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91年邓小平派人请张学良回大陆,张:回大陆可以,但我有三个要求

从古至今,人们都习惯说“盖棺定论”。但一个人的功与过,很难单一地从某一维度去评价,更需要综合他一生的所作所为来衡量。张学良便是如此。

上世纪,在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蒋介石兵败如山倒,心怀不甘地匆匆向台湾撤离,被囚禁多年的张学良也被一同带往了台湾。

而这一走,便是近半个世纪。

1991年,得知张学良想回大陆看看的消息后中央高度重视,在北京主持工作的邓小平马上派人多方联系,希望请张学良回到大陆。

张学良得知消息后,说回大陆可以,但须得满足他的三个要求。

那么,张学良到底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他最终到底有没有如愿回到大陆呢?

囚禁生活

作为当初“东北王”张作霖最看重的儿子,张学良年纪轻轻便在军中服役,担任要职,在战争的历练下迅速成长起来。

“皇姑屯”事件爆发后,张学良更是在28岁这年上位,统领东北军政大权,还一度被称为“少帅”。

身为旧军阀,他却有着深深的民族大义。同年上位后,他以“东北易帜”的方式,促使中国结束了多年的内战。

然而,当初“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他奉行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地区的人民也为此承受了巨大的痛苦。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张学良在一次采访中承认,确实是因为自己对当时局势的错误判断,才做出了错误的决定。这一决定恐怕也成为了他心中永远抹不掉的疼痛。

1936年,彼时的国民政府以“攘外必先安内”为由,在陕北地区大肆围攻红军。蒋介石甚至亲自前往西安进行督战。

张学良不停地向蒋劝谏,却遭到拒绝。

也许是心怀对国家和人民的愧疚,在1936年12月12日这一天,不想看到中国再次陷入内战纷争的张学良和杨虎城,带领军队将身处西安的蒋介石扣押。

二人发动“西安事变”后,马上电令全国,并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而最终国共两党双方通过和平谈判,这才促成了最终的合作。

抗日联合政府成立后,军民同心,社会各界也纷纷响应,展开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

然而自这件事之后,蒋介石也把张学良视为“眼中钉,肉中刺”。1938年,张学良与杨虎城的兵权被剥,职务被夺,二人也开始了长达多年的囚禁生活。

当国民政府败退台湾之时,张学良以为自己终于可以脱离蒋家父子的掌控,恢复自由之身,但蒋介石依然没有将张学良遗忘。

他秘密地命人将其押送至逃往台湾的轮船上。

在台湾,张学良先后辗转于新竹、高雄,直至在台北定居。即便在这样的日子里,张学良依然被软禁着,不被允许与外界有任何接触。

而这样的生活,他一过就是50多年。

囚徒般的生活让张学良心中异常苦闷。他只得将自己多余的精力放置在书海之中,不停地学习。同时,爱人的陪伴也让他心里得到了一丝慰藉。

在蒋经国去世后,事情也终于迎来了转机。1990年,张学良终于重获自由。而此时,距他被囚禁时已经过了54年之久。

此时的他,早已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一个人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已经全部逝去。

远离故土多年,张学良始终想回到生他养他的那个地方再去看看。

在1991年,旅居美国的张学良表达了想回大陆看看的想法后,中央政府便立即准备派人前往美国会见这位爱国将领,并邀请其归国。

在此之前,在1990年,张学良90岁寿辰之上,邓颖超就曾致电祝贺。

当收到来自大陆友人的消息后,张学良异常激动,这更加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

友谊长存

了解了旅居美国的张学良想回家探亲的意愿后,中共中央一度为前往美国进行邀请张学良的人选而发愁。

邓小平在得知消息后立刻对中央表示,“你们需要开个会,要好好讨论这个问题”。

作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身份又极为敏感特殊。如果此时他能回归大陆,则标志着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或将有所缓和,成为重要的转折时期。

从各个方面来看,他的回归都是有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

而这时,已退居一线的吕正操将军进入了中央的视野。

吕正操将军参加了多年的革命工作,戎马一生,是一位久经考验且受人敬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曾担任过冀中军区总司令,我们耳熟能详的地雷战、地道战便是他所属的部队在华北平原上发扬光大的。

同时,吕正操将军与张学良的关系也非同一般。

吕正操将军出身贫苦,他是一位有着家国情怀和血性的男儿,从小便立志参军报国。

吕正操将军于18岁加入东北军,他聪明好学,很快因为出色的成绩得到了重点培养的机会,从而成为了张学良的学生。

很快他就得到了张学良的青睐,毕业后被安排在其身边任职。直至后来跟随张学良前往西安,成为西安事变的参与者。

参军多年,目睹了蒋介石政府的不作为后,吕正操将军明白只有共产党才能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因此毅然决然地前往延安。

他也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二人以前既是师生,又是上下级,拥有着非常深厚的友谊。

而由他率领随行人员前往美国去邀请张学良,再适合不过了。

1936年,张学良也曾在延安与周恩来和邓颖超相见。他们一见如故,无话不谈,自此变成了很好的朋友。

邓颖超在得知吕正操将军即将率人前往美国探望张学良并邀请其归国后,又当即会见吕正操将军与其交谈相关事宜。

邓颖超最后又写下亲笔书信,希望吕正操能将其带给远在美国的张学良,表达大陆故人对他的思念之情。

吕正操将军临危受命,在临行之际对邓小平说道:“我一定不辜负中央的期盼,完成这次任务。”

赴美探望

1991年5月,吕正操踏入美国,终于见到了自己的良师益友张学良。

二人会面后,情绪都异常激动,谁也不曾想到,相别半个世纪之久的两个老朋友能够再次相见。

在张学良美国的家中,两位耄耋老人相谈甚欢,一起回忆那曾经的激荡岁月。吕正操将军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思念后,又拿出邓颖超写给张学良的信件。

年近90的张学良用颤抖的双手拿着信件,仔仔细细地看了几遍,不舍得遗漏掉一个字。

看到邓颖超的落款后,张学良也是异常激动,感慨万千。他从未想过,原来在他离开多年的大陆,还有人深深地牵挂着他。

随即,张学良也写下回信,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同时还表示,远离故土多年,真切地希望回到故乡看看。

两人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交谈中聊了很多,从以往的回忆聊到大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吕正操将军转述了中央领导人对张学良的问候后,张学良表示,有机会我一定回到祖国,落叶归根。

由于年岁已高,张学良患有严重的眼疾。吕正操将军对他说上海有一位名医,专门治疗眼部的各种疾病,将来可以以探亲治病的名义前往大陆。

张学良对此也非常感兴趣,于是又提出:“回大陆可以,但我有三个请求,希望你们能够满足我的要求”。

在赴美之前,邓小平就曾经考虑过即将出现的事情。他表示,对张学良所提出的一切要求尽量满足。

张学良对吕正操将军说道:“第一,不要举办欢迎仪式;第二,不想见记者;第三,也不要让人搞恭维那一套。”

张学良从小就身份尊贵,但却不喜欢繁缛的礼节,讨厌别人的吹捧;同时,考虑到自己的身份特殊,不愿与记者有过多的交往。

由于长期的囚禁生活,张学良看透了人世冷暖。他不愿意与人应酬,也不喜阿谀奉承。心中有的,也只仅仅剩下了对家乡的思念。

吕正操将军最终同意了他的要求。

张学良开怀大笑,眼睛里散发出久违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曾经亲切的大陆亲友。

归家无期

结束了访问后,两人依依不舍。吕正操将军率人回到祖国,他当即向中央表达了张学良想要回到家乡探望的深切意愿。

而中央也当即做出指示,派出人员对大帅府进行修缮,为张学良归国后探亲扫墓提前做好预案,并指示有关部门做好迎接准备等工作。

但邓小平却认为,张学良提出这几个要求说明他其实心中还是有所顾虑的。

旅美结束后,张学良回到台湾。在知晓了他想要回到大陆的消息后,台湾的媒体蜂拥而动。

由于当时两岸的紧张关系,张学良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台湾当局的神经。最终,他只得无奈地接受采访,并向媒体表示,他只想以一名老兵的身份回到祖国大陆,去祭拜已故的亲人。

虽然已恢复了自由之身,但作为敏感人物,他的一举一动始终被台湾当局和媒体关注着。

在此之前,张学良就曾多次公开表示,想要回到大陆看看,但台湾当局从中作梗,百般阻挠,甚至不让他参加在香港的朋友孩子的婚礼。

张学良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在美国时,他的亲人就曾劝他从其他国家借道返回大陆。

但他认为是台湾当局恢复了他的自由之身,那么他便不能偷偷摸摸的返回大陆,而应通过光明正大的方式回到故土。

然而,台湾当局的做派一次次打消了他的期望。他们人为地制造种种障碍,阻挠张学良回到大陆。

直至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他的身体抱恙。同年,他的妻子也因病住院。若是突然返回东北家乡,长期的南方生活恐怕让他的身体无法适应当地气候。

两年后,张学良前往美国定居,终生没有返回台湾。

由于种种原因,张学良最终也都没能回到大陆进行探望。

晚年时期,张学良致力于恢复两岸关系的发展。他曾一再表示,自己已经远离政治,但作为中国人,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看到两岸和平统一。

2001年,张学良病逝于美国。这位百岁高龄并成功跨越世纪的传奇人物,最终也未能达成“落叶归根”的心愿。

彼时,社会各界也纷纷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其家人的关切。在知晓了张学良埋骨他乡的消息后,他的家乡也为其修建衣冠冢。

鉴于晚年时期张学良为促进大陆和台湾之间的交流所做出的贡献,中央政府也给予了他高度评价。

时光荏苒,台湾越来越多的老兵渴望回到家乡。

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如今也都到了耄耋之龄,他们希望在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刻,回到生养他们的那个地方。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渴望两岸加强交流。

近日,马英九将回大陆看看的消息一出,便轰动了海峡两岸。

同属炎黄子孙,我们拥有着相同的血脉与文化,本就是一家人。

我们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思乡的游子终归会回到母亲的怀抱。

#历史开讲#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