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目莲寺观音菩萨出家圣诞祈福法会

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农历九月十九日

2024年10月21日(九月十九)是观音菩萨出家日。《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为感念观世音菩萨广大智悲愿行无尽功德,启发众生圆妙明心,目莲寺将于 10月20日启建观世音菩萨出家圣诞祈福法会,值此殊胜节日,让我们共同至心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诵读《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普愿十方信士平安吉祥、诸事如意、福慧绵长、同沾法喜。

观音菩萨出家日由来

观音菩萨是多劫以来的应化圣贤,年代邈远,其最初示迹因缘,已经无从稽考。 在国内有两本书,一本为《编年通论》,一本为《汝州志》,记载著有关观音菩萨的事迹,可以作为参考。

《编年通论》第十卷说:唐朝终南山的道宣律师,严持戒律,道行高峻。有一天,他问天人,观世音菩萨的本迹因缘是怎么回事。天人告诉他,在过去劫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庄严王,他的王后是宝应夫人,生有三个公主,长公主叫妙严,次公主叫妙音,三公主叫妙善,观世音菩萨最初示现人间,是庄严王的三公主。

后来,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大女、二女高高兴兴嫁出去了,就是三女儿妙善死也不肯出嫁,执意出家。妙庄王大怒,把妙善赶出王宫。妙善就到深山修行,后来庄严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来作药引子。大姐、二姐都不肯作出牺牲, 只有出家修行的妙善献出了自己的手眼,救了父亲的命。佛祖被其孝心感动,便给予她一千只手,一千只眼,使之成为千手千眼的观世音。

另有 《汝州志》记载:在春秋时代,有一个楚庄王,他有三个女儿, 三公主叫妙善。楚庄王有病,医生说要亲人的眼睛合药,病方能愈;妙善公主便把自己的眼睛挖出来调药给父王服用,果然治好了病,使楚庄王很感动。后来妙善公主出家,父王给地盖了一座寺庙,不久,妙善公主便出现千手千眼的庄严宝相。观音菩萨千手千眼的典故,据说与这个故事有关。

后来民间通常的说法,讲观世音菩萨是妙庄严王的三女,很可能是以上两说综合的结果。

观音菩萨的出家是因为父王反对观音菩萨学佛,最后不得不被赶出王宫,为了一颗虔诚求佛的坚定愿心,观音菩萨选择了青灯相伴。最终,观音菩萨的慈悲善行以及舍身救父的壮举感动了佛,修成正果。

诵持《普门品》gong de

《普门品》大意

根据《楞严经》记载,当二十五位善知识分别讲述各自修行的方法后,文殊菩萨当即说对于末法众生来说,修行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最为殊胜

“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

而观世音菩萨也一直运用耳根圆通广度众生,《普门品》便记述了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有求必应的不可思议功德。

普门品》结构

《普门品》大致可分为“悲能拔苦”与“慈能予乐”两部分。

在“悲能拔苦”部分,佛陀述说了观世音菩萨帮助众生离苦的殊胜功德,告诉我们常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可以离一切苦、除七难、去三毒;

在“慈能予乐”部分,则述说菩萨如何令众生获得欢喜与安乐,即菩萨三十二化身随缘度众的事迹。

如是,则慈悲具足,功德圆满。

《普门品》gong de利益

第一,知普济沉沦,意思就是普遍救济沉沦的众生,相传在众生有苦难之时,只要信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便会冥中感应,可以在何时何地现身说法,救度众生,使众生离苦得乐。

第二,令称名得益,意思就是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就能得到感应的利益,我们都知道观世音菩萨是普遍济度众生的,他对于众生平等,没有怨亲贫富贵贱之分,唯一的一个条件就是要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只要心诚,就能得到观世音菩萨的感应。

第三,启吾人兴慈,意思就是能够开导、发起念诵人的慈悲心,《普门品》记载着观世音菩萨普度众生的道理,目的作用就是启发人本性的良知,令人感悟到大慈悲心,就能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发愿救度众生,积德行善。

无论是谁,只要诚心诵念《普门品》,所求的事情都能满愿。常诵《普门品》可以加强对观世音菩萨的信心,从而更好的与菩萨相应,是修学观世音菩萨法门的入手之处。

我们在念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时,一定要生起如同观世音菩萨一样悯怜一切众生的无尽悲心和无边愿力。这样在虔诚礼拜或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时,就自然与菩萨的悲心宏愿相感应,因而得到菩萨的救度,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种下了必然解脱、最终成佛的因。

法会安排

10月20日

早上

5:30 祝圣普佛

上午

9:00 诵《普门品》;

10:30 上大供;供斋

11:15 午斋

12:30 放生

下午

1:00 三皈五戒

1:30 师父开示

功德项目

登记祈福功德主牌位,随喜牌位;放生,供花供果随喜;观音菩萨前供灯;大雄宝殿建设添砖加瓦。

客堂联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