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一个年轻的区,因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推动西南工业发展而建立。建区仅仅60余年,年轻有为、活力四射,步入新时代,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作为成都国际铁路港所在地和中欧班列(成渝)始发地,奔涌着通向世界的青春豪情。
青白江,亦是一座古老的城,新石器时代晚期即有人类在此建立聚落,作为天府文化的重要节点,古蜀文明遗址、八阵图遗址、千年县治文化......闪耀着悠悠中华文明的灿烂光芒。
其中最为耀眼的,便是距离金沙遗址博物馆约30km、大熊猫繁育基地约22km、三星堆博物馆约18km处的这里,成都平原最后一座“龟背城”——城厢古城。
“在城曰坊,近城曰厢。”以城厢为地名,多地有之,所谓城厢,就是靠近城的地区和城区总称。
4500年前,勤劳的先民在青白江这片土地繁衍生息,历经沧桑,生生不息,并经由此地沿着蜀道向外拓展、交流。3700年前,境内出土的平底罐、陶鸟头及鸟头勺柄等文化器物,更印证了这里的古蜀文明由宝墩文化向三星堆文化过渡的历程。
至商周到战国时期,城厢之地隶属古蜀国。城厢附近,青白江双元村发掘出土的蜻蜓眼琉璃项链,见证了古蜀先民与西域文明的往来,它不仅是中外贸易繁荣的历史遗存,更是多元文化交流的明证。秦灭蜀之后,辖地归入蜀郡。
2000多年前,汉代“新都”在这里建城。2021年7月,城厢古城考古发掘工作中意外发现的“新都城”铭文砖及城墙、壕沟等文物, 印证了《华阳国志》:“蜀有成都、广都、新都三城”之记载,更以实物证据明确了西汉至三国时期“新都城”所在即为青白江城厢古城。
该城址是四川地区第一座城墙、壕沟、铭文包砖三位一体共同展现的汉代城墙遗存。有关专家表示,该遗址为古今重叠性遗址,是城市考古的又一典型遗存,为研究汉代城址布局提供了重要资料,再次彰显了成都厚重的历史底蕴。城厢悠远绵长的县治史,也因此往前回溯了几百年。这座源远流长、气势恢宏的汉代古城面世,诉说着天府文化的深厚内涵和跨越千年的史诗篇章。
新都城铭文拓片
鼓风管
铭文砖
城墙夯土剖面
▲滑动查看更多
即至南北朝时期,辖域大致囊括今天金堂县及成都市东境的金渊郡,下辖金渊县、白牟县,白牟县即设治所于今城厢镇北门古城桥附近。唐代,避唐高祖李渊之讳改金渊县为金水县,另分雒县、新都、金水三县部分区域建金堂县,县治初设在赵镇旧城北部。
宋嘉祐年间金堂县治迁至白牟治所旧址——城厢,从此,城厢成为成都平原一座繁华千年的县城。 千百年来,这里商贾云集、贸易不绝,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冶百川于一炉,也是著名古丝路的必经之地。其县治从宋嘉祐二年(1056年)一直延续到1950年金堂县政府迁址赵镇。 1981年,城厢镇划归青白江区。
有意思的是,位处金沙-三星堆文旅走廊重要节点的城厢古城,至今完整保留了1护城河4街32巷108院落的县城“龟背”肌理,从中延伸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街巷肌理承袭自宋代的造城方式。阡陌街巷之间,一众各具特色、别有风情的川西院落散布其中,因此,这里被称为老成都的“活沙盘”“活态的历史博物馆”。
图:龟城示意
拥有2000余年历史的城厢古城,人文历史底蕴深厚,走出了无数仁人志士:北宋理学大师谢湜、清代戎马书生何元普、川剧鼻祖魏长生、辛亥革命大将军彭家珍、文坛巨匠流沙河……众多名人先贤生于斯、长于斯,滋养着这片土地的县治文化、宗祠文化、英雄文化、戏曲文化,传统文化在这里,传承不绝,也让这座古城如一罐老酒,愈陈愈香。
槐树街六号,余家大院,那是著名诗人、书法家——流沙河的故园。关于故园,流沙河曾落笔:“我熟悉园墙上的每一条裂缝/就像熟悉自己的掌纹。”
走进城厢,内里的各种历史遗迹仿佛在诉说千年来的辉煌。这些千百年未有改变的街巷机理,置身其中,让人恍如穿越历史,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元素融于一体。绣川书院、文庙、武庙、宗祠、古街巷、宅院、护城河、城墙等历代建筑,构成了一座典型的古县治基本形态,标识着成都平原清代古县治文化的真实面貌,让人感叹:城厢街头走一走,穿越千年有没有?
寿佛寺
武庙
平仓巷
三清观
觉皇殿
文庙
▲滑动查看更多
这里是全川境内为数不多文武双庙并存之地,文武双庙皆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均以黄琉璃瓦规格铺顶,飞檐四出、翘角比肩,遥相辉映。这里的武庙高于文庙,更在全国罕见。
穿过棂星门、走过状元桥,到达始建于宋的文庙,这里文化底蕴厚重,为木穿斗式构架,重檐九脊式屋顶,覆以绿色琉璃瓦。2012年7月,这里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武庙气势恢宏,始建于明代,同样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武庙静默而立,向后世传播着忠、义、仁、勇、智、信精神,彰显大气浩然的华夏之魂。
大东街上的绣川书院始建于宋代嘉祐年间,四进四合院形制,院落里花格门窗,石道通幽,门头上书“人文蔚起”四字,并有“博学多能养成佳士,依仁游艺勉作通儒”一联。
这里是四川省唯一保留完好的县级书院遗址,20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仅清代,就有约十位进士从这里走出。时光荏苒, 绣川书院依然滋养着自古至今从这里走出去的文豪与英杰......
书院一侧,则是城厢中学旧址。该校始建于1928年,校名历经多次变更,现已迁址,大东街只保留了大门这一历史建筑,上有原校名“金堂县立中学校”的题字。站在这个大门前,至今能感受到城厢人文的原始风貌和原真生活,两侧分别是绣川书院与武庙,对面是家珍公园,居民们来往穿梭,车水马龙之间,便是当下与历史的回望。
家珍公园,因辛亥革命英烈彭家珍而得名。其源自明代天顺末年至成化初年(1464—1465年),当时川西著名丛林明教寺的僧会法心凿池,名金刚池。池分两半,以两涵洞通连,中有亭榭,池中荷花荷叶覆盖,池旁绿柳低垂,为香客游息之所。1926年,此园从明教寺划出作金堂县的公园,名金刚公园。1928年,因园内建有彭大将军专祠,故改名为家珍公园。
从绣川书院走出的彭家珍以一弹之功,为推翻帝制、创立共和立下不朽功勋,为中国的历史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1912年,孙中山高度评价“我老彭收功弹丸”。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发了由毛主席亲笔签署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表彰“彭家珍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彭大将军专祠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处纪念彭家珍的专祠,其纪念碑、衣冠冢等至今保存完好。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彭大将军纪念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厢古城的觉皇殿本是明代所建明教寺的第三重主殿,起初,觉皇殿的壁画并未第一时间被发现,2021年,壁画团队仔细清理,才让墨线绘成的清代壁画重见天日,2022年又在清代壁画之下发现了隐藏的明代壁画,这是四川唯一发现的明代重层壁画,在全国都较为罕见,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觉皇殿内的明代壁画,实施全省首例明清两代重层壁画修复,让更多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这里不仅有仁人志士的故事,也留存着原住民真实质朴的寻常: 槐树街的米家花园、余家湾的陈家花园、糠市巷的沈家院子......
无数传统建筑构件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保留着古色古香:广东会馆(南华宫遗址)、老三清观旧址、杨家宅、营房巷、平仓巷、陈家三道龙门......
这座始于两汉、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延于当今的千年古城,历史长河浩浩东逝从不停歇,在 四川省文物局公布的2024年文物保护优质工程及文物利用优秀项目中, 城厢古城文物保护利用项目以全省唯一之姿,成功获评文物利用优秀项目之殊荣。
我们拾起遗落文明的贝壳,修筑历史的长廊,续写故事的篇章。而城厢,就像是纷纭故事的一枚书签,静静留守着时光。
威严的县衙署、古朴的文庙和武庙、恢弘的明教寺觉皇殿、静谧的绣川书院,还有那清晨的西街、黄昏的护城河……岁月如梭,行板如歌。城厢,如一罐老酒,愈陈愈香,正如懂酒的人方懂得欣赏那种时间赋予的独特风味,懂生活的人亦懂得这里时光打磨的原真风韵,和那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松弛。
历经千年,那县衙的惊木声、书院的读书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而城厢的光华,已然逐渐展现于世人面前,如破冰的新绿,蓬勃坚韧,向暖而生。
扼守交通要道,文脉悠长、商贾云集的青白江,自古是天府文化与关洛中原文化、江汉荆楚文化交流汇通的重要见证。城厢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便利的交通引来繁华的市集,全国各地的商⼈也纷纷建⽴起各自的会馆,蜀地、中原乃至西域的商品长期汇聚于此。而如今,这里同样见证着古丝路与新丝路穿越千年的相逢。
今天的城厢,既是古城,又是成都国际铁路港所在地,闪耀着过去的荣光,也迎接着全球客商惊喜的目光。毗邻城厢古城的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商贸往来、文化交流频繁,让成都市民在家门口即可海淘全球,感受欧洲风情。 千年文脉与商气赓续至今,这座拥有“古今中外”文化特质的古城,日益成为传承传统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助力国际交往的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窗口。
来自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德国青年Caroline来到城厢古城后表示,绣川书院、文庙等建筑,双麻酥、绿豆酥和经典川菜等都让她印象深刻,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街头巷尾更让她深切感受到这里“安逸”生活的魅力。
过去,青白江曾是“一五”时期国家布局的重要老工业基地。“三线”建设时期,四川省螺钉厂、成都轴承厂、成都钢锉厂等企业来自五湖四海的产业工人,在城厢镌刻下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工业记忆。
如今,铁路港里,集装箱整齐排列,龙门吊有序作业,一趟趟装满货物的列车迎来送往,建立起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成都国际班列线路网络。
成都国际铁路港
千年古城中,“飞檐黛瓦”像是时间的触角,捕捉着岁月的光影,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或优雅、或壮丽、或沧桑。而这片开放包容的土地,也在沿着新丝绸之路讲述自己的故事,在这片不临海、不靠江的土地, 不断拓展国际朋友圈,实现与世界相连的美好景象。
古老的城厢,在时代的脉动中,正焕发着新生。这座千年古城以文化遗产为载体, 推出“厢都都”等文化产品,用好成都国际铁路港对外开放优势,将城厢古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业态及文化有机结合。更引进XR头部企业当红齐天建设西南首个元宇宙数字文旅产业园,联动世纪金源、华谊兄弟、隐沫等品牌,呈现“丝路瓦舍”沉浸式演绎、数字文旅、定制餐饮、主题文创、国学体验等文旅新场景新业态,积极形塑“一步一文物”的沉浸式感受,努力让古城文物“活”起来、“火”起来、“热”起来。
▲滑动查看更多
元宇宙数字文旅产业园作为将城厢古城及老工业遗址的保护、城市更新和数字文旅建设相融合的重要项目,以科技赋能文旅,并结合区块链、5G、VR、AR、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数字技术,打造元宇宙数字化空间。
元宇宙数字文旅产业园(一期)SoReal·蜀都未来城以深度沉浸体验空间为核心,通过科技手段盘活城厢千年古城、三星堆、金沙等文化资源。同时,配以元宇宙主题沉浸式酒店和街区,构建微度假生态,打响沉浸式文旅品牌。一座充满历史韵味的老厂房焕然一新,神奇的穿越之旅从这里出发,游客可通过蛟龙号VR深潜模拟器,体验深海潜水航行的奇妙,还可以走进“蜀地迷城”,沉浸在古蜀文化与未来城市场景交织的如梦似幻中。
在前不久的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展上,中欧班列文化专列青白江号就依托元宇宙技术,在北京现场展现了仙境般的古蜀文化图景、城厢古城形象IP“厢都都”等元素。VR体验车厢更是将观众带入了一个个奇幻的世界,让更多人感知中华文化、巴蜀神韵、成都魅力。
古今融合、中外交流,新旧转型下,古城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人文魅力和多元消费场景正在全面显现。
城厢的变化,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着深刻体感。在城厢古城生活、工作多年的小白表示,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乐意来此打卡,随着小南街修缮更新、 元宇宙数字文旅产业园即将开放,这座古城,日新月异......
集赏花、国潮、电竞、cosplay走秀、元宇宙等于一体的游园会,以及各种国风潮玩活动,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交融碰撞,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游古城、看演出、逛集市,感受来自千年古城的古朴浪漫和现代潮流赋予的时尚节拍。
2024年“十一”假期期间,城厢古城还将全面上新,一系列活动在此展开:由华谊兄弟电影美术团队操刀设计的“长宁往事”盛大开街,让人梦回宋代丝绸之路;华服巡游带人重回古城盛世之景;在“移动的亚蓉欧国家(商品)馆”集市体验世界各地特色风情......让人充满期待。
老成都原真繁华市井生活的还原与再现、天府文化与欧陆文化的交流与交融......还有“风华绣川、千年西街、厢逢九思、长宁往事、三线时光、白牟雁归”六大板块,这里,即将以崭新的姿态面世。
关于“故园”,流沙河先生是这样介绍给大家的:“我的家乡在今天的青白江区城厢镇,在那时金堂县的县城里边,一条好深的巷子叫槐树街,出去有一个庙子叫‘川主庙’(音)。”如今,街巷中的作坊与商行还印记着往日的斑驳时光。
城厢,因何而“香”?城市不会因为“老”而失去活力,这座保持着“好奇心”的千年古城和世界的交流仍在无限延伸。从“一五”时期的西南首个工业重镇,书写了成绩斐然的华章,到通江达海的枢纽优势,拉近了城市与世界的距离,这片土地,从来都是历久弥新。
坐拥国家级经开区、自贸区、综保区、国家物流枢纽等多块“金字招牌”,借力国际班列的高质量开行和成都国际铁路港高水平开放,这片土地正实现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的华丽转身,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世界目光。开放的城厢、开放的青白江,未来可期......
作者:方雅雯、赵望
转载自成都青白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