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刘先银经典点说老子的话语体系“为无为”则无不治,就没有不安定的:天下太平

刘先银经典点说老子的话语体系“为无为”则无不治,就没有不安定的:天下太平

为无为(无心而为),

则无不治(天下就没有不安定的)。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考古专家发现,200万年前我们民族的祖先便在中华大地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根据繁昌县人字洞遗址考古发掘,专家推断,在距今200万~240万年我国长江流域就已经有古人类的活动了。

“道”不是光从文字里读出来的,更是靠感悟出来的。所谓“道生万物,万物皆道”,世上一花一木、风声蝉鸣,生活中众生色相、嬉笑怒骂,都有“道”的踪迹。

阅读《道德经》,至少要过七个层面,由易到难依次是:

第一层面:【8】水的七善;

第二层面:【14】【21】【54】【57】道纪;

第三层面:【9】【77】【81】天之道;

第四层面:【67】三宝;

第五层面:【7】【13】【54】【12】【38】【72】修身;

第六层面:【25】域中四大;

第七层面:【54】五德。

老子《道德经》共81章,其中前37章为道经,讲述天道演化过程;后44章为德经,讲述地德的生化过程。

用老子无为的哲学思想,去体会去领略祂的治国智慧,——刘先银经典点说:老子道德经,无为,就是为无为,就是为。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道德经》中的这句话表达的是对治理天下的看法和态度。

老子在这段话中强调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他认为,天下是神圣的,不能凭借主观意志强行改变或支配。如果有人试图以强力来治理天下,最终只会导致失败和失去。因此,圣人会选择顺应自然和民心,采取无为的方式来进行治理。这样的治理方式能够避免偏差和失误,使国家和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道德经》1-5章,刘先银经典点说老子的话语体系

《道德经》话语体系之一

《道德经》话语体系之一 (1-5章),

——刘先银 经典点说老子的话语体系

【原文】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解析】

(一)

《道德经》的主题解为“无为”,由三个方面九个层次组成。

⑴第一方面:“圣人处无为之事”

“圣人处无为之事”分三个层次——

①“生而不有”

②“为而不恃”

③“功成而弗居”,

这是管理者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

⑵第二方面:“圣人行不言之教”

“圣人行不言之教”分三个层次——

①“不尚贤,使民不争”

②“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③“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这是管理者以身作则示范行教,成为榜样的标准和结果;

⑶第三方面“圣人之治”

“圣人之治”分三个层次——

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②“使民无知无欲”

③“使夫智者不敢为”,

这是成为卓越管理者的过程和目标,阐述管理者个人修养修为,与被管理者 和中间管理层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无相生”“无为”和“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的“无为”是“为”,“为无为”的结论犹如醍醐灌顶,令我们茅塞顿开。

(三)

《道德经》的“道”“无”“为”“无”“常有”“玄之又玄”“圣人之治”“绝学无忧”“治大国如烹小鲜”等都是返璞归真的境界。

《道德经》是完整的理论体系、思想体系。是一部主题清晰、结构完整、内容翔实、话语体系缜密的巨著。人类最早的著作《连山易》《归藏易》和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作品都已经失传,“我们只能从孔子整理修订的《周易》中了解到一些《连山易》《归藏易》的思想;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了解到一些泰勒斯的思想;《周易》和亚里士多德内容翔实的著作成书都晚于《道德经》,由此可知“《道德经》是人类迄今为止能够见到的最早、最系统、最完整、最伟大的著作”。真可谓老子天下第一。

老子用一部5235字的《道德经》解释了世间的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行为。开篇第1章至第5章,老子用了300字分五章成为《道德经》的总纲。

第1章,从道,可道;非常道。道,不是这个;道,不是那个,体道有无。讲述宇宙自然生演过程。“无”“有”是指称“道”的,是表明道由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活动过程。

第2章,在习以为常中,却藏着普天下都有的善恶美丑,埋着直捣心门的深情。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动的。宇宙间的事物处在变化运动,从产生到消亡。有道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兴起而不加以倡导。有道的圣人,顺应自然事物的生长,在有无相生的自然而然中不以一己之智加之自然法则,而成为“与道同体”的典范。

第3章,在不尚贤,不加剧难得货物的市场供应的社会道德的产生过程中,常使老百姓没有歪心思、没有争盗的贪心,使一些心迷鬼窍的人不敢妄为肇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办事顺应自然,万邦归仰,国富如海。

第4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的用而勿用,勿用而用之后,老子便提出“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作为“用道而不为道所用”的更进一层说明。道是阴阳两者相互中和,其作用无穷无尽。生命,世界,乃至天地宇宙的道理高深莫测,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犹如天地万物生生不已,源源不绝,永无休止。其渊深、渊博,在光明之处便与光融合,在尘垢之处便与尘垢同一。它里面所蕴涵,用之不竭。真正没有私欲的事物,我们要观察他的微妙,对于有私欲的,我们要观察他的欲望所达到的程度。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细节,我们不断地发现道的微妙和不断充实的内涵。

第5章,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天地在施加仁爱,处无为之事,圣人在施加仁爱,同样行不言之教。修身之圣人,效天地处无为之事而化育于百姓。天地不标榜仁慈,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人如果过多的自我炫耀,就会加速败亡,倒不如保持内心的清净。

《道德经》是对中国自然哲学或存在哲学的一个伟大贡献。对老子来说,最根本的观念是“道”。道被认为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这样一些名目只能暗示道是什么。严格说来,语言是不恰当的,因为道是无法用概念加以定义的。道是不确定者和无限者。

老子主张道是先于天地而生的,道是万物的源起和复归。道可以被看作是“天地母”,是天下万物的出发点。我们可以理解为万有之有,是作为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基础、无形无象的原始力量。但老子又说“有生于无”,这里的意思是如果要避免把道当作一个对象或某种存在物的话,就必须把作为原始力量或“有”的道描述为“无”。

这好比西方哲学把上帝描述为上帝自身也不知道他是什么,因为他不是一个什么。在诸事物的存在中可以看到上帝的存在;在诸事物的秩序中看到他的智慧;在诸事物的运动中看到他的生命。他的存在是圣父,他的智慧是圣子,他的生命是圣灵。没有一种名称可以用来确言上帝的,因为上帝没有对立语。因此,“道”是一个伟大的否定,只有否定才会无限。

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注释】

①上贤:上,同“尚”,即崇尚,尊崇。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贵:重视,珍贵。货:财物。

③盗:窃取财物。

④见(xian):通“现”,出现,显露。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

⑤虚其心:虚,空虚。心:古人以为心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虚其心,使他们心里空虚,无思无欲。

⑥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

⑦敢:进取。

⑧弗为:同“无为”。

⑨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延伸阅读]王弼《道德经注》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贤,犹能也。尚者,嘉之名也。贵者,隆之称也。唯能是任,尚也曷为?唯用是施,贵之何为?尚贤显名,荣过其任,为而常校能相射。贵货过用,贪者竞趣,穿窬探箧,没命而盗。故可欲不见,则心无所乱也。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心怀智而腹怀食,虚有智而实无知也。

弱其志,强其骨。

骨无知以干,志生事以乱。

常使民无知无欲,

守其真也。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知者谓知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延伸阅读]苏辙《老子解》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尚賢,則民恥於不若而至於爭。貴難得之貨,則民病於無有而至於盜。見可欲,則民患於不得而至於亂。雖然天下知三者之為息,而欲舉而廢之,則惑矣。聖人不然,未嘗不用賢也,獨不尚賢耳。未嘗棄難得之貨也,獨不貴之耳。未嘗去可欲也,獨不見之耳。夫是以賢者用而民不爭,難得之貨可欲之事畢效於前,而盜賊禍亂不起,是不亦虛其心而不害腹之實,弱其志而不害骨之強也哉。今將舉賢而尚之,寶貨而貴之,街可欲以示之,則是心與腹皆實也。若舉而廢之,則是志與骨皆弱也。心與腹皆實,則民爭;志與骨皆弱,則無以立矣。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不以三者街之,則民不知所慕,澹乎其無欲,雖有智者,無所用巧矣。

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即用三者之自然而不尚、不貴、不見,所謂為無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在《道德经》第三章中,老子阐述了他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这句话是对这一思想的高度概括。

1. 无为而治的含义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

1.1 无为而治的实践

在实践中,“无为而治”要求统治者不与民争,不强行干预人民的生产生活,而是通过建立良好的制度,发挥万民的创造力,达到治理的目的。

1.2 无为而治的推广

“无为而治”的思想不仅适用于治国,还适用于企业管理、教育等多个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无为而治”意味着领导者应该放松控制,给予下属足够的自主权,从而激发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无为而治的理论基础

“无为而治”的理论基础是“道法自然”,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统治者应该顺应这些规律,而不是强行干预。

2.1 道法自然的哲学

老子的“道法自然”哲学认为,宇宙万物都遵循一定的规律,统治者应该顺应这些规律,而不是违背它们。在政治上,这意味着君主应该清心洞察、知人善任,将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而不是事必躬亲。

2.2 法治优于人治

“无为而治”还涉及到法治与人治的关系。老子认为,人过多的干预社会秩序则乱,法治则井然有序。因此,“无为而治”实际上是以法治国,而非人治。

3. 无为而治的局限性

尽管“无为而治”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一些需要立即行动或者需要强力领导的情况下,“无为而治”可能无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3.1 局限性的表现

在面对紧急情况或者危机时,“无为而治”可能显得不够有力。此外,如果在社会治理中过度放任自流,可能会导致秩序混乱,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2 应对策略

因此,实施“无为而治”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在一些领域和情况下,适当的干预和指导仍然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为无为则无不治”不仅是《道德经》中的一句名言,也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精髓。这一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发挥民众创造力的价值,但在实际应用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