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遵循五大法则,才能如此“肾”好

这是 达医晓护的第 5121篇文章

肾脏,人体“天然净水器”和“代谢工厂”,每天过滤血液中代谢废物、毒素和多余水分,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堪称健康的守护神。然而,现代生活方式不良习惯高盐饮食、熬夜、不运动等,正悄然侵蚀我们的肾脏。肾病是慢性疾病中的“隐形杀手”,早期症状不明显,甚至到了尿毒症才被发现,导致治疗困难,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科学的生活方式保护肾脏的健康。

一、吃出来的健康,肾脏饮食法则

1.“盐”于律己,肾脏自然轻松

食盐是调味好帮手,过量食用会对肾脏造成伤害。高盐饮食会引起体内水钠潴留,导致血压升高损害肾小管和肾小球。为了肾脏健康,建议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2.优质低蛋白饮食,减轻肾脏负担

蛋白质代谢会产生氮类废物,长期过量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肾脏排泄负担,导致肾功能下降。对于肾功能已经受损的患者,低蛋白饮食是延缓病情发展重要措施。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鱼类、豆制品等,不仅能保证营养需求,还能减轻肾脏代谢压力。

3.控糖控脂,肾脏才不会“甜蜜负担”

糖尿病和肥胖症与慢性肾脏病密切相关。血糖过高会损伤肾脏微血管,使其逐渐失去过滤功能。肥胖不仅容易导致高血压,还会增加肾脏负荷。控制体重、避免高糖高脂饮食,让肾脏免受“甜蜜的负担”。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是保护肾脏的长久之道。

二、动起来,肾脏跟着一起“快乐”

1.久坐等于慢性自杀,适量运动让肾脏更强壮

久坐不动会减缓全身血液循环,降低代谢效率,进而影响肾脏排泄功能。研究表明,长时间不活动与慢性肾脏病发生密切相关。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都能帮助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肾脏代谢能力。

2.避免过度锻炼,肾脏也需要“劳逸结合”

对于爱好高强度运动的人来说,肾功能不全时要适当控制运动强度。剧烈运动会导致肌肉分解代谢产生大量乳酸,增加肾脏过滤压力。特别是在天气炎热、出汗较多时,身体水分流失快,若不及时补充水分,易导致肾脏损伤。

三、睡个好觉,让肾脏“休养生息”

1. 熬夜,肾脏的致命杀手

熬夜不仅影响大脑工作效率,还会影响肾脏正常功能。长期睡眠不足,会使肾脏血流量减少,过滤废物能力下降。研究表明,夜间是肾脏进行自我修复的关键时刻,长期熬夜会导致肾脏过劳引发慢性肾脏病。

2.睡眠姿势对肾脏血流有影响

很多人不知道,睡眠姿势也可能影响肾脏健康。中医认为,仰卧睡眠有助于肾气的调养,侧卧也较为舒适,而趴着睡则可能压迫内脏器官,影响血液循环,对肾脏不利。因此,选择仰卧或侧卧的姿势,避免趴着睡,以给肾脏创造更好休息环境。

四、喝水的智慧:简单却被忽视的肾脏保养法

1. 别等渴了才喝水,肾脏需要随时“润滑”

当你感到口渴时,身体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脱水会导致尿液浓缩,肾脏处理废物效率降低,增加患肾结石风险。成年人每天应保持1.5-2升的饮水量,适量多次饮用,让肾脏处于最佳“润滑状态”。

2. 肾病患者要注意,饮水过多未必是好事

喝水对健康很重要,但喝水的量也有讲究。过量饮水会给肾脏增加负担,而过少饮水则可能导致毒素无法有效排出。肾病患者饮水量是前一日24小时总尿量加500ml。

五、远离伤“肾”习惯,拒绝健康“黑洞”

1. 警惕“药”害,避免肾脏不被误伤

老年人出现关节痛常服止痛药、自行乱用感冒药、利尿剂或抗生素等等,长期滥用这类药物,易伤害肾脏,身体出现问题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2. 控制血压,远离肾病高危区

高血压是导致慢性肾病病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使肾小球硬化,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控制血压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对肾脏更有保护作用。

3. “戒”烟戒酒,肾脏不再受伤

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破坏肾脏的血管,导致血流不畅,进一步影响肾脏的过滤功能。酒精则会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增加肾脏的工作负担。

4. 心态轻松,肾脏也不“累”

过度紧张和压力会导致肾脏功能紊乱,长期处于焦虑压力中的人,更易出现高血压与肾脏健康相关问题。保持良好心态、管理情绪,不仅对心理健康有益,对肾脏健康也有重要作用。通过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减压,能帮助肾脏在轻松环境下更好工作。

肾脏健康影响着人体全身运转。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科学饮水、戒除不良生活习惯,从日常生活中护理肾脏。肾好一切安好。

简桂花 特需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下午 周五上午

汪年松 特需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第六人民医院

肾病科 滕彦娟 简桂花 汪年松

延伸阅读

慢性肾脏病患者“吃”中有学问

话说IgA肾病

做好筛查和预防,老年肾病无处“藏”

重视糖尿病肾病进展“五部曲”,抓住病变逆转“窗口期”

女性反复发作尿路感染能治愈吗?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