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国的存在,印度这个国家地缘优势非常大,在任何时期都有军事大国需要她。比如冷战时期苏联需要印度对我国进行战略遏制,哪怕是在1990年代末进行了核试验,美国对印度的制裁也迅速的被印度的战略需要给取代。现在的美国也需要印度来遏制我国。说白了,各国给予印度的武器采购权限相对较大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对印度的需要,第二就是印度的国防工业做得并不好,拥有先进军工科技的国家不担心印度的仿制会对自己军工科技造成伤害!
地缘需要是印度这个国家的运气,这个是历史机缘问题!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根本没有参杂任何感情的成分,需要的时候马上就可以改变政策。
印度,这个在立国之后就对外宣称不结盟的国家,实际上在1962年被中国轻松击败之后,就接受了来自前苏联的橄榄枝。虽然名义上没有跟苏联结盟,但是对于冷战的政治选择上还是有偏向苏联的成分的。
当时的前苏联在珍宝岛战役之后,事实上跟中国已经处于战略对峙中了,所以前苏联觉得和印度搞好关系,可以在西南放相对我国形成战略牵制,这也是为什么前苏联在冷战时期如此看重印度的原因。有什么好的武器,基本上都可以卖给印度,甚至还在自己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大规模的给印度发放低利息贷款,最终苏联解体前印度都没有还钱!
虽然冷战时期,印度并未和苏联联合对我国发起军事打击,但是在苏联的支持下,印度国家的武器装备确实开始全盘苏联化,直到今天,印度的武器装备作战体系依然摆脱不了前苏联的影响,所以印度有时候不得不选择自己并不满意的俄罗斯武器,原因是一种传承的延续。
印度和美国关系最差劲的时代,是本世纪前后的几年,也就是印度进行核试验之后的时间里。美国是名义上的世界老大,对于印度不听指挥的核爆行为肯定是要进行制裁的,这导致印度对美国的关系出现了裂痕。虽然现在美国也非常需要印度,但是在对印度出口武器方面,印度的不信任始终充斥在军购意向中,这也是为什么印度现在跟美国关系那么好,依然没有美国主战装备在印度服役的原因。
但是这种状况估计会很快改变,原因是我国的歼20产量上来之后,肯定会在和田部署,届时印度将会直面隐身战机的威胁。以印度人的性格,肯定会寻求对等武器进行反制。而他们现在购买的像苏30MKI和阵风战机,充其量只能算是跟我过歼10C一个级别的,未来也只有购买美国的F35,才能稍稍有些心理安慰。这也将改变印度军中没有美国主战装备的历史。美国大概率也会将最新的武器卖给印度,因为军力相对强大的印度,对美国是有利的。这就像冷战时期中美建交之后美国认为军力相对强大的中国有利于美国一个道理。当时美国期望我们建设强大军力的目的是为了对抗苏联,而印度被美国需要很显然是为了对抗我国。
如果从历史发展的大环境来说,印度的地缘格局真的是太好了。自己不是世界大国,但是时时刻刻都被大国需要,时时刻刻都是大国的座上宾,这种感觉估计印度也非常享受吧?这种被需要造就了一种便利,那就是大国放开大多数敏感技术的出口限制。就像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美蜜月期中国和美国在军备交流上属于盟友级别一样。印度在军工大国的地位就是这样,虽然过去和现在,大国都未与印度结盟,但是印度可以买到大国压箱底的军事技术!
购买权限的扩展,背后是以国内相关技术发展滞后为代价的。以买为主的国防工业时刻都面临着发展滞后的风险,越是这样的国家,武器技术先进的国家越不担心自己的军工科技外流!
造不如买的买办思想不仅仅对民用产业有摧残效果,对军工产业的摧残更厉害。因为大多数军工企业都是国有的,即便是私人的大部分也是国家花钱养着的。如果一个国家看到国外的武器装备便宜,就花钱大量购买的话,势必会给国内军工科技的生产造成挤压效应。那么国内的军工企业就会变成类似僵尸企业的一种无能企业。因为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国内军工科技就得不到发展。进而在武器生产上越来越落后,直到根本无法跟国际市场上的先进武器相比。
印度这个国家的军工科技生产企业的创建时间比我国还早,而且大部分军工科技的立项研发时间都比我们要早。不过因为我们时刻面临着国外的封锁,所以大多数武器装备都必须自力更生,虽然性能上跟国外同类产品有技术差距,但是好在我们保留了相对比较完整的军工科技产业。在我们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自然就可以完成对自主军工产业的超越。大家现在再去看看武器装备的技术先进程度,还有国家可以和我们相比吗?
印度军工产业不但受到了买办思维的影响,大规模采购国外武器,而且印度的国内军工产业发展也非常落后。到今天,他们大多数的子系统还是需要外购,即便是走完了LCA光辉战机研发的过程,但是发动机,机载航电等关键设备依然不能自主生产,这样的国家即便是买到再先进的产品,也没有技术实力进行仿制。
从长远来看,印度这个国家的军工科技还是会随着时间逐步发展的。尤其是在其国内已经意识到购买武器对其国内军工产业的压制效应之后。只不过因为军工底子不完整,核心军事技术的积累才刚刚开始,所以要想在短时间内取得多大的成就时不可能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