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沁园春·雪》轰动重庆,国民党文人肆意谩骂,毛主席如何看待?

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国民党的主力大部队大部分驻扎在西南地区,为了与中国共产党抢地盘打时间差,蒋介石使出了一招“缓兵计”,邀请毛主席赴重庆谈判。

谁料毛主席到达重庆以后,报纸上刊发了一首毛主席的填词《沁园春·雪》,然后就引发了一场文坛“大地震”。

直到那时人们才知道:毛主席原来并不是国民党宣传机器里提到的那个“杀人魔王”兼“土宣传家”;也不像斯诺在《

红星照耀中国

》中提到的,是看上去“有点粗俗”的天才军事家。

事实上,毛主席是一位富有哲学思想,且具备深厚的诗词功底的政治家。

蒋介石读到毛主席这首《沁园春·雪》以后,心中颇不服气。

原来蒋介石邀请毛主席到重庆谈判,只不过是迫于形势的“虚晃一枪”。谈判真正的目的,是想设置障碍,迫使中国共产党主动与之翻脸。如此一来,国民党想打内战才会“师出有名”。

说白了,蒋介石就是想给中国共产党制造负面的舆论,让中国共产党“背黑锅”。然而《沁园春·雪》的横空出世,彻底打乱了蒋介石的计划。

在与身边的“文胆”陈布雷合计后,蒋介石公开向国民党全体人员征集这首词的“和词”。

想要通过“御用文人”的笔墨,发起一场“轰轰烈烈”的,针对毛主席的政治批判活动。

没想到倾国民党全党之力,也没写出什么好作品。后来

毛主席看了这些“和词”,写信对黄齐生说道:“其中国民党骂人之作,鸦鸣蝉噪,可以喷饭。”

“鸦鸣”是乌鸦叫,意寓其声之难以入耳。“蝉噪”则是专指诗文写得虚浮,全是陈词滥调,无病呻吟,这些东西看了只会让人发笑。

国民党文人的“鸦鸣蝉噪”

在国民党的御用文人中,当时有一个叫易君左的家伙,外号“三湘才子”,填写的和词全文如下:

国脉如丝,叶落花飞,梗断蓬飘。痛纷纷万象,徒呼负负;茫茫百感,对此滔滔。杀吏黄巢,坑兵白起,几见降魔道愈高?明神胄,忍支离破碎,葬送妖娆。

黄金堆贮阿娇,任冶态妖容学细腰。看大漠孤烟,生擒颉利;美人香草,死剩离骚。一念参差,千秋功罪,青史无私细细雕。才天亮,又漫漫长夜,更待明朝。

这首和词的开头三句,写的是国家命脉衰危,民族厄难当头,普通人的命运就像断了根的蓬草,随风四处飘飞。五六七句写国中“有识之士”,为救亡奔走呼号却得不到回应的绝望。

从“杀吏黄巢”开始,主要就是针对毛主席本人进行的人身攻击了,易君左把毛主席比成了唐朝的黄巢、和秦朝的白起。

上阕的最末三句是针对《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而言,认为过去如画的江山,现在已经不复妖娆了。

下阕开头的两句就纯属“胡扯”了,因为毛主席词中有“如此多娇”、“英雄折腰”二句,易君左就穿凿附会出“金屋藏娇”,然后“无的放矢”谩骂《沁园春·雪》是“冶态妖容”。

“看大漠”以下四句,则是书生“纸上谈兵”式的陈词滥调。

易君左讲完大话,吹完牛皮,最后还用“又漫漫长夜”二句,表达出了对国民党战胜中国共产党的不自信。

易君左这首和词粗看上去,似乎文学性不低,但是仔细一些,

的确如毛主席所言,真是“鸦鸣蝉噪”。

首先,易君左在词中故意歪曲《沁园春·雪》的本意,生拉活扯,非要扯上历史典故,借机辱骂对手,这就落了下乘。

其次,“国脉如丝”以下三句纯属废话。最后,易君左擅长的是“婉约”词,他以“婉约”来对“豪放”,本来在气势上就完全输了。

况且易君左在这首词里提到“痛纷纷万象,徒呼负负”,意思是说国共之争,国民党一方根本得不到人们的同情与响应。

接着又把中国共产党比成魔,把国民党比成道,然而他却写出了“

见降魔道愈高”这样的句子,这简直就是失败者的哀嚎。

一顿酸文假醋,强行引经据典,完了易君左还要幻想要像唐朝的李靖一样,去消灭突厥,还要像屈原一样去为国尽忠。

然而,

当时日本侵略者已经投降,易君左跑到大漠想打的是谁呢?

蒋介石倒可以说是楚怀王一样的昏君,但是“死剩离骚”就让人感觉费解了。

易君左并不是蒋介石的亲信,他在词中写得十分“暧昧”,仿佛要为蒋介石尽忠而死,

所以毛主席说他写的是悬浮的,不切实际的陈词滥调。

针对易君左这首词对毛主席的污蔑,著名诗人聂绀弩也填了一首词,开头就嘲讽易君左是“谬种龙阳”。当时

国民党阵营还有一个女词人尉素秋,也填了一首和词,全文如下:

十载延安,虎视眈眈,赤帜飘飘。趁岛夷入寇,胡尘滚滚汉奸窃柄,浊浪滔滔。混乱中原,城乡分占,跃马弯弓气焰高。逞词笔,讽唐宗宋祖,炫尽妖娆。

柳枝摇曳含娇,奈西风悠上沈郎腰。算才情纵似,相如辞赋;风标不类,屈子离骚。闯献遗徽,李岩身世,竹简早将姓氏雕,功与罪,任世人指点,暮暮朝朝。

尉素秋这首词写得简直就如大白话,无非是一味的破口大骂,宛如泼妇,没什么水平。下阕的“柳支”二句,同样是与主题无关的废话。

虽然尉素秋在词中把毛主席比成司马相如一类的大才子,但是却骂他是闯王李自成、李岩那样的人。

如果说易君左的和词是“蝉鸣”,尉素秋写的这首就只能算是“鸦噪”了。

结语

蒋介石发动国民党全党来填词,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毛主席,誓要把他打成“封建余孽”,污蔑他“想当皇帝”。

这固然是出于蒋介石想要抹黑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的,但是同时也可能是出于他对毛主席诗才的忌妒。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以后,曾经在当时的报纸上发表过一篇《观文天祥遗墨有感》,

诗曰: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俯今仰昔贤,愧为蒋介石。

这首诗被当年一些所谓的诗评人称为“雄浑劲健,意境深远”的“典范诗作”,大加吹捧。

其实开头的两句,却是抄自文天祥的《正气歌》。

受到这些文人的追捧后,蒋介石本人虽然并未因此就“飘飘然”,但是后来他又写了不少的诗歌,也写出过“雪山千古冷,独照峨眉峰”这样的句子。

蒋介石自认为自己虽然不能和文人相比,但是在同样军人出身的政治家中,在写诗方面,他也不算太差。

谁料《沁园春·雪》横空出世,轰动全国。蒋介石读后,明显看出了自己和毛主席的差距。

可想而知,他的内心是五味杂陈的。因此他才不惜一切找人填词,想要压毛主席一头。

然而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填词作诗,拼的其实是作者的思想与眼界。蒋介石自己,以及他找来的那些御用文人的思想,本身就有问题,又怎么写得出好词呢?

比如易群左,还敢叫“三湘才子”,其实就像聂绀弩说的那样,易群左是一个“惯驶倒车,常骑瞎马”,爱谈风月场中八卦的酸臭文人。

你给易群左谈“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就只盯住“风流”二字不放了。再如尉素秋,填起词来就是一篇流水账,充其量就是只读过几天书的“骂街泼妇”。

然而,易群左和尉素秋这两人,已经算是国民党阵营当时比较拿得出手的货色了。他们填的词尚且如此,更遑论其他人了。

再谈到见识与气魄,事实上易群左和尉素秋等人,都不会比蒋介石本人更加高明,因此根本不能指望他们创作的和词,能从气势上压倒毛主席的《沁园春·雪》。

这一场国共之间的填词“大战”,以毛主席的“龙吟凤鸣”开场,以蒋介石的“鸦鸣蝉噪”收场。其实双方还没开打时,就已经定下了输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