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由从一品升到正一品有多难?陈廷敬花了20年,刘墉花了16年

正如人们所知道的,古代的书生如果能够在科举考试中榜上有名,那便是一件值得设宴席、放十里炮竹的喜事,而如若成功考中状元,那便更是光耀门楣、全家光荣的大事。

但是让人们难以想到的是,即使是寒窗苦读数年、读中了进士,这也只是漫长仕途之路的起点。

而要想由从一品升到正一品,对于一般人来说,没有几十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实现的,甚至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就连陈廷敬、刘墉这样等级的人也都几乎花了快二十年,方才实现这样的跨越。

那么,由从一品升到正一品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呢?这到底有多难呢?今天,我们便来一探究竟。

科举

古代官员体系

在古代,官员分为文官和武将两种,这两种官员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官职的性质上,还在于具体的晋升方式与难度上。

对于文官体系来说,在清朝,康熙时期、雍正时期、乾隆时期、嘉庆时期以及光绪时期都是将文官官制的具体内容划分在吏部的名下,具体来说,就是分为四大类,即京官、外官、坛庙陵寝官、以及盛京官。

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坛庙陵寝官与盛京官被归并到了京官之中,因此,到了最后,清代的文官一般都会以“京、外文官”而统称。

此外,在乾隆朝之后,清代文官的品级与官职都基本定型,会根据他们所执掌的空间地域来划分京外,同时又会根据此定品级以序其高低。

具体来说,清代文官一共有九品,每品又分为正与从,因而一共是十八个等级,比如未入流的文官会被附于从九品。

到了清朝,文官的任职基本都是职级统一的。

也就是说品级基本上是与官职所对应的,其中京官太师、太傅、太保(加衔)以及内阁大学士是正一品,京官少师、少傅、少保、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以及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加衔)都是从一品。

乾隆

文官升迁的标准与要求

在古代,从国家角度来说,文官升迁是为了保证文官组织的新陈代谢、保持文官队伍的朝气活力,因而是皇帝治理国家的一种必要手段。

对于文官自己来说,任何一个进入仕途的官员都会拼尽全力、绞尽脑汁来达到升迁的目的,甚至是一生都在盼望着升迁到正一品官职的那一天。

那么,古代究竟是如何选拔德才兼备的文官的呢?如何能做到选贤任能?文官升迁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这便要从文官进入仕途以后的任职能力与其所做出的的成绩出发进行考察。

但是实际上,古往今来,古代文官的官员群体分为三类,其中贤愚各占一类,人数不多,剩余的大多数的官员则是一般会居于二者之间。

文官

因而,为了更好地激发文官队伍的活力,首先要考虑的便是大多数中间资质的官员升迁,这样一来,便不能再完全按照一开始以官员的实绩考核为标准来规定文官的升迁,而是逐渐出现了一种按照官员任期年限的长短来依资序迁。

因此,文官升迁的标准就发展为了唯才考绩和论资循资两种。

到了清代,一方面,文官升迁的考绩会按照其品级与职务的不同而实行不同的考课办法,大体来看就是京察、大计中的一品以及二品京、外大员是列题考核,三品至五品京堂是引见考核。

文官

而直省布与按两司由督抚则是出考咨部具题,其中由从一品升迁至正一品的考课是最难的;

另一方面,文官升迁的资考变为了首先是论资俸,文官循资递升也主要变为了论俸推升,特别是到了一品这一等级,也就是说文官在其任职期限内的实际历俸时间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考量标准。

在众多的考核标准之下,很多官员倾其一生也只能升迁到从一品,而很难再升迁至正一品,这背后的原因具体有哪些呢?

科举

为什么由从一品升到正一品会如此艰难?

首先,拿清朝来说,清朝内阁是“非宰相”性质的,一方面是因为清朝的君主专制政治已经高度强化,几届皇帝对于如何实行君主专制以及加强中央集权都有着自己十分精辟的论道;

另一方面,清朝的政治中枢运行是采取“内重外轻”的双轨辅政体制,这便使得内阁始终是处于中枢权力的下风,因而清朝不设宰相。

但是尽管如此,清朝也有着宰辅的称呼,是由内阁大学士通过票拟本章来参议国政,并行使中枢宰辅的职务。雍正八年开始,大学士便成为了清代文官之首,也就属于正一品的品级。

清朝官员剧照

对于清朝文官来说,虽然名义上升迁至内阁大学士的机会是不少,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而这一切都缘于四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由于年龄问题。根据历史的记载,古代书生能够一次就考中科举考试的是凤毛麟角,一般人都要经过数次的考试才能中了进士,因此在古代,人们进入仕途的平均年龄大约是在30左右。

进入仕途后,根据各种考核标准,就算一路顺利升迁到从一品,年纪也大约会达到50多岁。

此后,由于考核更加严格、要求更加复杂,再加之古代生活条件的艰苦,使得人们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平均寿命也就只能集中在七八十岁,因而升迁至内阁大学士的可能性便更加渺茫。

大多数人也就只能在从一品的官职上活到退休,甚至死亡。

文官剧照

当然,也不乏有文官在年轻时便被提拔为内阁大学士的例子,比如在乾隆时期,和珅受宠,在36岁的时候就被提拔为了文华殿的大学士,但是这与他是满族人是分不开的,这便引出了第二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由于汉族人很难升迁。清代属于满族的统治,正因如此,在正一品官职数量有限的条件下,满族官员在升迁之时就会明显比汉族官员更有优势。

首先,在清代,满、汉大学士在资格上有着一定的差别,对于汉大学士来说,是延续明代的条例,重出身和资历,而对于满大学士来说,则不是特别讲究出身。

和珅

此外,汉族的从一品文官要想升迁至大学士正一品,无论翰林还是部曹,都必须要严格按照《品级考》来循资按阶升迁,任职期间就算是立功超擢,但是没有皇帝的同意,也还是要按升转路径来晋级。

相反,对于满族的从一品文官来说,则不拘于此例,特别是乾隆时期,经常出现以八旗武职直接改任或者是为升任大学士的例子。而且,同为大学士,满大学士也是位次高于汉大学士的。

由此可见,在当时,汉族文官的升迁是会受到诸多限制的。就连刘墉,这样一个在乾隆时期深受皇帝喜爱的朝廷名臣,由从一品升至正一品都用了长达十六年的时间,可见汉族文官晋升的难度之大。

那么可想而知,对于一般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刘墉

第三个原因是由于在从一品品级中,平调更为常见。

这一点特别体现在从一品品级中的六部尚书官职上,吏、户、礼、兵、刑、工这六部尚书虽然在名义上级别权利是相等的,但是实际上这六部在朝廷政治上有着不同地位的发言权,其中在清代时期,吏部的地位稳居六部之首。

因此,六部尚书的文官要想升迁至正一品的品级,就要先根据皇帝的旨意,在这六部之间平行调动一番。

在平调的过程中又会根据六部的地位出现升级、降级或是明升暗降的情况,而经历完这样的平级调动,少则需要花费十余年的时间,多则便是一生。

刘墉剧照

比如陈廷敬,他是康熙时期的一位名臣,在顺治十五年便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深造,一深造便是十多年。

直到康熙继位后,他才被任命为起居注官,逐渐受到康熙器重,晋升的速度很快,先后转任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以及左都御史、户部右侍郎,在官场上可谓是如鱼得水,迅速跻进了朝廷大员的行列。

但是在此之后,他一直在六部之间平级调动,即使是曾经长期担任六部中的两个最重要部门的尚书,地位很高,但是他依旧经历了二十年的时间,方才晋升为文渊阁大学士,方才由从一品升迁至正一品的品级。

由此可见,仕途升迁之路何其艰难。

陈廷敬

第四个原因是由于正一品品级的升迁方式与一般职位的升迁不同。在清朝,普通品级之间升迁的标准是考绩和论资,而到了最后由从一品升迁到正一品这一级的时候,则更为注重资序和品望的要求。

首先,大学士这一品级也会因所处阁殿的不同而存在地位的差别,因而也会像六部尚书一般出现平级调动的现象。

此外,能够担任大学士这一级别的文官一般都是皇帝十分器重信赖、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

而这些人也基本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官员,如若他们没有发生重大事故,则一般不会被革除职务,而大学士的职务数量又十分有限,因而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存在空缺的。

清朝官员剧照

最后,如果有人被革除了职务或者是因离世原因而使得大学士职务空出,那么一般朝廷会按照开列之例,开列应补、应升等人员,其中各部尚书、都察员左都御史升任补授,而升为这一级别的官员的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

综上所述,在古代,无论对于朝廷重臣,还是对于普通文官,要想由从一品升到正一品,这无疑都是一个难以跨越的坎。

参考资料

[1]孙广辉.清代史官选任制度探析[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0,22(01):167-181.

[2]杨立. 清代文官升转制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3]杜志明.论清代内阁制度的非宰相性质[J].广西社会科学,2011(07):91-95.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