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感情?还是礼法?

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感情?还是礼法?

导语:长久以来,许多喜欢明史的朋友都试图弄清一个问题,朱元璋为什么要传位给“皇长孙”朱允炆而非朱棣呢?为什么只有朱棣反了,而别的藩王没反呢?本文致力于结合史料,给读者一个更符合逻辑的答案!

朱元璋立储

洪武二十五年,即公元1392年,朱允炆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引来无数朝野争议,这是因为什么呢?

民间经常将朱允炆称之为皇长孙,事实上这种称呼是错误的,他实际上是"次孙"。在朱允炆之前还有一个哥哥叫朱雄英,生于洪武七年,按照初明嫡长者必正储位的规矩,皇位应该是朱雄英的,可惜他命数过薄,仅八岁便辞世了。由此,大位便落在了次孙朱允炆的身上。

在中国的封建王朝里,立储永远都是一件大事,如果处理失当,它往往能够掀起一番狂风骤雨,以至于许多真相都被埋没在了波云诡谲的历史阴霾当中……

在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并成功夺权后,许多关于朱允炆出生及成长过程的史料都被毁了,而民间记载朱允炆事迹的野史也在朱棣的干预下销声匿迹,敢有不从者甚至可能会遭致牢狱之灾,以至于朱允炆这个名字,在民间许多专注于载史的世家大族里成为了禁忌。

立储之因

1 感情深厚论

这是目前流传最广,也是认可度最高的主要原因。在朱元璋创业的早期过程里,各种困难和逆境接踵而至,艰难的处境让这个男人举步维艰,再坚毅的心也很容易在这样的环境下变得脆弱,而朱标的诞生,给这个男人带来了曙光,也给他的心里带来了一丝温暖。

在朱元璋登上权力顶峰的历史进程中,他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逆转,他变得多疑且残暴,也只有在面对马皇后或者朱标的时候,他坚毅的心才会温柔下来。

也正因为如此,作为朱标次子的朱允炆,才会在朱标去世后成为大明王朝的新一代接班人。

2 形势论

持有这个主张的人一般都是谋略派,他们认为立嗣在任何朝代,都和权力息息相关,并非仅凭一己喜好而谈废立之事。比较典型的一些案例像西晋愍怀太子司马遹,齐武帝萧赜的太子萧长懋,道宗耶律洪基的太子耶律浚等等,都是可供参考的前例。

朱元璋虽然没文化,但他是一个很懂得以史为鉴的人。朱元璋在朝期间,非常反感宦官和外戚干政,因此对这两股势力的发展都有遏制,特别是后者更是朱元璋的底线之一,因此而亡的人也不胜枚举。

朱允炆的生母吕氏,是吏部尚书吕本的独女,没有任何血缘兄弟,在常氏去世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朱标的继室。因此选择朱允炆作为接班人在根本上就杜绝了外戚干政的可能。这对于朱元璋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他极有可能因为这个原因才立朱允炆为接班人。

而且最重要的是朱标三子朱允熥的外戚势力过大,常遇春是他的外祖父,蓝玉是她的舅祖父,两个亲舅舅都已经擢升为公爵,冯胜的女儿还是他的亲舅妈,如此庞大的外戚势力,怎能不令朱元璋忌惮??所以再三思量之下,朱元璋决定立朱允炆为继。

3 礼法论

朱元璋是一个敬尚礼法的人,早在公元1364年,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便已立朱标为世子,在其称帝以后,又明确了有嫡则立嫡子,无嫡则立长子的规矩。

按照这个逻辑推敲的话,吕氏太子妃已经成为了朱标的继室,那么朱允炆则属于既长又嫡的情况,既是嫡孙也是长孙,按照礼法来看的话,他是朱元璋眼里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当然这个顺序也可以由兄终弟及的规矩来排位,但即使按照这个规矩来排,继承人也轮不到朱棣,他是老四,在他的前面还排着晋王朱棢、秦王朱樉等人。

所以即使是按照礼法论来说事,朱允炆也是合法的继承人,这点也毋庸置疑,再者像朱元璋这么注重礼法的人,选择在太子朱标的后代里安排接班人也是符合逻辑的。

笔者结论

在笔者看来,这三个主要原因里,感情深厚论更符合真相的逻辑,是最根本的原因!首先朱元璋和太子朱标的感情深厚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在朱元璋还只是红巾军的普通将领时,因为某次犯错而被下狱,其妻马氏为了救他而四处奔走,几番来狱为他送吃送喝,正是这份不离不弃,让朱元璋孤悬的一颗心放在了马氏的身上。而作为马氏嫡出的朱标更是在无数金戈铁马的刀光剑影里一直陪伴着朱元璋,给他带来了太多的欢声笑语。在许多逆境里,朱元璋听到的更多的还是朱标嬉戏玩闹的笑声。

如果仅仅只是因为礼法上的原因来选择继承人的话,朱元璋完全可以从朱标的兄弟里来安排继承人,朱棢可以,朱樉也可以,没有必要去隔代立皇长孙,虽然有例子在前,但是这样的安排明显有违常理。

再说形势论,以老朱的性格,如果按照兄终弟及的规矩来立接班人的话,八成也会扫除继任者的外戚,掌权的外戚下放或者直接除掉都不是难事。事实上老朱也正在这么干,那些可能会影响帝国统治的人和事,在朱元璋晚年几乎也被除得一干二净了。

所以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朱元璋之所谓那么执着的非立朱允炆为继不可,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对朱标的深厚感情在帮忙,再者朱允炆也很孝顺朱元璋,而且朱允炆精通儒学各家之经典,又是朱元璋看着长大的,在感情上朱元璋就非常倾向于他。

朱棣与靖难之役

朱棣造反的原因在明史讨论中其实已经是陈腔滥调了,主要论点无非是两种,朱棣是为了自保而做出的无奈之举,还是他其实早有异心呢?

洪武三十一年,朱允炆在爷爷朱元璋的安排下顺利接过了帝国的权柄,成为了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在这个过程里,朱允炆经常担心叔叔们的权利过大,最终会导致自己的统治受到影响,特别是手握重权的藩王们,更是朱允炆忌惮的目标。

于是乎,朱允炆在和黄子澄等人商议后,决定开始削藩。有意思的地方是,从朱允炆准备削藩到靖难之役开始,这中间的时间不足一年。

再说削藩,朱允炆削藩虽然过于急躁,但并没有像他爷爷那样不做则以,要做做绝!

很多时候,他削除了叔叔们的权力,但仍然给叔叔们留了一条荣华富贵的生路。仅从这点上看,似乎也没有走到必须要反地步,否则其余几个藩王可能早就扯上了一面“清君侧”的王旗了。

再者说,朱棣本身绝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作为一名有能力的藩王,他对朱允炆继承帝位一直心怀怨怼。大家都是太祖的子孙,凭什么你就能当皇帝呢?你朱允炆什么地方能跟我朱棣比呢?怀着这样的心态,朱棣的心也逐渐活跃起来。

朱棣作为燕王,坐镇北方且手握兵权,而且向来极不安分,他的野心在朱允炆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了一些,如今成为建文帝的朱允炆自然是忌惮不已,在叔侄二人这样相互猜忌的形势下,战争则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建文元年,朱棣率其全军空城南下,拿出了一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态度,扯起了“清君侧”的大旗,对朱允炆正式开战,史称此战为靖难之役。

历史正在重新选择它前进的方向,很明显这一次它青睐了朱棣。

靖难之役最终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朱允炆也在城破之后销声匿迹了,那些替他出谋划策的大臣们降的降,死的死,天下已基本掌握在了朱棣的手里。

靖难之役给南方经济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发生会战的地区,受到的破坏则更为明显,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就要数淮北地区了,在战争结束以后,淮北的农作物几乎都被拔空,只留下了遍地的杂草和数不清的尸骸。这场大明帝国的内部矛盾本质上只是统治阶级为了争夺龙椅而做出的斗争。

而像这样的斗争,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里,上演了一次又一次,在那之前有,之后也不会消失。倘若朱元璋在九泉之下知道这件事情的话,会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呢?

结语

其实关于朱棣是否非反不可的问题,笔者的观点是各占一半。朱棣有野心且觊觎皇位这不假,但如果不是朱允炆轻率削藩,将朱棣逼入逆境的话,是否真的会造反?恐怕朱棣自己也是拿捏不准的……

所以朱棣本来的心态应该是想反不敢反,恰逢朱允炆削藩,这才令朱棣做出了决定!不仅是为了自保,也是为了出气。这不是造反之心昭然若揭之下的彻底爆发,也不是被逼无奈不得不反的无奈之举,只是遇到了恰逢其时的机会,在条件齐备之下才做出的决定。

当然,开了上帝视角的我们,确实可以在局外去嘲笑朱允炆的政治手段粗浅,也可以去谩骂那些愚忠误国的大臣,因为我们没有利害关系在其中,所以可以置身事外肆意评论,但如果我们真的身处漩涡之中,难道真的就可以做得比朱允炆更为妥当吗?

参考资料:《明史》《明朝初年的里老制》《中国通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