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一众专做超高端豪宅的地产大佬有点睡不着觉了。为什么呢?
因为大名鼎鼎的“深圳湾1号”的老板~徐航在金融城抢了一个好地段,准备打造另一处“宇宙飞船”级的豪华楼宇。
要知道,这个“深圳湾1号”目前的每平米售价已经超过40万,里面入住的业主身价合计能超过万亿。
大伙真心不知道徐航的这栋新楼还能创出什么样的意外惊喜。
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徐航的主业居然是医疗器械,他掌管的迈瑞集团在A股的市值高达5700亿,号称“医械茅”(对标茅台),而他的个人身家在疫情期间直接以每天1个亿的速度飙升至1291亿。
这个房地产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那么,如此匪夷所思的奇迹徐航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
学业跨界
徐航出生于1962年,广州人士。老爹过去是广州军区的军级干部,离休后又在华南师大担任教授。老娘则是一位大家闺秀。
眼看着儿子天天撒丫子乱跑,老爹坐不住了,处理方式简单而直接:以后必须考上北大、清华、中科大这3所高校,否则,自谋出路,休想在家吃闲饭!
徐航一听,知道部队出身的老爹是打仗的作风,说一不二,于是,踏踏实实开始学习。
真是玉不雕不成器。
1979年,17岁的徐航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他考上了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系。那时,高考刚刚恢复没两年,徐航却能考入顶级学府中如此的尖端专业,可谓是妥妥的天之骄子,智商不是一般的高。
在那个年代,黑白电视都没普及,徐航就开始研究世界最前沿的计算机技术了。而且,人家这脑容量还挺富裕,在业余时间还要研究一下自己感兴趣的生物学。
本科毕业后,徐航没打算离开清华,要干啥呢?
他再接再厉,继续攻读机电系的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俗话说:学历是事业的敲门砖。徐航的这块砖简直是“令人发指”的24K纯金打造。
1980年代,我国在医疗器械领域存在着巨大的短板,很多高端设备都要依靠进口。问题是那些外国货太贵,国家的财力有限,能进口的数量太少,怎么办?
国家把研发国产产品的重任交给了中科院。
可中科院也没碰过这玩意儿呀,只能先走出一条“引进来”的道路,和美国ANALOGIC公司成立了中外合作企业~安科,而且在1989年还就真把核磁共振给研究出来了。
有这样傲人的战绩,安科成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当仁不让的巨无霸,而且还是培养研发人才的“黄埔军校”。
1987年,徐航硕士毕业,并南下深圳。彼时的安科刚成立一年,正在焦头烂额地四处招兵买马。像徐航这样既懂计算机技术,又跨界搞定生物工程的堂堂清华硕士对于安科来讲简直是可遇而不求。
安科的领导第一次看见徐航就两眼放光,立刻招至麾下,并很快派往美国进修。1年后,徐航学成归来,被直接任命为超声部的副经理。徐航也没让领导失望,带着兄弟们一通忙活,在1990年搞出来我国第一台国产彩超,还荣膺了1991年的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此时,徐航只有28岁。
要说这年轻人就是气盛。在搞定彩超之后,徐航本想一鼓作气,进行更高端医疗设备的研发。但是考虑到他太年轻,公司领导希望他稳一稳,一步一步来。所以,他几次申请研发经费,都无疾而终。
深圳速度,时不我待,创造力和信心都已经爆棚的徐航等不了了,在1991年干脆做出来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决定:辞职,下海。从此告别了“白金”饭碗。和他一同离开的还有另外两位同事:李西廷和成明和。
李西廷和成明和
彼时,我国的医疗器械厂家只能生产低端的镊子、剪子、消毒柜这样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产品,而医院所需的各种设备、器械高达万种。
在这其中,有点技术含量的产品基本都被飞利浦、GE和西门子这样的跨国企业垄断。而且,这些企业在竞争的同时,还成立了“攻守同盟”,形成了巨大的垄断联合体,掌握了定价的绝对话语权,属于妥妥的卖方市场。
为此,我国每年不但要花费大笔外汇进口,而且老百姓也要承受高昂的医疗费用,从而加剧了“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因此,兄弟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远大志向,就是研发出让老百姓都用得起的国产医疗器械。
深圳政府非常给力,在科技局的协调下,徐航三人获得了595万的无息贷款,顺利成立了迈瑞医疗。一个伟大的公司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徐航和李西廷都是研发超声设备的好手,但他们也清楚这个项目不但耗时,而且烧钱,为了第一桶金,他们不得不先成为自己最讨厌的人~进口医疗器械代理商。
在当时的市场情况下,他们很快就赚到了第一桶金,但到底研发什么“短平快”的产品作为方向呢?
在一次讲座中,徐航受到了启发,国外医院已经普遍使用的血氧饱和度检测仪在国内还是空白,而且这种设备的研发难度低,投资少。很快,迈瑞搞出了国内第一台单参数检测仪,1993年又搞出来多参数型。
国外同类设备要13万一台,而迈瑞产品的价格只有一半,竞争力强悍。不过,这只是看起来的样子。
一二线城市的大医院对闻所未闻的国产检测仪是满心狐疑,根本不敢用。这怎么办?
军人家庭出身的徐航学习毛主席,使用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市场战略。迈瑞的800多人销售团队从此转战河南、四川等内陆省份的三、四线城市,并大获成功。
到1999年,迈瑞的三大产品线年营收首次破亿,在国内市场与进口产品基本可以平分秋色。
不过,事业总不会是一帆风顺。因为徐航对研发投入的力度很大,加上国外产品的恶意压价和国内市场的饱和。在2000年前后,迈瑞陷入了财务危机,很多老员工纷纷离开,公司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
专业再跨界
生死存亡之际,李西廷远赴华尔街,拉来了华登一笔2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迈瑞当时的财务报表已经很难看,但华登慧眼识英雄,果断出手入场,而在未来,也将得到远超预期的回报。此后,李西廷又引入了软银等风投企业,为公司发展立下了不世之功。
2003年,非典爆发,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各地医院开始紧急补充监护仪、诊断仪和医学影像设备。而这些设备都是迈瑞的主打产品,如此一来,在熬过生死关头后,迈瑞迎来了一次跨越式的发展。与此同时,凭借超高性价比,迈瑞的产品开始向欧美市场反向出口,硬是在跨国公司垄断的国际市场上闯出了一片天地。
2006年,迈瑞在纽约交易所成功上市,为国内医疗器械厂商在欧美资本市场首开纪录。随后,迈瑞通过并购的模式,跻身全球监护仪的前三甲,并成功打开高端监护仪市场。
通过一系列的“买买买”,迈瑞成为国内产品线最全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电影、电视剧里只要出现医疗设备,基本都能看到迈瑞的品牌。
就在医疗器械行业高歌猛进的时候,徐航却突然华丽转身,在2007年抽空干了个“副业”,是什么呢?
就是在深圳前海盖大楼。而且他一出手,就弄出来一个全国顶级的“深圳湾1号”。
在这个项目中,徐航可不是闲得没事玩个票,没事开个会,听听汇报,不满意的时候,再拍拍桌子。他是全力以赴地全程参与。
在楼盘的设计阶段,他就和设计师一块研究总体设计方案,如果设计师达不到要求,则立刻换人。最终,在经过30多次修改,花了2亿多以后,大楼的蓝图终于搞定。
在这个楼盘的建设和内部装潢中,徐航更是精益求精。公寓房间里装的浴缸是他带队到德国定制的,而且他还会亲自坐到每种备选浴缸里进行体验。
整个建筑从里到外绝无偷工减料。按他的话说:“国内的豪宅都太差了,我还是亲手给自己盖一个吧。”
事实也确实如此。国内盖豪宅的房企不在少数,偷工减料的更是数不胜数。像“深圳湾1号”这样的良心楼盘可谓凤毛麟角。
在营销上,徐航眼光毒辣,直接定位于国内最顶尖的成功人士。据说想买这里的房子,光有钱是没用的,业主必须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规模够得上级别的企业才行。
2013年,“深圳湾1号”开盘。起跳价每平米17万。最贵的一套面积为520平米,报价1亿9,折合每平米36.5万,现在已经超过40万。即便如此,售楼处也是门庭若市,某宝电商的老板、某疆无人机的老板等一众高端房主汇聚于此,全部业主的身家合计超过万亿。到2017年房源售罄,徐航狂赚38亿。
徐航在房地产行业“随便玩了一下”就大获全胜,深圳本地的一众地产大佬可是被他震到七荤八素,卷到迎风飞扬。
另外,迈瑞在2015年从纽交所退市,并于2018年转战国内,在深交所登陆,不久之后,徐航将创造另一个奇迹。
下一个奇迹?
在“深圳湾1号”试水成功后,徐航本计划带领他的房企~鹏瑞再接再厉,但疫情的突然爆发打断了他的兴致。
不过,全球对疫情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随着病人数量的猛增,各国对呼吸机的需求量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订单像雪片一样飞向我国。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头羊,迈瑞在呼吸机出口量上占据了超过半数的份额。随之而来的就是迈瑞的市值狂飙至5700多亿。
众所周知,茅台是国内股市不败的神话,而迈瑞则被投资商称为“医械茅”。徐航的身家也随之达到了1291亿,在“胡润”高居第93。而且,这还是在他的秘密武器~鹏瑞没上市的情况下。
在公司业绩连年向好的情况下,徐航保持了难能可贵的冷静,在持续投入高额研发经费的同时,他在公益方面也从不算计。2019年,他捐给母校清华3亿3。2021年,他又向上海的国际顶级科学家发展基金捐赠10亿。疫情期间,他还拿出1000万港元用于补贴一线的医护人员。
2023年初,徐航准备回到老家广州建一个“深圳湾1号”的升级版~“鹏瑞1号”。这个楼盘大概率又会再创一个新的奇迹。
不过,徐航说自己没打算在房地产行业深挖。他真正要做的是要把迈瑞带入世界市场排名的前10位。
但谁也不能断定这位跨界专家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业余爱好”,是不是在不久的未来,还会在哪个领域出人意料地再次创造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奇迹。
阿根廷的反复,让中国看清了,这样的国家,还是买印度战机最合适
沙伊和谈后,以色列50万人走上街头,高喊政府已经迎来“大失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