂流部落,漂野部落、漂瓶部落、漂木部落、漂苗部落和漂瑶部落等,蕴含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民俗特色,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另外,五排河漂流还一改传统方式,把河道分解成:“五排河激情勇士漂”、“五排河浪漫奇石漂”和“五排河自助休闲漂”三段漂流结构。在漂流过程中,结合河道两岸的特点,设置了两座开放式的观赏公园,分别是:“五排河大地艺术公园”和“五排河奇石观赏公园”,形成了“一变三”的产品格局。

与五排河漂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大多数漂流产品趋同、低价竞争,却没有提供让游客心动心仪的产品和服务,长此以往,漂流形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湖北景管家文旅创始人姜杭分析,要想获得持续的消费热度,漂流项目不能一哄而上,应突出个性和特色,在精细化服务和管理上下功夫。找准自身特色,聚合优势资源,久久为功,才是未来漂流项目的出路所在。

漂流文化的“诗和远方”

漂流过程中的可玩性、趣味性,决定游客的体验度好坏。麻城市天景山漂流景区首席品牌运营官陈瑞嵩坦言,游客来漂流就是来找乐子,得好玩,有乐趣,才能迎合大众口味。

要让漂流动起来,活起来,乐起来,需开启“主题漂流”时代。

广东清远市牛仔谷漂流作为全国首创的“主题漂流景区”,整体围绕以美国西部牛仔文化而营造,将漂流的过程,变成一场牛仔闯关大冒险!让游客漂流的过程变成一个闯关的过程,通过不断完成新的闯关记录来增强漂流的娱乐性,同时游客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

单从项目本身而言,漂流不可能避开季节性,但可利用地域生态景观好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人文优势,规划设计“主题漂流”,把单向的漂流产品改造成综合开发的多向旅游景点,把千人一面的漂流打造成有思想、有灵魂、有特色的主题漂流,不断延长产业链,让“过路客”变成“过夜客”。

知名旅游文化营销专家张渐秋分析,当前漂流景区应着力解决硬件设施、配套服务滞后的“痛点”,在个性化、特色化、精细化服务上做文章,确定漂流主题,注重景区内涵式发展,跳出传统漂流产品单一的“框框”,依托周边优质旅游资源,实现“诗和远方”“动与静”的有机结合。

稿件审核:张佑军

责任编辑:林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